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潘越暢談對南陽檢察工作的感受


全國人大代表潘越暢談對南陽檢察工作的感受

潘越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全國人大代表潘越暢談對南陽檢察工作的感受

10月23日至24日,福建、青海團的全國人大代表走進南陽視察檢察工作。提起這次視察南陽檢察工作的感受和建議時,全國人大代表潘越暢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這次應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邀請,開展為期五天的河南檢察之行,近距離接觸了河南省檢察機關落實司法體制改革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

司法體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中居於重要地位,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河南省檢察機關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落實了人員分類管理和司法責任制,從內部流程監控和外部審視兩個方面健全了檢察工作的糾正機制,並積極落地了一系列司法公開的措施,這些舉措堅持了司法體制改革的整體方向,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司法體制改革,需要機制的配套,同時也需要廣大司法幹警的理念更新,每一個案件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積極踐行依法治國和司法改革的整體要求。因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要深化司法公開,讓司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儘可能地把不涉及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檢務和案件公開,靠全方位的公開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正。

全國人大代表潘越暢談對南陽檢察工作的感受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健康中國、美麗中國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以公益訴訟人身份對違反和破壞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建設等違法行為提起訴訟,是檢察機關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河南省檢察機關擔負起了其區域保護環境、守護生態和諧的重任,運用普法宣傳、拓寬線索來源、打擊違法犯罪、建立公益訴訟大協作機制,聯手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案件,為區域生態建設提供有力的司法保護。這些舉措契合了黨中央的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的決策部署,契合了人民群眾對依法治國的期待和信賴,探索出了司法保護公益的中國道路。當然,公益訴訟可能會面臨某些職能單位的阻力,這一方面,需要從中央、最高檢、最高法到各級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強有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打造一支懂行政、會調查、善公訴的公益訴訟專業隊伍。

本次考察目的地之一的南陽市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工程所在地,其生態環境直接決定了下游的水質。淅川縣檢察院聚合多方力量,構築生態檢察共同體,用共贏的思維推進社會化的治理,全面加強了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使下游的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淅川縣檢察院對保護這一方綠水青山所作的工作值得肯定。

全國人大代表潘越暢談對南陽檢察工作的感受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無論是新時代“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達成,還是偉大中國夢的實現,都依託於綠色發展的基本方略。此次河南之行,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檢察機關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我相信,在中國司法部門的保駕護航之下,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將取得巨大的成就。

10月24日 星期四 第787期

編審:杜海宛 周邦秀 編輯:汪宇堂 趙耀 趙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