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井財團到底有多強大?原來三井也曾瀕臨破產~

日本三井財團到底有多強大?原來三井也曾瀕臨破產~

歷史

三井集團的核心為戰後初期成立的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礦山。此後,由於石炭業的衰敗,三井礦山脫離,三井不動產地位上升。二木會的主幹公司轉為櫻花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三家企業,這種由碳向不動產的核心企業的轉換表明了沒有強大的重工業企業的三井集團的苦惱,以及由此產生的地位動搖。

發展

二戰前最大財閥,讓一切充滿活力使多家企業振興,東芝成日本五強之一,推動日本經濟騰飛。

三井集團是日本的四大壟斷財閥之一,是由三井家庭統治的財閥而發展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戰爭期間,該財閥一直居日本四大財閥之首,是日本經濟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推動力量。

二戰期間,三井財閥的核心——三井銀行,兼併了日本第一銀行更名為帝國銀行,其經營實力超過了安田銀行而居財閥銀行首位,使得三井壟斷財閥的直屬企業和旁系企業得到有力的資金支持,因而得到更快發展。

三井集團的東京芝浦和石川島播磨兩大支柱企業,二戰後一度均奄奄一息、瀕臨倒閉。經土光敏夫的讓一切充滿活力的整頓治理,均重獲新生,東芝成為日本工業5強、石川島成為日本工業50強之一,稱雄於國際市場。

三井財閥的創始人三井高俊是日本三重縣的伊勢松阪人。17世紀中葉,三井高俊在家鄉開辦當鋪和釀酒業。1673年,他到江戶(今東京)開辦和服經銷店, 1683年又兼營錢莊。三井錢莊逐步擴大,18世紀20年代又發展為以經辦銀行匯兌業務為主的三井兌換店,並資助封建諸侯,代徵貢米,受地方封建政權的支持和保護,作為特權商人而快速致富。

明治維新時,在日本明治新政權與德川幕府的爭鬥中,三井家族曾資助新的天皇制政府,併為軍隊支付過軍餉。明治政權獲勝後,作為報答便讓三井銀行掌管政府資金——官銀出納和匯兌,並獲得發行三井票的貨幣發行壟斷特權,大獲其利。

1876 年,三井家族以掌握官銀為基礎開辦起私營銀行——三井銀行。三井銀行是日本的第一傢俬人銀行。接著,三井又開辦起三井物產公司,並從政府手中廉價購得一批工礦企業。這些工礦企業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擴軍備戰和戰爭中的軍事供應大顯身手,企業本身實力也得到急劇擴張。

1910年,在發展軍需品大發橫財的基礎上,三井成立了名為三井合名公司的持股公司。通過該公司,三井向幾乎所有的經濟領域投資,控制了一大批中小企業,終於發展成為最大的壟斷資本集團——三井集團,其中僅三井物產的營業額40年代前期便達到30億日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三井財閥的規模是三菱財閥的1.5倍、住友財閥的 2倍、安田財閥的3倍左右;三井財團所屬直系、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共達270餘家,包括東京芝浦電氣、石川島播磨重工、三井造船、昭和飛機、豐田汽車、日本精工等。在二戰後解散財閥中,三井集團實繳資本近日本全國公司實繳資本總額的10%,可見該集團十分龐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工具,三井財閥和其他財閥一樣,經過了解散和復活的過程。但是,三井財閥由於同政府關係長期較為密切,因而在解散中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更大的打擊,在後來的復活中也受到某種制約而沒有其他幾家財閥那樣快地恢復和擴張,因而由二戰前的第一財閥落到了三菱、富士、住友的後面。

一直到50年代後期,三井財閥的核心企業才走上正軌:三井銀行、三井信託銀行、大正海上火災保險、三井人壽保險等4家金融機構,恢復了經營活力,為集團的重新集結和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撐;三井物產公司在三菱商事公司恢復的5年之後——1959年完成了恢復工作,為集團的重新集結和發展提供了營銷紐帶;三井礦山已風光不再,但其直系企業東京芝浦電氣、石川島播磨重工這兩家瀕臨倒閉公司經土敏夫治理後活力大增,為集團的重新集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工業支撐,土光敏夫也因此而享譽世界工商業界。

1939年,由東京芝浦製作所和東京電氣股份公司合併,成立東京芝浦電氣公司。東芝製作所引進美國通用電氣的技術,使得競爭實力迅速增強。60年代前期該公司拼命擴大規模:1961年,合併了石川島芝浦汽輪機公司;1962年,用70億日元建成了濱川崎切割機制造廠;1963年,建成了專門生產渦輪機的渦輪機西廠。由於盲目地過度投資,東芝出現了利潤大幅度下降的嚴峻局面。為了避免倒閉,該公司力邀土光敏夫出任總經理。

土光敏夫,1896年出生於日本岡山縣一個農民家庭,1920年畢業於東京高等工業學校機械系,後來留學瑞士。畢業後,到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造船廠當機械工程師,後出任總經理。他使石川島公司起死回生,並進而發展成名列日本工業企業50強之一的超級企業;1965年,他又出任赤字累累的東芝公司的總經理,幾年之後又使該公司躋身於世界50家最大的企業之中、10大電器企業之列。一連使兩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振興、騰飛、土光靠的是他那著名的經營公式:

讓一切都充滿活力

活力=智力×(毅力+體力+速力)

看來沒有哪個巨頭可以一直強大,每個企業都曾遇到過不適合的決策,關鍵的能否及時挽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