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廣東人來說,全國其他地方都是北方。你有這種感受嗎?

用戶61875307


嚴格的說,海南除外~~

雖然我不是一個廣東人,但是在廣東生活的時間也不短,加上小時候經常待在廣東,很多廣東人確實有著這樣的感覺,但是為什麼呢?我想,地理位置的緣故,導致文化和一些習俗的差異,最後造成了這樣的感覺吧。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除了我們的海南島,廣東處於整個金雞的最南方,離中國自古的中原之地隔著相當遠的距離,這樣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廣東不同的語言和習俗。去過廣東的都知道,這裡的人,基本上都講粵語,只有在你表露自己聽不懂粵語的時候,他們才會友好的切換到普通話。

而在廣東人自己的認知中,知道自己在中國的最南方,然後其他地方的人,都不講粵語的,所以,不會講粵語,嗯,大概是北方人。畢竟我們在中國的最南方嘛。

其實這大概是一種地理上的認知偏差,每個地方的人都會有,因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往往不會從全國的角度出發去考量什麼地方是北方,什麼地方是南方。只會從自己生活的這個地方出發考量南與北,以自己的地方為參考點,所以,在廣東人眼中,其他地方都是北方,有毛病嗎?嗯,沒毛病~

還有就是氣候的緣故了,廣東的氣候適宜,即便是冬天最冷的時候,也有個十多度,所以在廣東是看不見下雪的(當然,萬事不絕對,前幾年剛下過雪~),更不會知道什麼是暖氣了,因為根本不需要啊。所以只要去到比廣東稍微冷的地方,就感覺到了北方一樣,畢竟常年待在溫暖的地方,對寒冷的抵抗力,真的很弱...

當然,這更多的其實是一種調侃。

以上。


倪磊楚


我是魚小智,在廣東有十年了。

我的故鄉是湖北赤壁,從前,在我的眼裡,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都算南方(標準的學生理解角度)。

廣東人眼裡的北方

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家鄉是江南水鄉。直到我來到了廣東,第一次東莞朋友稱呼我:“你們北方人……”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波瀾壯闊的···唉!

我多方打聽後,發現原來在廣東人眼裡,不止湖北,湖南和貴州都算北方···他們的南北觀念真的很不一樣,看下圖:


產生這種認知的原因有兩個

  • 氣候原因

在湖北,冬天我的手就會長凍瘡。東莞的氣候,讓我一下子就不想走了。因為,不打霜,不結冰,不下雪!不下雪!不下雪!

下面兩張是2月份同一天兩地的氣溫差異,相隔12℃!


我在廣東,可以只穿一件毛衣加外套,但是在家裡,秋衣,秋褲,毛衣,毛褲,羽絨服,毛靴,手套,口罩,耳罩,棉帽……這些都是我在冬天的標準裝備。即便是這樣,數九寒天裡,我依然還是冷……

  • 語言文化上的巨大差異

廣東盛行粵語,客家話還有閩南語,屬於保留下來的古漢語。差異巨大的語言環境,造成廣東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文化。

粵語生命力很強,在社會應用中也非常廣。

之前在廣州坐地鐵,語音播報都是粵語,普通話,英語三個一起的。更不要說廣東的電視臺都是純粹講粵語了。而在其他地區,本地方言基本上都只停留在,民間的語言交流這一層面。

關於地域認知偏差,每個地方都有

其實,每個地區的人,都會有類似的觀點。比如東北覺得除東北以外都是南方;老一輩潮汕人覺得,除潮汕以外都是外省;上海人覺得,除上海外全中國都是鄉下……這些說白了,就是地域偏見,主要還是對外瞭解不夠。

你們那裡,南方和北方是怎麼區分的呢?留言告訴我吧。


魚小智


作為廣東人,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問外省人。

你家鄉下雪嗎?下,北佬!

你家鄉人水少嗎?是的,北佬!

你家鄉能種蘋果梨嗎?能,北佬!

你家鄉人說話都是叫別人老鐵雙擊666嗎?是的,北佬無疑!

你不會說粵語嗎?應該是北佬!

你家鄉人面食為主嗎?是,必定是北佬!

你家鄉離這遠嗎?遠!北佬!

你家鄉人吃得很辣嗎?是的,有可能是北佬!

