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內分泌科醫生:有這些原因照樣「中招」

現代社會很多人對於糖尿病都不陌生,不少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富貴病”。然而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到一些人雖然吃得很多,卻不一定有糖尿病。

那麼,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嗎?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內分泌科醫生:有這些原因照樣“中招”

在廣東省中醫院的內分泌科每月的第一週都會舉辦糖尿病的科普知識講座,在每次的講座上,眾多“糖友”最關心的健康問題都是關於飲食健康的。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的羅露露副主任醫師給39健康網介紹,糖尿病與“吃”密切相關,想預防糖尿病,就應該告別不健康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而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合理飲食,進行規範的營養治療,從而改善各項代謝治療,預防併發症發生與發展。

這些危險因素讓糖尿病“找上門”

臨床上對糖尿病的定義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性疾病”,由於胰島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導致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T2DM)是最多的。T2DM的主要類型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分泌缺陷,佔糖尿病患者90%-95%。T2DM是多基因遺傳病,其參與發病的基因及其在對發病的影響程度尚未完全明確。

羅露露認為,糖尿病病因複雜,目前較為明確的影響其發生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社會經濟因素、人口老齡化等,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與飲食之間的相關性仍需進一步明確。

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內分泌科醫生:有這些原因照樣“中招”

1.遺傳:具有家族聚焦性特點;

2.年齡:45歲以上的人群,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3.不合理膳食:飲食中高脂肪、膽固醇飲食破壞了胰島素的生成,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4.肥胖或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5.妊娠期:妊娠糖尿病或生產過巨大兒;

6.運動少:缺乏活動,久坐少動容易造成極其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羅露露提醒,長期吸菸的人群也是糖尿病發病高危人群。高血壓也是影響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不合理用藥也可以引起2型糖尿病,常見會引起2型糖尿病的藥物包括噻嗪類利尿劑、類固醇類藥物。

此外,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的人群,也有較高的糖尿病分風險。這是因為精神長期高度緊張,會造成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從而引起血糖、血壓持續增高,影響胰島功能而增加糖尿病疾病的風險。

總的來說,糖尿病的發病,並非只是因為“吃”,但和“吃”是密切相關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原因和遺傳因素、社會經濟的發展、老齡化社會和不健康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等因素都相關。

“不想糖尿病找上門,就應馬上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羅露露指出,對於遺傳、社會環境、年齡這些糖尿病高危因素,我們可能無力改變,但是對於不健康生活模式、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我們是可以進行糾正,從而讓自己遠離糖尿病風險的。

警惕這些糖尿病早期症狀

常見的糖尿病症狀為多尿、多飲、多食和無原因的體重減輕。羅露露表示,早期糖尿病除了上述症狀,還會有其他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症狀,很多人在出現這些早期症狀時,往往沒及時注意到,而錯過早期進行治療和控制血糖的時機。

一般來說,常見的糖尿病早期症狀有以下這些方面: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內分泌科醫生:有這些原因照樣“中招”

1.多尿、口渴和多飲;

2.體重下降、消瘦;

3.容易飢餓、多食;

4.視力模糊;

5.乏力,容易疲憊;

注意:兒童會有生長髮育受阻的情況;女性伴有外陰瘙癢。

是不是有上述症狀,就是有糖尿病呢?羅露露表示,門診中判斷一個人是否得了糖尿病,除了參考上述的症狀,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血糖檢驗,當檢驗結果和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相符時,才能判斷是否糖尿病。初診糖尿病時可採用下面三種指標,但不論用哪一種,都須在另一天,採用靜脈血,以三種指標中的任何一種進行重複確診。

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為:

1.糖尿病症狀+隨意靜脈血漿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FGP)≥7.0mmol/L(126mg/dl)

3.OGTT試驗時,2h靜脈血漿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吃”出來的疾病——糖尿病與飲食密切相關

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內分泌科醫生:有這些原因照樣“中招”

營養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礎。營養治療是糖尿病病程發展階段中,預防和控制不可或缺的措施。根據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營養治療包括控制總熱量、合理配餐、口味清淡、高纖維飲食、少量多餐、禁菸酒等方面。

糖尿病營養治療的目標是均衡全面的營養,有益健康;合理控制熱量,使成年患者維持標準體重,從事正常活動;使血糖、尿糖、血脂有所改善,減輕胰島負擔糾正代謝紊亂;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根據2009年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要求,糖尿病患者營養搭配應合理化。三大營養物質每日能量供給比例應為脂肪≤30%,蛋白質約15%-20%,碳水化合物為50%-60%。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羅露露介紹,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健康食物來作為日常飲食,用健康食物去替代日常飲食中的部分食品,可以讓營養搭配更健康。例如像燕麥、小麥等粗雜糧,可代替部分的精細糧,平常愛吃米飯當主食的,可以在米飯中加點燕麥做成燕麥飯,或者偶爾用雜糧粥、燕麥粗糧麵包來當主食。還有大豆及豆製品可替代部分動物性食品。每餐飲食中不要忽略蔬菜,蔬菜可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延緩餐後血糖升高。

不宜選擇的食物有糖制食品,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脂,富含膽固醇的肝、腎、腩等內臟類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