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兒科醫生手撕「物理降溫」,孩子發燒物理降溫到底有沒有用?

韋德俊


物理降溫有沒有用,我們需要明白物理降溫怎麼用,最終會起到什麼作用?



什麼是物理降溫

通過一些降溫方法,比如敷冰袋、溫水擦拭身體、洗澡、用退熱貼等除了吃藥以外的降溫方法。

物理降溫的作用

物理降溫可以暫時讓體溫下降,但是並不能代替藥物起到最終降溫的效果。

物理降溫最大的作用是緩解寶寶高燒時帶來的身體不適。

物理降溫怎麼用

並不是說所有的寶寶高燒都能夠用物理降溫,物理降溫需要分具體情況。我們知道寶寶發燒一般由病毒和細菌引起,孩子一旦發高燒也需要看具體情況。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寶寶精神很好,雖然高燒,但是吃喝玩樂完全不受影響,且溫度沒有超過38℃,這個時候可以使用物理降溫,來起到協助身體降溫的作用。



但是如果寶寶高燒,精神萎靡,已經嚴重影響到寶寶的正常活動,那麼不管體溫多高,儘快用藥物來降溫。

爸爸媽媽還需要知道,發燒是身體面對感染進行的自我保護,我們需要知道降溫不是最終的目的,降溫是為了讓寶寶的身體更舒服,是為了防止寶寶高溫驚厥。最終需要了解寶寶的發燒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錯誤的物理降溫法

用酒精擦拭寶寶身體。究竟揮發會帶走身體熱量,但是寶寶皮膚嬌嫩通透性強,血液循環旺盛,因為身體發熱,毛孔張開,究竟擦拭身體,很容易讓酒精進入寶寶身體,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危害。

傳統的捂汗法。我們小時候發熱,長輩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捂汗,但是這是錯誤的降溫方法。對於身體溫度調節差的小寶寶來說,捂汗會導致小寶寶體溫升高,越捂越熱,嚴重會導致寶寶高溫驚厥。正確的做法是減少衣物進行散熱。


豌豆媽媽育兒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我一直覺得起效慢,不如藥物快。可是今年年初娃發燒40度藥物降溫不見效的情況下,我無奈選擇物理降溫,這才發現物理降溫很管用。

我的寶寶四歲半,今年過年的時候正流行病毒性感冒,我家娃也得了感冒,從小娃發燒都用美林退燒,可是這次服用後沒有管用,娃持續高燒40度,我選擇去醫院檢查治療,可是到醫院才知道醫生並不是萬能的,驗血後醫生說是病毒性感冒,因為燒的太高所以藥物看似起不到作用,你們需要回家給孩子物理降溫,必須通過孩子的免疫力才能降溫。無奈之下我們選擇回家用物理降溫治療。回家後10分鐘用溫水擦洗一次全身,從晚上9點開始一直到凌晨3點,娃的體溫終於開始下降。所以個人覺得物理降溫還是很管用的,就是非常辛苦而已。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物理降溫,是醫院臨床普遍採用的方式。他們有個分界線:38°C。只要在38°C以下,醫生都會建議物理降溫,主要擦拭部位有:腋窩、腿彎、大腿根、脖頸處、額頭等。

據我個人帶孩子經驗,孩子火力強,高燒到40°C經常。用退燒針等很容易掩蓋症狀,給人以已經好轉的錯覺。所以當年對孩子,我用物理降溫比較多。

除了腋窩等處用溼毛巾擦拭,頭部冷敷,我還會採用個人的一些方式,比如前心後背的搓理,類似於刮痧,只是用手不用工具。採用這樣不停搓理,散熱也很快。

在孩子39°C以下,我採用這些方式後,還會用另一種降溫方式,就是赤裸與孩子相對,直接把孩子摟在胸口,邊給孩子全身搓理,邊用自己的正常體溫給孩子物理降溫。有娃的媽媽可以試試,我用這方式物理降溫,效果最好,一般孩子很快出汗了。

我不知道這個所謂兒科大夫手撕物理降溫有什麼依據,但建議能短時間物理降溫奏效的,最好別依賴藥物退燒。物理降溫短時間無法奏效,無效果,那當然必須用藥,高燒不退持續時間長,可不是鬧著玩的。切記。

