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諸葛亮自編自演的政治秀?

《三國演義》中最詩情畫意、最一波三折的故事,應當算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了。

先是徐庶臨去曹營之際的走馬舉薦,接著又有司馬徽的造訪再薦。一個說諸葛亮好比麒麟鸞鳳,有經天緯地之才,若得此人相助,不愁天下不定;一個說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還是謙虛了,他可以比姜尚、張良。這無疑把急於爭天下的劉備的胃口吊到了半天空,恨不得馬上見到這位傳奇人物,網羅到自己麾下。

可是,事情卻並不一帆風順。徐庶告別了劉備,唯恐諸葛亮不肯出山,先跑到臥龍岡做事前動員。不料諸葛亮說拉他出山是讓他做祭祀時的犧牲品,拂袖而入。接著,劉備準備了禮物,帶著關羽、張飛以及一幫隨從去隆中拜訪。不巧,諸葛亮一早就出門了。據童子說,諸葛亮出門有兩個“不定”:蹤跡不定,歸期不定。找也沒法找,等也沒法等,只得先回去。過了數日,探聽到諸葛亮已經回家,趕快騎馬過去。在路上酒店看見兩位相貌奇特(一位是白麵長鬚,一位是清奇古貌)在唱歌,劉備就以為其中一位是諸葛亮了。一問都不是,只是諸葛亮的朋友。到了諸葛亮家,有人在讀書,孰料還不是諸葛亮,而是諸葛均,諸葛亮的弟弟。原來,諸葛亮頭一天被朋友崔州平約出去閒遊了。這閒遊是“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也是“往來莫測,不知去所”,無法找尋。第三次更加隆重,出發前劉備擇好吉日,齋戒三日,沐浴更衣。這一回倒去對了,諸葛亮前一天晚上回家了。可是,並不見他迎出來相見,大白天他老先生仰臥於草堂几席之上,在睡大覺!劉備不願意打擾諸葛亮睡覺,要等他睡到自然醒。這諸葛亮也怪,八輩子沒有睡過覺似的,“半晌,先生未醒”。要不是關羽勸阻,張飛早到屋後放一把火點了諸葛亮的草堂!又等多時,只見諸葛亮“翻身將起”,沒想到,“忽又朝裡壁睡著”。這樣,劉關張又站了一個時辰,這位諸葛亮先生才“草堂春睡足”,吟著詩醒來。

於是,一番虛情假意之後,這才進入正題,分析了天下形勢,指出了劉備的出路:天下這塊蛋糕,只能切三分之一。又一番虛情假意之後,這孔明先生才跟劉關張到了新野。雖然沒有明確交待封官許爵,但是從此,“玄德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三顧茅廬,劉備從頭年冬天忙到次年春天!

《三國演義》是小說,有“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章學誠《丙辰札記》)的說法。但是三顧茅廬的情節,我認為虛構部分遠遠超過了三分。

這涉及到了對正史記載的評價問題。

正史記載也略有出入。陳壽《三國志》記載,向劉備舉薦諸葛亮的是徐庶,沒有提到司馬徽。而且徐庶也不是因為母親被曹操扣押,被迫離開劉備去曹營之際的馬上舉薦,而是徐庶投奔正在新野的劉備,得到劉備的器重,有一天就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稱讚諸葛亮為“臥龍”。劉備當時就說:“先生與俱來。”意思是,請你把他帶來。徐庶說,這個人你可以去拜訪他,不可以委屈他讓他來這裡見你,將軍應該親自去拜訪。於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見面之時,兩人進行了密室晤談,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對》。《資治通鑑》的記載有些不同,最早舉薦諸葛亮的不是徐庶,而是司馬徽,地點不在新野,在荊州。是劉備為了尋找人才,特意拜訪襄陽名士司馬徽,司馬徽於是舉薦了伏龍、鳳雛,也就是諸葛亮和龐統。後來在新野,徐庶又一次舉薦了諸葛亮。裴松之注引《襄陽記》也是劉備先訪問司馬徽,司馬徽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三國演義》糅合了這兩種記載,但是顛倒了時間順序,變成徐庶首薦,司馬徽再薦。按照《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徐庶被迫離開劉備去曹操那邊,是在諸葛亮已經在為劉備效力之後。劉表死,其子劉琮聽說曹操要來征討,派使者去請求投降。當時正在樊城的劉備就率軍南行,諸葛亮與徐庶都隨行。路上軍隊被曹操擊破,徐庶母親被曹操羈押,這才有徐庶進曹營的事。

不管是誰先舉薦的諸葛亮,歷來讀史的人大概都只注意到舉薦者的慧眼識英才和被舉薦者的果然英才無兩上邊了。我讀這一段歷史,卻產生了一個懷疑:懷疑這是諸葛亮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齣戲!我的證據有下邊幾點:

