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字典里有「失敗」嗎?

你的字典裡有“失敗”嗎?

所謂成功,只不過是世俗眼裡的某種狀態。

而失敗,卻是自己內心的牢籠。

2001年,我考入了中央財經大學。某種程度上,我是高考的勝利者,畢竟能從一個塞外小村莊,以學生的身份來到北京,進入一所國人眼中的名牌大學,如果說自己高考失敗了,簡直就是在找罵。

但對於我,這次考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因為我進入了一個一點都不喜歡的專業。而且,本科第一年,我們所在的清河分校,只有一幢教學樓,和幾幢宿舍樓,操場在兩幢宿舍樓之間,校園面積是我高中的三分之一。而校園門口是一片菜園,最近的地鐵站上地站,走過去大概30多分鐘。

記得從北京西站坐接新生的班車去往學校的路上,我的腦海中還在描繪著大學校園裡的池塘、樹林、草地、宏偉的圖書館,和明亮寬敞的報告廳……

當然,現實總是殘酷的。我想要退學,但這是不可能的,對於我當時做著農民的父母,他們不能承擔這個風險,而且,他們也為我的“成功”遍請親族,大家都隨了份子,對我表示了祝福。

然而,我內心的痛苦,他們是不會知道的。

當然,如今回頭看我的母校,中央財經大學,我是非常感激的,因為她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讓我無論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夠保持清醒理智的認知,能夠盡我所能的完成我的工作,而這一點讓我在職場上雖然經歷風雨,卻也收穫頗豐。更重要的,她讓我認識了至今情同姐妹的摯友。

但在當時,大學四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四年。十年寒窗苦讀,最終得到的完全不是自己曾經以為的那種書生意氣的校園生活。大家都在努力學習英語,準備考研、出國,或者去打工積累經驗。

儘管,大二我們回到了位於學院南路的校本部,但那裡的校園也一樣窄小。當時的操場還不是塑膠跑道,每當春季,我們的校園便是沙塵暴的重災區。那時,我們常常去清華、北大的校園散步,在別人的學校尋找自己想要的大學生活。

然而,在我為自己與理想相差甚遠的大學苦惱時,許多親友同學依然認為我是“成功者”。從那時起,我便明白,原來,別人眼中的“成功”,根本無法縫合你內心的傷口。

我開始試著用另外的角度去看世界,去透過我失敗至極的大學生活——整天泡圖書館,幾乎不上課,畢業時掛了三科,好不容易補考才通過——去尋找人生的意義。

我發現,許多外在的肯定,如果不能與我內在的期許相契合,這種肯定對我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助益。“成功”只是穿給別人看的外衣,可能那件衣服你一點都不喜歡。

同樣,當別人認為你很失敗的時候,比如你沒有像其它同學一樣去了銀行、政府機關、國企、大型外企,而是進入一家剛剛成立的影視公司,揹著攝像機在湖北巴東大山的月色中,拍攝皮影戲老藝人的故事,而且那家自己付出了無數心血和期望的公司,在一年半後便倒閉。你其實只是走上了一條通往夢想的道路,儘管,它更艱難。

後來,我在各種媒體輾轉跋涉,終於成為一名自由寫作者。當然,如今我依然走在一條艱難的路上,離世人眼中的“成功”還是相差甚遠,可是,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失敗者”,恰恰相反,在我的內心深處,我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離生命的真相越來越近。

如果給這種狀態一個定義,我想用“我的字典裡沒有失敗”來定義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