……

所以我們沒有的,你們有都是北佬!舉一個為例,比如說下雪,廣東是很少會下雪,幾乎百年一遇,當然除了粵北地區,而鄰省貴州,湖南省,幾乎每年都下雪,而且他們說的話我們聽不懂。而我之前都覺得這些省都是北方,因為氣候文化不同。

這我這北佬並非歧視,只是給你們一個定義,一個標籤,如何方式相處的開始。即使地理上面說的很清楚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但是我們的定義是隻要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大不同的都是北方人。


非si卜k


我經常去廣州,接觸很多廣州人。在接觸中,並沒有那種“地域感”。

一、季節

他們反而很羨慕“北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季節變化,有種山區想去平原,平原想去山區一樣,無非是想體驗沒有體驗過的生活嚮往和好奇。每次談到春天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都很興奮。夏天就不用說了,廣州熱得我都受不了。秋天,廣州一年最冷也就是我認知的“秋天”,沒有我家鄉秋天的感覺,可以說,就是冷點,還是沒感覺。冬天,更是如此,不穿秋褲不穿保暖褲就過冬,這哪像冬天,人家都不穿秋褲的,“冬天”頂多一個外套+破洞的牛仔褲,更沒有冬意。我是河北石家莊人,我還是很喜歡這種四季分明的感覺,春意盎然,盛夏果實,金秋時節,寒冬臘月。就是天氣和空氣好點,那就更好了。

二、飲食

我經常去一家地下美食城,主食就是米飯。北方都是秋天成熟,南方最少兩季,夏天一季秋天一季,甚至有三季的。我也查了一些資料,不管是從大米的品種,還是氣候、土質等都會影響到大米的口感。我吃慣了北方的大米,確實覺得廣州的大米沒有北方的好吃。但是廣州這個地下美食城做的菜,確實不錯。

三、語言

我接觸的廣州年輕人多,他們會說“美式英語”“廣州普通話”“地道粵語”,我比他們也不差,我會說“家鄉話”“中國普通話”,普通話那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我比他們更有優勢。所以,溝通起來,我比他們“溜兒”多了。有些不自然的說了粵語,我也毫不客氣的說我的家鄉話回應,讓他們一頭霧水“這是哪國語言?”


粵語還是“很好聽”的,我們喜歡聽的BEYOND,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劉德華,李克勤,陳奕迅,鄧紫棋等,他們的粵語歌都是紅極一時的,有的至今傳唱。

四、美女

有人說廣州的美女相當的一般,有人說廣州的美女遍地都是,這就不好說了。廣州作為國際時尚之都,美女應該少不了的了,是不是那些人沒去對地方,到小北路逛去了。


80後中國行


造成這種一定程度存在的現象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文化不同:

比如說廣東人普遍對政治冷漠(不是說全部,但至少大多數人是這樣),這是歷史的淵源(長期遠離政治中心),但是也跟“文化氛圍”有很大關係。

什麼是“文化氛圍”?

下面就舉最活生生的例子來說明。

事先聲明一下:以下所說,敢以生命擔保,一字一句全是100%真實的事也是真心話,若不是,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並非要比優劣,請噴子高抬貴手,謝謝。

1、廣東人愛喝工夫茶、喝湯、吃粥,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的“養生”概念,但是,其他地方與我們相去甚遠


這些廣東人天天過的生活方式,一出廣東就很難體會到,比如答主我,每次出差吃雜了導致腸胃不適,我就想喝粥喝湯,但是讓廣東人非常煩惱的是,不管哪個城市,無論是湯還是粥,都極難找到,比如我前年在重慶,頓頓辣得實在不行,想吃點粥中和一下,結果打了一輛摩托車繞了半個多小時才找到一家模仿廣東餐廳開的粥店,但是……巨難吃……抱歉,說的是事實,並非故意抬槓。

可在我們廣東,“粥粉面”店是任何一條街都會有的。


換你是我們廣東人,身處我那樣的情況,你也會很煩惱,不是嗎?

好吧,說到喝湯,也許有些人說廣東人愛喝湯,導致中老年人容易痛風……是的,的確如此,廣東的痛風病是比全國其他地區較多一些(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病”),但是,這也只是極少數人。因為,在廣東這樣經濟發達的地區,生活節奏那麼快,事實上我們這幾代人已經沒多少時間熬老火湯的——而導致痛風的主要是熬太久的老火湯。


只要不是熬太久的湯,是有益身體健康的。

2、喝茶,工夫茶——是“品”而不是“喝”

雖然近十年來,全國也已蔚然成風,但是同樣在喝工夫茶,感覺卻仍然不一樣,廣東人喝工夫茶是為了打發時光與品嚐香茗,可其他地方喝工夫茶就感覺是為了應酬——就是說,並不是經常喝,也不是自然而然的習俗。