首先,舉薦他的人都是他的同學、故舊。裴松之注引《魏略》雲,徐庶本是一個頗有江湖俠客氣質的人,可以說是亡命之徒。他曾經為人報仇,被官吏捉住之後,問他姓名,他閉口不答。官吏於是在囚車上立了一根柱子,將他綁在上邊,用刀子割他身體。在同黨的營救下,才得以脫身,從此折節讀書。漢獻帝初平年間,徐庶跟同鄉石韜為了避亂,一起跑到荊州,認識了諸葛亮,變成好朋友。就是說,徐庶在舉薦諸葛亮之前,他們已經是意氣相投的朋友了。司馬徽跟諸葛亮也不是素不相識的關係。司馬徽對同鄉龐德公非常尊重,像對待兄長那樣對待他。而諸葛亮每次到龐德公家,都獨自一人在龐德公的床前磕頭施禮。這龐德公有個小兒子叫龐統,小時候一副純樸魯鈍的樣子,但是,兒子總是自己的好,龐德公也看出了這兒子的過人之處,當然,司馬徽也是這麼看的。這龐德公自然很喜歡自己兒子和這個非常尊敬他的後生諸葛亮了,把他們比作臥龍、鳳雛,到處宣傳。既然自己尊重如兄長的人都這麼賞識諸葛亮,司馬徽逮到機會,當然會推薦他了。舉薦朋友、舉薦朋友欣賞的後輩,都是人之常情,理所必然。換言之,諸葛亮的這些同學、親故,都充當了這出戏劇的演員。

《三國志》等史書都明白記載著,諸葛亮年輕的時候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管仲是春秋時期名臣,曾經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樂毅是戰國時名將,燕昭王任命為上將,曾聯合趙楚韓魏攻打齊國,攻佔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可見,諸葛亮是一個主張用世之人,決非安心於山林優遊之輩。要劉備“凡三往”這才答應出山,如果真有其事,顯然是有意為之,比如自抬身價,肯定不是想在隆中種一輩子田。

劉備第三次到他草堂,終於見面。見面晤談,是“屏人”了的,也就是說,只有他們兩個人,就連關羽、張飛也都不在場。他們當時說了些什麼,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隆中對》?不會是諸葛亮的事後加工改編嗎?最耐人尋味的是,“三顧茅廬”的故事,最早的記錄文獻,竟然就出自諸葛亮本人之手,就是作於劉備章武三年(223)的《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這個時候,關羽、張飛、劉備等所有當事人都已經死了,無法對證。諸葛亮說什麼就是什麼。可以肯定,《三國志》等史書的記載都是由此而來的。

陳壽《三國志》一方面引用了諸葛亮本人的自述,肯定有“凡三往”、有“隆中對”等事,也明確記載,因為劉備如此尊重諸葛亮,引起了關羽、張飛的不滿。劉備這樣告誡他們:“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按理,經過這一番周折,劉備應該當即對諸葛亮委以重任。但是,後邊的敘述並非如此。兵敗於曹操之後,劉備率殘部跑到了夏口。情況危急,諸葛亮獻計向孫權求救,並且親自前去動員孫權聯合抗曹。結果,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扭轉了敗局。這個時候,劉備才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具體工作是“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不是《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赤壁戰前,諸葛亮已經是宰相級的軍師了。建安二十六年(221),大臣們都勸劉備稱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一番引經據典、剖析人情世故的說法,使得劉備答應登基,這才策命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張飛死後,他又領司隸校尉。等到章武三年,劉備病危,更是有了託孤之事。假設這個時候,關羽、張飛都沒有死,劉備是不是會託孤給諸葛亮呢?

我總覺得《三國志》關於諸葛亮的記載太富有傳奇色彩了,有些情節難以置信。相比之下,裴松之注所引《魏略》的記載要樸實可信得多。大略是,諸葛亮看見當時南方劉表形勢不妙,就去拜見正在襄樊的劉備。劉備因為諸葛亮跟自己沒有舊交情,年紀又輕,就只把他當一個普通學生娃看待。一次聚會完畢時,別人都離去了,只有諸葛亮不走。劉備也不問他想說什麼話。劉備喜歡拿犛牛毛編織頭盔裝飾物(這跟劉備曾經編織草蓆出售謀生很吻合),這時候正好有人送他犛牛尾,他就在那裡編織了起來。諸葛亮就批評他,應該有遠大志向,不應該只是編織犛牛毛。劉備一聽,知道諸葛亮不是一般人,於是停止編織,說自己編織只是為了解悶。於是諸葛亮先是拿他跟曹操作了一番比較,點出了局勢的危急,接著又給他出了個主意:將荊州地區的遊民都進行登記編戶,解決了兵員短缺的問題。劉備這才知道諸葛亮是個有好計策的人,“乃以上客待之”。《魏略》之外,《九州春秋》也是這樣記載的。

裴松之雖然引了這個記載,但是他自己並不贊同。他不贊同的理由卻是諸葛亮《出師表》中的那一番話,可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竟然相信了諸葛亮自己編撰的漂亮說法。

諸葛亮編撰這些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當然有他合理的用意。裴松之注引《蜀記》雲,諸葛亮攝政期間,“刑法峻急,刻剝百姓”,有個叫法正的大臣就引用漢高祖當年只以三章約法為典範,上書勸諫。結果,諸葛亮告訴他,自己之所以這麼做,是有道理的。概括而言,就是蜀人太無法無天了,需要約束。或許,諸葛亮也認為,蜀人太自以為是了,需要給自己樹立一點威信,就得如此這般塑造一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