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晉中 「三農」工作綜述

這裡是華夏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遠在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便已從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進入了“耜耕”栽培階段。

這裡是大寨所在地,20世紀60年代,大寨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令人驚歎的大寨精神,成為全國農業戰線上的先進典型。

這裡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開拓者之一杜潤生先生的故鄉,這個畢生都在為農民鼓與呼的人,便生於斯、長於斯。

晉中,這個因居三晉腹地而得名、因創造晉商奇蹟而聞名的地級市,其農耕文化亦博大精深。在改革開放的40年間,晉中人民勠力同心、櫛風沐雨,改革創新、勇於作為,發揮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憑藉堅實的農業基礎,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農字號”改革試驗區,在廣袤的晉中大地上,繪就了“三農”發展的嶄新畫卷。

憶往昔步履鏗鏘

率先在全省提出並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且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率先在工商局註冊了全省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榆次懷仁醋業合作社;

率先在全省實現縣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全覆蓋。

改革開放以來,晉中農村改革全面展開並不斷深化,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農產品收購供銷制度、廢除農業稅賦制度、改革農村戶籍制度、破除農村勞動力就業障礙等一系列改革激活了晉中農村的“一池春水”。

從“分田到戶”到“三權分置”,從種田能手到職業農民,從農民到股民,40年來,晉中的農村土地制度、經營制度、產權制度都發生了歷史性變遷,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全面推廣並得以鞏固完善,農業新型經營體系建立並日益健全優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啟動並穩妥有序推進,不斷匯聚起農業農村改革新動能,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振興釋放了新的活力。

從減費到減稅,從免稅到補貼,40年來,農村稅費制度的改革變遷,讓晉中農民身上的擔子和包袱被徹底卸下,輕裝上陣。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40年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晉中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民營經濟不斷髮展壯大,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

從落實林業生產責任制到“四荒”拍賣治理,從退耕還林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40年來,晉中林業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推進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發展互促共贏,林業建設走上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

從實現村民自治到全面加強“三基建設”,40年來,晉中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的健全完善與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以黨建為綱、以村民自治為目,綱舉目張,協同發展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中國紅棗之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全國酥梨之鄉”“中國核桃之鄉”“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萊生產基地縣”“秸稈綜合利用國家試點縣”……農村改革40年,“國字號”改革試驗區“晉中牌”數不勝數,為晉中“三農”發展壯大增添了強大動力。

回顧晉中40年來的“三農”改革歷程,無論是當年晉中廣大農村破除思想僵化的障礙,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實現發展新飛躍,還是今天晉中市委、市政府大刀闊斧改革創新,以國際化視野和裝備技術為基礎打造山西農谷,晉中農村改革始終走在高層與基層相融、理論與實踐結合、改革與實幹同步的大道上,波瀾壯闊、氣象萬千。

看今朝成就輝煌

保障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是改革開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40載春秋,40載耕耘,40載收穫。改革開放40年來,不論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還是農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完善、經營體系的優化、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不論是農村稅費改革,還是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農業龍頭企業的快速培育;不論是深化農村改革,還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晉中始終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踏波逐浪、勇立潮頭,推動了農業生產連年豐收,農村基礎持續改善,農民收入突破萬元,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可喜局面,多項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讓廣大農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農業強起來了!

大型農機全程化機收,無人機播散農藥化肥,“南蔬北種”“南果北栽”……40年前,仍處於鐵犁牛耕時代的先輩,誰能想到晉中農業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來,晉中農業經歷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歷史變革,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躍升,農業產業化組織化程度日漸提升。

1978年至2017年,全市糧食總產由9.76億公斤增長到17.6億公斤,增幅80.3%;蔬菜總產由27萬噸增至622萬噸,增長23倍;水果產量由3.967萬噸增至86.19萬噸,增長21倍。

農機全程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態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從27%增加到2017年的76.1%,淨增了49個百分點。

農業產業化組織化程度日益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1760個,入社成員達到16.2萬人;全市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208.89億元;全市各類農資經營戶達到700餘家,農民經紀人3萬餘人。

2015年1月,晉中被農業部正式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肩負起擔當全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重任;2017年4月,山西農谷管委會正式揭牌運行,成為我市現代農業邁向新高度的重要里程碑。

農村美起來了!

