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家庭養大的女孩成人後都畏畏縮縮的嗎?

“人窮志短,馬痩毛長。”出生於貧困家庭,每天聽長輩在柴米油鹽中嘆息、埋怨、爭吵,註定缺乏活潑開朗陽光的一面。馬無足夠的伺料餵養雜毛如草、遇風顫抖、缺乏糾糾雄風、當然無生機活力。這現象形成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貧困家庭養大的女孩成人後都畏畏縮縮的嗎?

1.習慣成自然。經歷了艱難困苦的時日,在為生存努力奮鬥的時候,出人頭弟幾乎是唯一砥礪前行的動力,沉默奮鬥的人很少關注自己的姿態。又“窮在大路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嫌貧愛富成為流行病,受歧視會增加自卑感,孤苦伶仃註定了孤僻緘默忍讓的個性。

貧困家庭養大的女孩成人後都畏畏縮縮的嗎?

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賈府的焦大註定沒有妙玉的從容淡定與優雅,生活在底層,關係融洽者都有貧困帶來的不自信,耳濡目染,養成了謹言慎行的品行,低眉順眼為常態,少有大氣高端時尚的表現。

貧困家庭養大的女孩成人後都畏畏縮縮的嗎?

3.窮鄉僻壤的孤末小戶人家,家庭教育存在偏差。一切從良心出發不錯,但仁義理禮總捆綁孩子的手腳。如我村就有家裡來客人了、孩子不能上桌陪客人吃飯以示尊重的習俗。見到諸如下鄉幹部之類的人物大人總事先叮囑孩子儘量不說話、甚至避而遠之。由於資源的限制,孩子少有旅遊、公益、娛樂、集體活動的機會。長此以往,小心翼翼、察言觀色、膽小怕事成為性格中的主要元素。

貧困家庭養大的女孩成人後都畏畏縮縮的嗎?

當然,並非千篇一律,以707分的成績考上北大的“寒門女孩”王心儀物質上並不富有,但內心陽光璀璨,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學,性格 依舊樂觀,充滿了蓬勃朝氣,她風趣幽默略帶自嘲的《感謝貧窮》一文彰顯了貧窮也能助人優秀的道理,而她自身的陽光、大方、灑脫令無數莘莘學子熱淚盈眶、自嘆弗如。所以,並非畏畏縮縮都來自貧困,貧困也非畏畏縮縮的唯一原因。

貧困家庭養大的女孩成人後都畏畏縮縮的嗎?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現象也客觀存在。我來自大山,富裕與我無緣,但在與窮困潦倒抗爭的過程中:大人的純樸給了我忠厚,大人的樸素給了我勤儉,大人的勤勤懇懇給了我踏踏實實,大人的豪邁樂觀給了勇敢頑強。使我很早就融入了奼紫嫣紅、千奇百怪的社會!在高頻率的生活節奏中義無反顧、衝鋒陷陣,不畏艱難地在人才濟濟的群體中去進取、去競爭。

勇敢堅強者都不畏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