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年輕人還是喜歡北上廣?

北上廣,可能是讓很多年輕人愛恨交加的地方。這裡蘊藏著無限可能,囊括了最好的學術文藝資源,隨之而來伴隨的則是快節奏的生活,高額的房租,一天4-6小時的通勤時間,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

逃離北上廣,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上,很多年輕人畢業就選擇了其他的二三線城市,期望生活過的更舒適。錢鍾書先生曾說婚姻就像圍牆,進去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一線城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許多年輕人選擇了宜居的城市,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平淡如水,卻在某天夜裡看著一線城市的朋友加班的動態發呆。

知乎上曾有個話題:久居一線城市,你產生了哪些幻覺?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在中國三四縣小城碌碌無為,你會覺得自己未來幾十年的人生就是這樣了,一潭死水,沒有波瀾。但是在北上廣,哪怕依舊是碌碌無為,你卻覺得自己還有希望。那種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說不定哪天就被「機遇」砸中的希望。很多人都是靠著這口「希望」撐下去的。

什麼原因讓你離開二三線城市到北京發展呢?

  1. 去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四月份的《北京女子圖鑑》可謂是話題度擔當,四川小縣城的女孩陳可依,擁有穩定的工作,每天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相親對象所說的世界也不過是家長裡短。在幫好友準備婚禮時,看到周圍平靜熟悉的店,她能一眼看到自己未來的人生。一直留在這裡,找個差不多的人,辦個差不多的婚禮,過著差不多的日子。

她就這樣離開了,出租車費給她上了大城市的第一節課,和老同學合租差點被強暴,連夜搬出去卻連買一根玉米的錢都沒有。住地下室,坐公交,到處找工作。在不斷地成長與歷練中,終於在北京有了自己地一席之地,獨立創業,實現財富的幾何式增長。

人在年輕的時候,誰又甘願去過一眼望穿的人生?而不願去看看那個叫做「無限可能」的東西呢?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年輕人是沒有資格討論人生的,人在年輕的時候,選擇安逸,不在痛苦中錘鍊自己,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在年輕的時候,每天的世界就是家長裡短,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抵禦中年危機,談何去擁有自己的世界觀呢?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當你看過不同的人,不同地域文化,對人生的理解也就不再那麼片面。

馬雲曾經說過“北京是一個談夢想的地方,如果你沒有夢想可談那又為何在這呢?”

夢想與文化的多元性,讓很多年輕人成為北上廣深的擁蹙者,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北京市2018年初常住人口達到了2170.7萬人,戶籍人口1359.2萬人,有大約811.5萬的人在北京漂泊著,支撐他們的並不是高於其他城市的薪資,而是想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拒絕長大,逃避責任,是自己在放棄自己。任何人風光的背後從來的都不是安逸,而是要付出12分的努力,畢竟,每一個在大城市奮鬥的女孩都要擁有超乎常人的堅強與勇敢,不是嗎?

  1. 尊重選擇,瞭解職業需求

在北京女子圖鑑中,有一句話被很多人截屏,“我天真地想,在這個大城市裡,表現出自強自立的與眾不同,可實際上那時的我,連靠自己的資格都沒有。”

很多時候,人覺得無力,痛苦,大多是自己的能力不能滿足自己的慾望。你志在高山流水,能力卻只能在溝渠,旁人再多的鼓勵都沒用,因為人最怕的就是自我否定。不自知,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不小的麻煩。

之前在網上看了一個故事,樓主的表妹要來北京工作,她特意請假調休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接她,帶她在自己合租的小屋安頓,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幫忙投簡歷找工作。結果表妹,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離開後反而奚落了,在朋友圈暗諷“某些人表面風光,租住的地方髒亂差,裝X地不幫忙找工作。

很多人羨慕大城市的風光,卻沒有能力,也沒有吃苦的打算,你來了也待不住。這裡的人大部分人在為自己的未來默默努力著,而不是簡單秀定位裝高端。正如人們戲傳的“大學滿地走,研究不如狗。”如果在這裡你還想錢多事少老闆Nice,離被勸退也不遠了。

大城市裡有混日子的人,小城市也有不停積攢能量,奮發向上的人,關鍵是要尊重自己的選擇,瞭解自己的職業需求。

在糾結要不要去大城市的時候,你先問自己兩個問題,當前城市是否能滿足自己的職業發展需求,在一線城市是否更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需要,畢竟人各有志。

在更多年輕人去北上廣的時候,我們需要正視自己的夢想,別過早害怕,妥協。希望你的苦難,配的上你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