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1988年,張藝謀的導演處女作《紅高粱》橫空出世,拿下柏林金熊,震驚世界影壇。

30年後的今天,《紅高粱》高清修復版再現熒幕,經典重現,情懷未變。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有人說,30年後重溫那個白衣飄飄、熱血澎湃的年代,仍然令人感慨萬千……

感慨歲月如梭,青春不再;也感慨那時的藝術工作者,在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們是怎麼拍出這樣一部經典呢……

這一切,都要從一張照片說起。

1987年的一天,《紅高粱》拍攝間隙,莫言招呼張藝謀、姜文、鞏俐等人去他家吃餅。

在莫言的院子裡,幾個男人光著膀子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左起:鞏俐、莫言、姜文、張藝謀

照片中最“老”的是張藝謀,那年他38歲,莫言33歲,姜文25歲,而鞏俐只有23歲。

那天,姜文不小心把莫言家裡唯一的暖水壺給踢爆了。

莫言情商很高,打趣道:“這電影肯定會爆。”

這個幾個年輕人都沒有想到,電影真的爆了,而且是大爆特爆。

01

時間再回到40年前,那時的莫言還是整天泡在部隊圖書室裡的“書呆子”,張藝謀還是個“赤腳小子”。

為了能吃上熱乎的肉餡水餃,莫言不停寫稿、投稿。

為了能買到照相機,在紡織廠當搬運工的張藝謀賣了幾次血,用自己的血換回了一臺“海鷗”。

1978年高考恢復,27歲的張藝謀帶著60幅攝影作品,赤著腳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招生考場,被破格錄取。

和他同時進入北影攝影系的,還有顧長衛,此前他是一名電影院檢票員。

在印刷廠當工人的陳凱歌,這一年也考入了北影,他選的則是導演系。

4年後張藝謀畢業,和其他幾個人被分配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北影第五代影人畢業十週年重聚

前排右一為顧長衛,後排右三為張藝謀

在廣西,這幾個年輕人拍攝了一部具有先鋒色彩的《一個和八個》。

陳凱歌看到了張藝謀在這部作品裡的攝影,力邀他擔任《黃土地》的攝影。

1985年,《黃土地》的攝影獲得金雞獎,很多覺得張藝謀的鏡頭簡直就是能化腐朽為神奇。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黃土地》,1985

張藝謀跟隨陳凱歌拍《黃土地》時,遇到了正在拍《人生》的大師吳天明。

吳天明對張藝謀說,你什麼時候也幫我拍一部?

這一問,促成了兩年後轟動影壇的《老井》。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吳天明和張藝謀在拍《老井》

不過這回張藝謀不僅要攝影,還要當男主角,並且還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一下子成了中國電影的驕傲。

為此,北影表演系的王志文還調侃說,我們這些科班的學了四五年專業課,有什麼用?還不如一個張藝謀。

02

1986年3月,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發表在《人民文學》上,震撼文壇。

張藝謀看完小說,如獲至寶,他不想做攝影和演員了,他想自己導演,把莫言的小說拍成電影。

幾個月後,還在拍《老井》的張藝謀,特地從太行山的片場趕到北京找莫言。

為了塑造《老井》裡的形象,張藝謀光著膀子,把自己曬黑得像煤炭,莫言一見到他,覺得像村裡生產隊的小隊長。

只談了不到十分鐘,莫言便欣然答應,因為他覺得這位“小隊長”淳樸、靠譜。

莫言說,你拿去用吧,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莫言和張藝謀

張藝謀拿到版權,來到《紅高粱》的故鄉山東高密縣,可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失所望,說好的“一望無際的高粱”呢?

原來,那時人們已經很少種高粱了,有的也是一小塊一小塊的,根本不夠拍電影用。

所以要拍《紅高粱》,就得先種高粱。吳天明湊了4萬塊錢給張藝謀,讓他跟農民籤協議,偷偷種下一百畝高粱。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1987年的春天,氣候寒冷而乾旱,高粱長得半死不活。

這可把張藝謀給急壞了,他找到莫言:救救高粱吧!

莫言向縣裡說明了情況,縣領導高度重視,批了5噸化肥,召集鄉親們如火如荼地“救高粱”。

張藝謀也當起了農民,帶頭下地施肥澆水,那認真的勁兒讓當地人搞不明白:你不是要拍電影嗎,幹嘛要對一片高粱這麼來勁呢?

03

“來勁”是對當時的張藝謀最好的形容。

他在拍《老井》時就很來勁,為了在外形上更像農民孫旺泉,他每天光膀子曬太陽,一邊曬一邊往身上搓沙子,把皮膚弄粗糙;

孫旺泉三天不刷牙不洗臉,他也跟著三天不刷牙不洗臉;孫旺泉在井下三天不吃不喝,他就餓了自己三天,結果拍完他暈倒了,被人送進了醫院……

有人說張藝謀的這個影帝,是拿命換來了的。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吳天明導演後來說,要是演員演戲全都這麼來勁,中國影視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在張藝謀的“來勁”下,一百畝高粱活過來了,而且還長得很好。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1987年的夏天,《紅高粱》終於在高密開拍了。

攝影師是張藝謀的同窗顧長衛,男主角是已經演過《芙蓉鎮》的姜文,女主角是還在上學的鞏俐。

《紅高粱》拍得很辛苦,張藝謀對攝影的要求很高,一遍遍NG,可沒人抱怨,包括群演在內,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似的。

