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罕見處罰!華大基因、藥明康德雙雙上榜

10月24日,科技部官網最新更新6條處罰信息,華大基因、藥明康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昆皓睿誠、廈門艾德生物、阿斯利康等6家單位涉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為科技部首度公開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的行政處罰。

兩家“明星”上市公司華大基因與藥明康德均因子公司違規被罰。無獨有偶,兩家公司今年均遭遇過負面消息衝擊。華大基因今年下半年連遭“圈地門”、“癌變門”,其股價較最高點已經“小腿斬”。而上半年剛剛登陸A股的藥明康德,在上市前夕,也被媒體廣泛質疑汙染問題。

華大基因違規與境外機構合作

科技部罕见处罚!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双双上榜

2015年9月7日,科技部對華大基因子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華大科技”)作出處罰。

公告顯示,根據《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國辦發〔1998〕3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有關規定,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遺傳辦)對華大科技執行“中國女性單相抑鬱症的大樣本病例對照研究”國際科研合作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已調查終結。經查明,華大科技與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華大科技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華大基因2017年7月的招股書中,並未披露子公司華大科技的上述處罰。

華大基因作為明星公司,上市之初受到市場的追捧,其股價在2017年11月14日,盤中一度摸高至260.58元/股,估值破千億元。

進入2018年下半年以來,華大基因這家明星公司流年不利,連遭“圈地門”、“癌變門”負面。其股價經歷了“腰斬”再“腰斬”,年初股價還在200元以上,截至10月25日收盤,其股價僅為52.20元/股。

科技部罕见处罚!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双双上榜

6月26日,一篇名為《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實名舉報文章見諸網絡,王德明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在江蘇省眾多城市騙取國家土地資源,搞房地產開發等行為。

陷入風波的華大基因對“圈地門”立即作出回應。6月27日,華大基因發佈公告稱,華大控股及華大研究院並未在江蘇參與任何房地產項目,也未曾獲得土地資源;所謂套騙國有資產以及對過往合作伙伴進行個人打擊、報復,文章提及線索不清、質疑無據,已對企業名譽造成惡劣影響。文章所涉事項與上市公司無直接聯繫,目前華大控股及華大研究院已採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7月13日,《華大癌變》又向華大基因“襲來”。文章對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以及相關業務提出質疑。該文指出,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徵”的患兒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

華大基因當日晚間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相比傳統唐氏篩查技術而言,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具有高準確性的特點。另外,華大基因在相關無創知情同意書中明確告知了無創基因檢測的適用範圍和技術侷限性,併為每一位受檢者購買檢測醫療保險。

藥明康德違規將人血清帶出境

科技部罕见处罚!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双双上榜

科技部在2016年10月21日對藥明康德子公司蘇州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蘇州藥明康德公司)出具處罰決定書。

公告顯示,根據《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國辦發〔1998〕3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有關規定,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對蘇州藥明康德涉嫌違反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規定一案進行調查,現已調查終結。經查明,蘇州藥明康德公司未經許可將5165份人類遺傳資源(人血清)作為犬血漿違規出境。

科技部指出,上述行為違反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第十六條規定。現根據《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一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有關規定,對蘇州藥明康德公司進行警告,沒收並銷燬該項目中人類遺傳資源材料。自決定書送達之日起,科技部暫停受理蘇州藥明康德公司涉及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國際合作和出境活動的申請,整改驗收合格後,再予以恢復。

今年剛剛上市的藥明康德早前也被外界質疑。

藥明康德招股書披露,公司及控股子企業在近3年內共受到 6 項環保處罰。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次受到環保處罰,但藥明康德卻在壓縮環保費用。招股書顯示,藥明康德2015年的環保總投入為2619.17萬元,較上年的2851.11萬元減少231.94萬元。其中,排汙費從2014年的2701.14萬元減少至2015年的2454.83萬元,同年該公司的汙水排放量從2014年的65.89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68.39萬噸。

此外,2015年至2017年,藥明康德及境內合併報表範圍內的控股子企業在報告期內受到了13項行政處罰。

藥明康德5月8日晚間披露澄清公告,近日,有媒體報道公司廢水排放量較大、向中國轉移環境汙染風險、在報告期內受到環保處罰等。經核實,上述媒體報道內容與公司實際情況不符,媒體所述廢水為生產經營所產生汙水經處理達標後對外排放的廢水。公司對環境保護事項高度重視,持續加大環保投入。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