物理降溫不只是對孩子如此,大人也一樣。只不過老人火力差,高燒到三十八九度已經是昏昏沉沉。前幾天老母親發病住院,就是如此。

每天下午發高燒,醫生打退燒針,體溫正常,晚上又高燒,再用肛門栓降溫,到下半夜體溫正常,一直穩定一個白天。那幾天我就發現,發熱的週期就這個規律了。直到有一天晚上,遇到另一個男醫生值班,再次高燒,他拒絕用退燒藥。他對我說:“我的習慣就是儘量不用退燒針,最好物理降溫,觀察我的用藥效果,是不是起作用。你不要害怕,八十多歲的老人能高燒到39°C,本身就說明她體質特別好,是好事。繼續回去物理降溫,觀察著。”

當時就被他說服了。問護士要了冰塊,用乾毛巾包裹了,我輪換放母親腋窩,一邊最多十分鐘就換另一面。這樣折騰著,母親的體溫居然慢慢降了。到早上五點,只有37.1°C。白天恢復正常體溫。就這樣,母親的體溫再沒有反覆,一直正常,到今天已經四天了。

真的感謝那位有原則的值班醫生。事實證明用藥很對症,母親現在一天比一天精神好。

物理降溫,是最有感情的方式。它起的作用不只是降溫,還有撫摸帶給人心靈的撫慰,這對病人非常重要。阿兮以為,讓病人在高燒昏沉中,感覺到被愛著,是最好的退燒藥。您覺得呢?


阿兮隨筆


物理降溫並非是一無是處,也不是絕對不能用,而是要分情況,不是隻要發燒就適合用物理降溫法。只要是在合適的情況下,物理降溫可以用來或者和藥物退燒配合使用的。

孩子發燒了,首先是絕對不能捂汗。寶寶的汗腺發育並沒有完全,越捂可能就會越熱,不僅不能做到退燒,還可能造成“捂熱綜合徵”,造成寶寶高熱,脫水,驚厥甚至器官衰竭。此時應該做的是適當地減少衣物,幫助身體散熱,如果手腳冰涼的話,可以適當保暖。

還有一個錯誤的做法是給寶寶用酒精擦浴,因為酒精揮發很快,通過揮發帶走熱量。但是這種方法對小寶寶並不適合,刺激比較大,而且大面積使用酒精擦浴,對小寶寶來說容易造成酒精中毒。簡單概括,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一下,精神也挺好,可以先嚐試物理降溫,比如解開衣服,溫水洗浴等方法。如果體溫已經超過38.5度,可以服用退燒藥,比如美林或者泰諾林,同時配合物理降溫,讓寶寶更舒服一些。


婦產科女司機


其實這個沒有什麼可以撕的,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同樣,物理降溫雖然目前不推薦了,但是如果用的好,當成一個輔助的退熱方法,對孩子也是沒有壞處的,關鍵是用對。
咱們說了好多次了,發熱雖然不舒服,但是這確實是人體主動將體溫升高,目的是減少病原在體內的繁殖和複製,其實是為了身體好。但是確實有時體溫太高了,會讓孩子非常不舒服,這時,需要退熱處理,讓孩子們舒服一些。
這不是說就讓病原放開了複製或者繁殖了,因為除了發熱,身體免疫系統還有其他方法消滅這些病原呢。
發熱起來後,分為3個期,分別是體溫上升期,高溫維持期,體溫下降期。在體溫上升期,孩子們雖然體溫已經達到38.7攝氏度(舉例子),但是因為大腦設定的目標是39攝氏度,所以,孩子體溫還要上升,所以,孩子們會覺得冷,手腳冰涼,這時是一定不能物理降溫的,什麼方式都不行,洗澡不行,裹溼毛巾也不行哦。
但是隨著孩子體溫上升到最高點(比如39攝氏度),這時,孩子體溫就不會上升了,會維持一會,開始體溫下降了,這時,孩子表現是開始冒汗,手腳發紅了,這時一般也無需物理降溫,但是,如果孩子就喜歡洗個澡,這時洗個澡也ok啦,不是嚴格禁止的,不是說洗個澡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損傷。
之所以不推薦物理降溫,就是怕家長們在孩子處於體溫上升期時給孩子物理降溫,這時會導致孩子不舒服,還降不下來體溫,所以就不推薦了,但是如果在體溫下降期,用用物理降溫的方式,也不是禁止的,用對了就行了。

