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內心的焦慮

(一)

當然首先要認清,使自己焦慮的原因是什麼?要找到這種形成負面情緒的源頭,才能從根本上去分析和解決這個東西,從而才可能正確的看待和理性的對待它。

當今社會,來自各個層面的壓力使人不堪重負。人最關心和注重的問題莫過於生存,生存的環境,生活的質量,以至於和周圍群體相處的默契和融洽程度。這些東西方方面面都在制約著人,影響著人。隨時隨地都能觸發心裡的波動,引發你的心理風暴。

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內心的焦慮

譬如好不容易要熬到退休的年齡了,又聽說退休要延遲了,專家說是現在平均壽命達到了73歲,幹到60歲不成問題。只聽說過有平均工資的說法,沒想到這陽壽也可以平均 ,看到眼皮底下50歲左右的同事走了好幾個,你說你焦不焦慮?

譬如房價又漲了,去年要買下就好了。貸了這麼多的房貸,什麼時候才能還清?孩子又要上大學,錢要從哪裡出?以為貸款買了房子就完事了,還要交物業費?物業費還要按平方收費?可我的室內衛生你從來都沒有給我打掃過,憑什麼?給你交個公攤費就不錯了,你連樓梯都不給我掃一下。電動車在你眼皮低下丟了,你說是我沒有放好?剛買了房子,又聽說就要快交房產稅了?我這第一套房子貸款還沒還上呢,我可是第一套,不應在交的範圍之內吧?住進來之後,物業費當然照交不誤,你不能因為丟了個電動車就把人家當成閒雜人等,不要光顧自個,還要為社會就業做點貢獻吧?水電費,煤氣費,這是必須的吧。就差空氣沒有收費了。早些年真有個專家,提出過空氣要收費的問題,呼吸費?是不是按立方收取?還好沒有實施,不然為省倆錢捏鼻子減少呼吸量,一年到頭誰還不捏壞好幾個,純粹是和鼻科醫生做貢獻。

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內心的焦慮

有了房子,還要生孩子吧?剛交過搶生二孩的罰款,聽說明年要放開三胎了?這不打緊,反正有了,不生就是了。還沒消停,專家模樣的人放出話來說,要從微薄的工資裡面扣除生育基金,你生不生都必須扣的,總不能為了心疼扣掉的生育基金再鼓搗個孩子出來吧!來踩水的是吧,試試是深還是淺?試探我的承受力是吧。

以前說是孩子生下來對社會造成了負擔,要交社會撫養費,把孩子吃奶粉的錢都交上了,這個事還沒想明白呢,孩子出生後,在未來的社會工作環境中多多少少會有付出,應該給個社會貢獻費吧。不給也不致於把出生的孩子當成負擔來收費吧?負擔全在我這裡,收費都在你那裡?為了鼓勵生孩子,你專家又打算從工資中扣除費用,美其名曰生育基金。一把屎一把尿的容易嗎?什麼都讓我買單?你以為我有錢是吧?今天飯菜沒著落呢,要不天天上你家吃去?

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內心的焦慮

你看,以上都是很現實的東西,是吧?你說你不焦慮?這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很現實,很實際的問題都會擺在你的面前。哪一環掉了鏈子,出了什麼問題,都在和你的利益有衝突,有關聯。再加上另外的家庭瑣事,工作上的利益糾葛,真的會把你搞得焦頭爛額。你不要以為只有你在焦慮,那些個專家比你更焦慮,表現出慌不擇路,飢不擇食,帽小砍頭,鞋小跺腳。碰到南牆撞北牆,逮住麥苗割韭菜。人家青菜蘿蔔下飯,你偏刺激人家“何不食肉糜”?所以都是焦慮惹的禍。

(二)

那麼怎麼辦?生氣、狂躁都是無濟於事,要學會平復你的情緒。

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內心的焦慮

那麼思緒平復了之後,是不是問題就能得到解決?那不一定的,解決之後,你得到的只是暫時的平靜,如果只有通過解決問題之後,你才能夠得到這種安寧,那麼你將會永遠處於躁動不安之中,因為眼下的問題是接踵而來的。你剛解決完一個問題,下一個問題就會迎面而來。

所以人生不易,要學會忍耐和擔當,要學會分析,思考和辨別。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美的?什麼是醜的?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東西該做,什麼東西不該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說了或做了對別人會不會有傷害?這些東西都必須要清楚,要到位。

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內心的焦慮

儘管有壓力,但不要喪失自己的美德。我說的擔當就是在為自己擔當,也就是在為自己負責。你在為自己言行負責的時候,你也是在為他人,為這個社會負責,為這個社會多一點擔當。這就是應該具備的美德。要多站在他人角度衡量問題,為他人考慮,人生之不易,活之艱難,需要相互扶持。

你有多少錢你就要去做多少錢的事情,你要量力而行,你要知足常樂,你要適可而止,你才會遊刃有餘。儘管有壓力,但你會從其中獲取快樂。有了哪怕是些許的快樂,你才能堅定你的信念,你才能延續你的正能量。你才能夠在未來厚積薄發。

要從內心為自己減負,要時刻樹立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意識:當你獲取了不該屬於你的東西,將來都是要償還的。何必,何苦,何用,斯有何樂?你在為自己減負的同時,就是在從焦慮中走出來,有了這種最基本的意識,你就不會自我傷害和相互傷害,也是在給這個社會減壓。

如何正確的去看待內心的焦慮

高官達貴的圈子未必真美好,平民布衣的生活未必不快樂,梅蘭竹菊的氛圍未必真高雅,油鹽醬醋的日常未必不幸福。心有多大世界多大,各種階層中的每一個人都在用善心看待和對待這個世界的時候,用一顆善心,去感受和喚醒這個世界的時候,才會發現焦慮、浮躁這些不良的情緒,正離你漸行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