3、廣東人特愛吃,重吃多於重穿

首先,又要澄清一下,請不要受網上妖魔化廣東人的誇張段子,如吃福建人、吃嬰兒、吃蛇蟲猛獸,吃重口味等等極端例子影響,廣東人裡的確有愛吃這些亂七八糟東西的人,但和愛喝老火湯導致痛風一樣,那只是少數人,不是絕大多數人,普通人一般是接受不了的。

廣東人吃的內涵,最大無非兩點:

①新鮮,食材一定要新鮮,哪怕廚藝出品一般;



②吃的慢,不是為了填肚子而吃——所以廣東人可以一天五頓,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飯、宵夜,看次數很誇張,但其實我們吃的量不多,每餐都是基本飽了就行。


最典型的莫過於去茶樓吃茶,每次和省外朋友吃茶,總是菜沒上完,朋友就快吃飽了——省外朋友吃東西大多數慢不下來,明顯是習慣使然。而我們是邊喝茶邊聊天,時不時吃上幾口這樣子。

4、廣東人明顯更加“中西合璧”

一是清末一口通商,二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這兩件事,經歷了一百多年,已經把廣東人改造的與其他地方很大不同。比如說:

①聽歌:廣東人肯定是中西佳宜的,比如香港,早期就曾經大量翻唱或改編歐美流行音樂與日本流行音樂。而現在在內地大行其道的韓風在廣東卻不怎麼翻的起風浪。




這又得說到另一個話題,那就是廣東人普遍有“念舊”情懷,比如我們吃東西買東西都愛去老字號,可是我和外省朋友交往,卻發現他們更加重品牌,也就是所謂的大牌,比如吃飯要去大酒店、西餐廳,買東西喜歡奔大商場(我們廣東人也逛大商場,但是也不拒絕小作坊)。


正是因為念舊,所以才至今仍然對歐美經典與日本曾經在流行音樂與漫畫方面的深遠影響而選擇堅守——君不見,北方流行的很多大牌歌星、影星,在廣東並不那麼“大牌”,不是嗎?

②廣東人做人做事都低調務實

首先,廣東的有錢人大多數不愛炫富,這是公認的,在珠三角,很多富有起來的人真的像網上說得那樣,不會一身名牌也不會財大氣粗,就跟平常人,有些地方能看出高貴氣質,但是大多數時候的行為是不會給人感覺高高在上的。

在很多個場合,我都聽講過一個故事,說當年準備改革時,中央大員去調研,在哪都聽到“我們很窮,需要國家幫忙”如此云云。

可是在東南,也就是江浙與廣東為主,卻只聽到“我不需要什麼援助,只需要國家給政策支持”,比如說我要開廠搞什麼什麼項目,國家能支持麼云云。

也所以,廣東與江浙首先成為最先富起來的地區,並且一直“稱霸”到現在,有一定的道理的。

當然,也許有些人會說,富裕起來是因為改革開放主要往海外發展——是,這當然是很大的決定性因素,但是,要是“人”不行,那也不可能輕易成功的。

比如不炫富,這難道不是一種可貴的品質,而會是“故意”+“裝逼”嗎?

答案顯然是NO。

最後:各方水土都會孕育不同的文化與人文氣質,也各有優點,當然也有缺點,廣東人也不例外,在此就不展開缺點評論了。

但是:廣東文化與其他文化差別很大,這是事實。


無風即風


我不是廣東的,我是經常被廣東人吃的那個省份, 福建的。但是我覺得廣東福建都沒差,因為我們是真的認為,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都是北方。

但其實沒有題目說得那麼誇張,像是廣東雲南廣西浙江上海江西這種距離較為近的地方,我們並不會覺得它們是北方,反而覺得它們跟我們是一夥兒的,都是嗲滴滴軟綿綿的南方省份。更別說遠在更南部的小島海南,或者臺灣了。

至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認知,我覺得和我們身處的環境相關,一般來說大家經常討論的南北方差異都是摘取最為典型的部分,那作為祖國較南且飲食生活習慣突出的省份,福建或者廣東經常拿來與較北的省份做類比,這令我們覺得只有我們這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南方典型生活方式,“南方”在這種時候成為一類人的象徵,很多時候真正和地域的關聯性已經沒有那麼大了。

再者,我們的祖國版圖太大,當我們沒有走出去,很容易因為一些較為突出和具體的習俗固化了自己的思想,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覺得全國絕大多數和我們不一樣的省份都算北方,這樣子的一個思想。


酗我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從小到大都被灌輸著廣東以北都是北方的概念,聽到這裡可能有些江西湖南的同學就不服氣了,說他們還是秦嶺淮河以南,還是正宗的南方人,其實,對於廣東人來說,從個人感受來說,也許分辨北方的可能是以下的原因吧。