兒科醫生孔令凱


雖然知名兒科醫生手撕“物理降溫”,但是孩子發燒物理降溫當然有用。

因為,小兒發燒畢竟與大人不同。比如,不能用大人用的蓋上被子捂汗的方式來進行物理降溫,因為小孩體溫調節能力很差。這樣沒等小孩的汗出來,小孩的體溫非但不能降低,甚至可能持續升高,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用酒精降溫的方法也不可以用,因為酒精可能在小兒毛孔變大的時候,進入小兒體內,造成小兒酒精中毒。但是用溫水給孩子身體的物理降溫方式還是可以採用的。畢竟相比藥物降溫的方式,物理降溫毒副作用更小。

但是,如果小兒體溫異常升高,甚至達到39度,而且小孩已經萎靡不振,這時候必須就醫。進行血常規等檢查,同時根據醫生的處方服用退燒藥。甚至還要進行靜脈注射或者打點滴。因為,高燒太厲害的時候,物理降溫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而持續的高燒會使得小孩出現驚厥、罹患癲癇等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地震博士


小時候發燒爸爸媽媽總會在額頭給我們冰敷毛巾,或者蓋上厚被子,讓我們睡一覺出出汗,甚至還有家長用酒精給孩子擦身體降溫,但是今天回過頭來看,這些方法其實並不是首選的退燒方式。

因為物理降溫只是把人體體表溫度降低了,大腦裡調節體溫點的中樞依然沒變,這種降溫不會維持很長時間,屬於治標不治本。另外這種物理降溫,使用不當還有可能造成傷害,前幾年就有東莞一名1歲男童發燒,父母用酒精擦拭其身體降溫,最後導致死亡的悲劇發生。

所以退燒首選的方法還是藥物治療,如果有的孩子不適合藥物退燒,或者需要用一些輔助手段,這個時候我們才會考慮物理降溫。

比較安全的物理降溫的方法是溫水擦浴,水溫比體溫低1~2°即可,水溫太低孩子會覺得冷,比如高燒39°,用36°或者37°的水就差不多,這裡提醒各位家長手的感覺是有一定誤差的,最好用體溫計測量水溫。給孩子用擦浴、泡浴都行,一次至少20分鐘。

另外還需要控制環境溫度,室溫保持在25°左右即可。有的孩子發燒時會覺得冷,這是因為外界溫度跟身體溫度差別大,這種情況多穿一點就可以,不能給孩子捂得過多。

另外還有的人發燒後喜歡蒙在被子裡睡一覺出出汗,這種方法可不可取?

出汗的確是調節體溫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發燒的病人能出點汗,體溫散熱就會增快,但是不能反推,一定出了汗才會好。成人不會引起什麼嚴重後果,但對孩子來說,捂得過多會導致體溫過度升高,如果出現體溫40.5以上,過高熱、超高熱的情況,會導致捂熱綜合徵,對大腦、心肺肝腎都是很嚴重的損害,非死即殘。

酒精退燒就更不可取了。酒精能被皮膚吸收,特別小的孩子可能會酒精中毒,有些人用工業酒精擦拭身體,工業酒精中除了乙醇,還有甲醇,毒性較大,會導致失明、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


健識局


首先看到這個題目有一點讓很多人可能都有一點不好理解,並且產生很多困惑!好像一棒子就把“物理降溫”打得什麼也不是了!是不是有一點絕對了吧。也可能本身這個兒科醫生目的為了宣傳一種正確物理方法,有的讀者曲解了吧!為了引起大家關注,就給這個標題!本身物理降溫就是一種對症處理方法,它是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到底有沒有用?明確回答,它是有用、有效及簡易方法。但物理降溫也需要科學方法進行。估計很多人都有發燒經歷吧!一開始就是體溫上升期,這時患兒表現四肢發冷,心率加快,自覺冷的厲害,有的小孩都打寒戰,冷的牙齒哆嗦。這時如果用酒精或涼水刺激,那小孩越冷的厲害,這時不提倡盲目物理降溫;當體溫達到體溫中樞所設定錯誤溫度目標,體溫就停止上升,這時候,應該維持一段時間,這時可以考慮物理降溫;在就是體溫下降階段,這時小孩表現身體熱感覺,血管擴張引起皮膚紅,四肢皮膚溫度身高,這時也考慮物理降溫。

