《無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商業片

就像當年Christopher Nolan準備拍攝《盜夢空間》一樣,香港的金牌編劇莊文強為了這部戲,也準備了十年。

2003年《無間道》三部曲完工之後,莊文強如日中天。但香港電影的日暮西山卻是不爭的事實,2007年,整個中國包括香港處在經濟狂熱期,尤其是股市的暴漲,把全中國的熱錢和目光都吸引了過去,而相比之下,電影圈裡的莊文強卻發現好劇本找不到投資。

也許是這種諷刺催使構想這樣一個關於經濟犯罪的劇本,有種說法是當年莊文強用兩天時間完成了《無雙》十萬字的故事大綱,足見思如泉湧的他會多麼珍愛這個劇本。或許是市場給他的機會並不好,我更傾向於他是希望打造一部真正對他而言無雙的電影。

那時候,連好友麥兆輝都覺得“拍不成”,他把劇本鎖進了抽屜。但十年之中他從未放棄過,所以一直修改完善,每一個人物設置,每一個細節處理,每一句話的表達,每一個象徵,每一個轉折都在電影大的情理之中,但每一下都讓人大呼過癮!

從新聞整理到知識普及,從人物編織到反轉構架,最後產生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意想不到,這就是十年之作與隨便翻牌改編的作品質的不同之處。

《無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商業片

有人說《無雙》比不上無間道,我不知這是從何處得出來的結論。在《無雙》電影開始30分鐘的時候我已經幾次淚目。

感動之餘,我們能看到作為導演的用心之良苦,因為這不同於張藝謀模式的那種說“每一幀畫面都是一副極美的畫”,莊氏的精良不在於張氏的宏大和畫面感,他是立體的。

據說為了電影《無雙》,他自己學成了個“偽鈔專家”。電影中有很多詳細的印鈔流程,他都帶著團隊親自做了一遍。整個流程除了印刷機內部的一個部件以外,全是真的,而他們也真的把假鈔印了出來。電影中出現的所有假鈔,都是他們自己印製的。這些假鈔在拍攝結束後已經全部銷燬。

這種只有從面子到裡子、從過程到細節的極致追求,完全不同於近幾年的各種造假(票房造假,宣傳造假……)才能拍出一部“真電影”。《影》的媒體造勢之中,我看那些評論,總感覺水軍佔很大一部分,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什麼,我不覺得它差,但我反感水軍,相較之下,在《無雙》的下面,我看到陸陸續續的觀眾在用心的反饋。

《無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商業片

對《無間道》有印象的應該記得片頭和片尾的幾句佛經語錄,人性、哲學是莊氏的不變的線索。而這次的電影《無雙》,也把他想表達的都做進去了,而且不需要哲學語言的概括。

據說,電影故事起源於莊文強看到的制鈔犯落網的國外新聞:“他是知道警察要來圍捕的,但只有印假鈔,他才能保持鎮定,現場繳獲的假美鈔高達兩萬億!”究竟一個人要如何和社會切斷?就是做自己擅長的事。

李問十年沒賣出一幅畫,創作慾望自此改變:構築一個人的虛假人生,包括假的愛情。在李問講述的第一段“假”的故事裡,我哭了兩次,同情這個男人的同時我也在同情自己。

阮文在審問前說了一句話,“我想聽聽殺死我最愛的男人的他是什麼樣”,這句話一語雙關。很多人以為她指的是那個老外未婚夫,但她說的卻是那個“我最愛的男人”。這是電影象徵和藝術的一個岔路口。所以從李問口中說出來的那個故事,是映射現實的故事,是電影真正的情懷所在。

莊文強把他自己的人生以李問的“十年”拍進了電影,而這段劇情,有相似經歷的人更容易被這種情懷感染。所以整部電影從哲學的角度來看,講述的是一個完整的有關人性的悲劇。

正如我在前天寫的影評中所說,最深的線索是那句話,“你想當主角?……記住,你和這世界上其他人一樣,不是主角,只是觀眾!”而最終電影以“無雙”命名,看完電影我在想,是不是這樣:用“獨一無二”也是很俗的,既然如此,用一個更普通的詞,或許會讓人之後陷入思考“為什麼是這個名字?”吧。

無雙這個詞是對電影深層主線索那句話的補充和慰藉,以阿Q的自我安慰把兩句話連起來,就是“你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樣,不是主角,只是觀眾,但即便如此,你也是獨一無二的那個觀眾”。

這樣的情懷,恐怕是國慶檔其他電影表達不出來的吧!

編外:看無雙角度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簡簡單單把它當做商業票房電影來解讀。

深夜所思!

《無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商業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