殺青那天,張藝謀把他穿破的鞋子埋在土中,當眾發誓:

如果這部影片不火,他永遠不走電影這條路。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紅高粱》的故事並不複雜,電影以孫子的視角,回憶了“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愛情故事。前半部分講釀酒,後半部分講“鬼子來了”。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用影評人的話說就是,張藝謀把莫言的小說改成了一個“土掉渣”的故事,卻用最濃烈的色彩和最熱烈的情緒,給觀眾最大的視覺和心靈衝擊。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片子裡最動人的就是那片隨風飄揚、濃烈火熱的高粱。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張藝謀為了那一百畝高粱那麼來勁,就是因為高粱在影片中的地位——失去了高粱,就失去了這部電影的神韻。

後來他說,讓我種一千畝高粱,我還能把這部影片拍得更好。

04

《紅高粱》讓1988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特殊的年份之一。

它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一級影展——柏林電影節。

它的質樸善良,它的濃郁粗獷,它所展現的那種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讓西方文明驚歎,轟動柏林。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1988年2月23日,柏林電影節的領獎臺上宣佈了最重要的獎項——最佳影片金熊獎,來自中國的《紅高粱》!

剎那間,全場掌聲雷動,上千名記者的鏡頭對準張藝謀。歡呼中,他整了整筆挺的西裝,緊張地走向領獎臺。

那件西裝是出國前新做的,畢竟代表國家而去,總不能像拍電影時那樣光著膀子吧。但那時國內的西服工藝實在一般,讓張藝謀穿著極不舒適,“穿著他我竟有點不自信。”

儘管如此,臺上的張藝謀還是展現了自信的一面,他接過獎盃,開懷大笑,留下了這張經典的照片。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大部分中國老百姓都不知道柏林電影節,只知道張藝謀為國爭光了,都很高興。

1988年10月,人氣高漲的《紅高粱》終於在國內上映,掀起了觀影狂潮,場場滿座。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在縣城,兩毛錢的《紅高粱》電影票要排隊一兩個小時再能買到;在城市更是火爆,供不應求,票價從1元被炒到了10元。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紅高粱》獲獎情況

《紅高粱》也引發了空前的討論度,片中的插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和《酒神曲》,當時在大街小巷的傳唱度,不亞於今天的抖音神曲。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紅高粱(妹妹大膽往前走)

趙傳 - 精挑細選 精選輯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時隔多年仍有觀眾記得,當年自己曾看過十幾遍《紅高粱》。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紅高粱》主創團隊合影,1988

最終,《紅高粱》收穫了4000多萬票房,張藝謀所在的西影廠分到了400多萬。

那可是1988年啊,400萬的利潤在電影界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要知道張藝謀拍《紅高粱》的成本只有80萬,其中購買小說的電影版權只花了800元,加上1200元的編劇費,莫言拿到了2000元。

兩千塊在那個年代已是一筆可觀的收入,莫言覺得自己“發了一筆大財了”

05

30年後,拍那張照片的人以及那張照片中的人都已經聲名大噪。

顧長衛後來憑《霸王別姬》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執導的《孔雀》奪得柏林銀熊獎,成為華語電影優秀的導演和攝影師。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莫言在《紅高粱》之後多了一個身份,編劇。2012年,他成為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張藝謀在看到那張合影後說,“那時候我哪想過莫言能得諾貝爾啊?”他自己也沒想到,多年後他被稱為“國師”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姜文在跟著張藝謀演完《紅高粱》之後,心裡總琢磨著:我以後也要自己拍電影去拿獎。後來,他果然成為華語電影的一張名片。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陽光燦爛的日子》拍攝片場

鞏俐在《紅高粱》之後大紅大紫,與張藝謀合作的多部作品讓她蜚聲國際影壇。

當年的他們,郎才女貌,羨煞旁人。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1995年,這對“黃金搭檔”不歡而散。

直到2006年,他們才迎來了又一次合作。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鞏俐演皇后。

因為多年前張藝謀在長城上許過願,要讓鞏俐當一回女王。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2014年,他們又《歸來》中再續前緣,重溫舊夢……可破鏡無法重圓。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30年如一夢,時間讓人擁有,也讓人失去。

莫言感慨說:“那時候我們都沒有名,現在我們都有名了,但可惜我們老了。如果讓我拋棄所有榮譽回到當時的青春歲月,我會毫不猶豫地回去。”

可是時間,終究是回不去了;那年的經典,也無法再複製。

《紅高粱》是張藝謀的第一部作品,也可能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因為《紅高粱》不僅是展現了影片人物的生命力,也彰顯了時代的張力,洋溢著80年代人們對文學和藝術,對精神生活的狂熱追求。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1988年之後,八十年代的理想主義漸次落幕,《紅高粱》成為一個時代的起點,又像是一個時代的終點。

回想那年的張藝謀,他是簡單、純粹的創作者,他只需要表達自己的藝術直覺,那舞動的高粱,那滿屏的紅色,便是他的自信和希望。

30年前,張藝謀、鞏俐和姜文的故事你還記得嗎?

但在這個時代,他的形象也不可避免的被娛樂化、社會化、複雜化了。

時間讓我們活在了嚴肅、複雜的面具下,讓我們變成了當初討厭的自己,可誰當年沒有過質樸的情感和青春,讓自己熱氣騰騰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