常見小孩物理方法有很多,現在給大家介紹幾種:可以用溫熱毛巾給小孩擦身體,水溫應調節在32~34℃,可以適當放一點食用鹽,它的效果挺好的; 可以用熱毛巾敷小孩四肢,輕搓寶寶的小腳及小手,有利於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可以用毛巾浸於溫熱水中,取出後擰去水分,敷於額頭;用兌好的35%酒精擦小孩的腋窩、腹股溝等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注意不可擦拭寶寶的胸腹部;可以給小孩枕冷水袋降溫,用毛巾包好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但應注意,新生兒禁用。

耳鼻喉科高醫生


感冒發燒,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不過因為小孩子發育還不完全,比較脆弱,所以家長們會非常緊張,擔心發燒會導致嚴重的後遺症。畢竟,也確實有過一些傷感的案例。

其實,很多人對於發燒可能都會有一些誤解,認為發燒是完全的壞事,是一種病。但實際上,發燒反而是人體正常,身體免疫系統健康的一種表現。發燒,是因為人的身體感染了病毒或者細菌,它們會產生毒素,這種異常的情況被我們的免疫系統發現之後,就會自動升高體溫,通過高溫或者增強某些免疫細胞的功能來殺死那些病原微生物。所以,發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們的身體為了保持健康而實行的一種防禦機制。所以,只要體溫還在可控範圍內,我們其實是沒有必要強制幫孩子退燒的。

那說到本題的重點,物理降溫,很多醫生和專家都認為物理降溫是沒用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在現實中用物理降溫方法確實讓孩子的燒退了,究竟哪種是正確的呢?按理說這個問題如果要嚴謹一點的話,應該用實驗來證明,但是我們也沒這個條件,所以,下面的看法也主要是來自於各種資源的學習。目前筆者認為比較合理的是,物理降溫可能真的對孩子的退燒沒有很多的作用,但是,它可以讓發燒的孩子更舒適一些,而在現實中,通過物理降溫之後,孩子成功退燒的情況,其實可能是孩子的自愈,說明免疫系統戰勝的病毒。


一切正在發生


物理降溫對於幼兒常見的發熱不僅沒有用,而且是不推薦的。

物理降溫的確在很長一段時間被醫學界所使用,甚至所推薦,其主要原因是我們發現物理降溫可以幫助兒童的體溫更快降低,但是我們說醫學的指南應該循序證據。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看看證據,依據2016年的《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若干問題循症指南(標準版)》中的介紹。


在該指南中明確不推薦物理降溫,更不推薦冰水或者酒精擦拭退熱,其實這個原因不難解釋。首先,該指南不推薦這種做法的原因是我們發現物理降溫雖然會幫助孩子降低體溫,但是會明顯加重孩子的不適感,這是違背醫學的目的的。

同時,從發熱的機制上來說,物理降溫也有些無理取鬧,要知道對於孩子常見的感染性發熱(因為體內致熱源所導致的發熱),核心是人體體內的體溫調定點被升高,導致身體自己認為你冷,從而調動產熱、抑制散熱而升高體溫。單純針對發熱本身,我們更需要的是通過抑制致熱源對體溫調定點的作用從而讓身體的自我標準恢復到正常狀態,這也是退燒藥的作用機制(過去給打的激素針也有類似的作用,因為激素有很強的抗炎作用,但是這種做法並不正確)

物理降溫單純是增加人體的散熱,而就像我們經常說的“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我冷”一樣,只要身體認為你是冷的,你再散熱只會讓他拼命地去升高體溫以維持他認為的正常狀態,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物理降溫會造成寒戰、雞皮疙瘩等身體發冷的症狀。

同時我們有時用的酒精或者是冰水,不僅可能會造成酒精中毒,更會讓身體受到冷刺激,就好比如果這種做法是對的,為什麼發燒的時候不打開空調放到16度呢?

最後,像一些退熱貼等東西更是無稽之談了,退熱貼本身就是一種含有揮發油的水凝膠,最早是給學生推廣代替清涼油用於提神的,不會有什麼幫助降溫的作用。

除非是非常高的溫度,或者是像中暑等非致熱源性的發熱,這個時候物理降溫才有發揮的空間。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證據和科學知識,而不是我們的主觀認識。


我們是倡導循證營養的科學團體,期待您的關注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