第一個最基本上的就是一個溫度的感知。在廣東,除了粵北山區之外,一年四季都是春節或者夏天,全年無冬,降溫全靠北方下來的冷空氣。所以,這就給廣東人一個分辨的方向,就是下雪的地方就是北方。而且這種感覺是非常明顯,從小到大說下雪都是北方才下,廣東只有一個霜都要開心到飛起。你可以想象下,到了冬天的時候,廣東人還穿著大短褲滿大街走,而北方已經鵝毛大雪。

第二個就是語言上的區分。廣東主要三大語系,客家、潮汕、粵語,基本上廣東人一聽到普通話都認為是北方人,這個在以前感覺特別明顯,現在是經濟和人員流動的變化,所以,這種感覺沒有很明顯了。

以上是個人的感受,不知道你是怎麼認為的?可以留言一起分享哦


一個愛旅遊的胖子-廣州週末君,歡迎關注。


廣州週末


我認為在大部分廣東人的潛意識裡,除廣東以外的地方都是北方,而不是傳統認知的秦嶺淮河分界線。

為什麼廣東人會產生這樣的認知呢?我認為主要是獨特的地理環境造成。

廣東地處我國最南端,東北部有武夷山山脈阻隔福建,北部有南嶺山脈阻隔江西湖南,西部有云開大山阻隔廣西,南臨南海。過去由於生產力落後,無法抗拒地理條件,限制了中原文化正常交流,產生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影響廣東人南北方認知的因素如下:

1.獨特的地理氣候

地處最南(過去海南省屬廣東),三面大山阻隔,一面臨海,北方冷空氣難以到達,北方冬季下雪的氣侯現象這裡基本沒有,廣東人把下雪的地方都叫北方。

2.獨特的粵語方言

粵語作為漢民族保留古漢語特點和保留最完整體系的一個方言,在港澳、海外華人中使用最廣泛。當地人對本地語言非常自信,極少說普通話。

3.獨特的飲食文化

廣東地處亞熱帶,物產豐富,飲食文化底蘊豐厚,粵菜注重質和味,口味清淡,力求鮮美,在海內外知名度很高,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

4.當代經濟實力首屈一指

廣東最早依託港澳和海外改革開放,目前經濟實力在國內排第一,GDP超單個亞洲四小龍,經濟實力雄厚,而且還在引領全國繼續發展。

總之,廣東如今各方面強勢自成一統,例如現實中很少看到男人外出廣東在全國打工、女人出嫁到全國各地的現象,有種唯我獨"知“的自信自大,所以廣東人把廣東以外的全國各地都認定為北方,就不難理解了。


塵跡


作為在廣州生活過4年的人,我確實有這樣的感受。

廣東人稱呼廣東以外的人,統統都稱為:“北方人”。

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我思考了下,大概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對於廣東人來說,廣東確實是中國最南的省(海南因為是島,不是陸地省份),所以在廣東人心中,外地的人自然都是北方來的人了。

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出,廣東人眼中的“北方人”,並不指的是地理意義上的北方人,而是特指相對廣東而言是北方的人。因為在廣東人心中,沒有“南方人”這個概念,南北的概念只有在比較中才能得出。

2、這三四十年來,廣東的經濟發展很快,連續多少年都是位列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位置。到廣東打工的全國各地人很多,所以廣東人這些年覺得身邊多了很多外地人,因為各種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北方人”來廣東打工,讓廣東人自覺有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在言談中可以體現出來,比如一但出現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廣東人總習慣說:哎,那是“北方人”。

所以說,廣東人經常說“北方人”,也是一種地理設置上的“排外”,是一種心理層面“優越感”的體現。


小川叔


當然啦!我廣東人就是把廣東北面的省份都當北方,因為我們不一樣!比如說,紅包的事,我廣東人不需要封幾千以上的紅包,也沒分子錢說法,然後就是結婚不需要十萬八萬彩禮這種行為,再然後就是,結婚不一定要買房或買車。另外,我們廣東人也沒年三十回孃家還是回婆家的爭議,更沒有我家或老公家的說法,因為我們廣東女人會把老公家當是自己家,嫁人了,廣東女人都知道孃家只是孃家,孃家不再是自己家,我們廣東人也非常傳統,基本不會有兒子是否要跟母親姓的這種違背中國幾千年傳統的問題,放眼全世界,也沒有兒子跟母親姓的這種反人類的問題!以上我說的,廣東以北的省份都有,所以這也是我們廣東人為什麼把你們這些省都當成北方的其中一個原因,我們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