昔日農業戰線的先進典型、今朝鄉村旅遊勢頭強勁的昔陽大寨村,接軌國際、藝術氣息十足的和順許村,傳承歷史文化、古堡魅力獨特的介休張壁村,決戰脫貧攻堅、桃源生活再現的左權東溝村……縱觀如今的晉中農村,不僅越來越美了,而且美得越發有深度、有活力。

不僅要“外在美”,更要“內在美”。40年來,晉中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擺在“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推動村鎮建設為契機、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以農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為載體,著力營造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良好環境。全市湧現出一大批“佈局合理、功能齊全、交通方便、設施配套、居住舒適、環境優美”的村鎮建設樣板,廣大農民的精神生活和麵貌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截至2017年底,全市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2個,省級文明村鎮25個,市級文明村鎮68個,縣級文明村鎮646個,文明鄉鎮佔比達到55%,文明村佔比達到23.62%。

不僅要“環境美”,更要“發展美”。在推進環境改善的同時,依託良好的自然稟賦,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晉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突出生態保護與旅遊開發相結合,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鄉村旅遊,湧現出一批像昔陽大寨、和順許村、介休張壁等宜居宜遊的示範鄉村,奏響了美麗鄉村的協奏曲。

農民富起來了!

從靠天吃飯到靠技術吃飯,從種玉米到種大棚,從種田能手到職業農民,40年來,晉中農民從思想到身份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直觀也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改革開放以來,晉中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87元提高到2017年的12297元,增長了141倍。

改革開放以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經濟體制改革在晉中農村逐步推行,成功地進行了農村經營方式的變革和農民分配製度的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人均純收入迅猛增長;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大批農村企業湧現,充分吸納了農村剩餘勞動力,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從2003年以來,減免農業稅費、糧食直補、農機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施行,加上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晉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入一個穩定增長的發展階段。

尤其是進入新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晉中堅決扛起政治任務,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役,為全市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增添了最大助力。2014—2017年,全市脫貧16.8萬人、退出402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由10.9%降至3.7%,昔陽縣脫貧摘帽順利通過省級驗收;2017年全市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7%,增幅高出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個百分點;今年將又有6.5萬貧困人口脫貧、204個貧困村退出,左權、和順高標準脫貧摘帽。

展未來風光無限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開啟了新時代“三農”發展的新徵程。

新時代,新徵程,新作為。今年,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市提出了“爭創鄉村振興示範市”的目標定位。

期間,市委書記王成帶隊赴浙江省湖州市兩縣一區學習考察,實地感受習總書記“兩山”理論的真理光芒,認真學習浙江“千村示範、萬戶整治”的實踐經驗,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戰略的重要內容,打響了“爭創鄉村振興示範市”的第一場硬仗。之後,全市各級幹部共計240餘人先後赴浙江學習考察或參加培訓,對標一流,振興鄉村,熱潮奔湧。

全市“激活農村資源、促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動員會議召開,對以市統籌、縣實施的方式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水資源開發利用、林業擴規增效進行全面安排部署。通過搭建市土地整治投資公司、林業發展投資公司和水務公司“三大平臺”,撬動百億資金,實施八大工程,激活土地、林木、水利等資源,實現利用最優化、效益最大化。

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現場推進會在晉中介休召開,實地觀摩龍鳳鎮、宋古鄉、義棠鎮等5個村的人居環境整治情況,交流晉中推進鄉村振興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經驗,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開展。

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聘請浙江大學全面啟動“1+2”總體規劃和“5+1”專項規劃制定,確立精細施工路徑。

探索開展市、縣、鄉、村、戶“五級示範”“六類推動”,確定了太谷縣、昔陽縣以縣開展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全市抓好20個示範鄉鎮、100個示範村、1萬個示範戶的創建,實現一年見成效,三年全面推廣,為全省作出示範引領,以點帶面推進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按照“1+1+11+N”的思路,以我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為主戰場,以山西農谷為現代農業建設核心引領平臺和全市現代農業建設“發動機”,在全市11個縣(區、市)中每個縣優先支持建設1個現代農業產業園,著力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現代農業園區梯次集群。

按照“國際視野審視、國家標準建設、省級戰略推動”要求,緊扣農業科技創新和深化農村改革兩大任務,聚焦“十個突破”,山西農谷建設62項具體項目任務紮實推進。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領導責任制,充實專門隊伍。同時,專門設立了10個專項組,分別由市領導牽頭,分兵把口,壓實責任,形成合力。

聘請20名具有較高政策理論水平、豐富實踐經驗和廣泛社會聯繫的專門研究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理論專家和名牌院校的知名教授,組成了鄉村振興智囊團,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縱觀今天的晉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清晰、力度強勁、措施紮實。

站在新的起點,眺望更遠的未來,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正在這片歷經滄桑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