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養獼猴,養時間久了竟能跟其溝通,交流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老人,十分喜愛獼候。他在家中院子裡養了許多獼?,人稱狙(jū)公。狙公與獼猴相處久了,人猴之間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因為狙公養的獼猴太多了,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瓜果和糧食。然而一個普通家庭哪有財力物力滿足一群獼猴對食物的長期需要呢?幾年之後,狙公家裡的經濟就越來越不景氣了,而獼猴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此時的狙公意識到了縮減獼猴口糧的必要性。

狙公養獼猴,養時間久了竟能跟其溝通,交流

獼猴們的口糧是減下來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食不果腹而富有靈性的獼猴們並不像豬、羊、雞、犬等家禽那樣,吃不飽時僅僅只是哼哼叫叫,或者外出自由覓食。它們像一群頑皮的孩子,一會把廚櫃裡的碗搬到院中,一會把晾繩上的衣服扯到地上,藉以向主人示威。

為了讓飢餓的獼猴們不再肆意搗亂,狙公只好另想他法去安撫它們。狙公家門外有一棵高大的櫟樹,一到秋天,櫟樹上就結滿了獼猴們愛吃的形似蠶繭的棕紅色堅果——橡子。用橡子代替短缺的口糧來給獼猴們解饞充飢倒是一個好辦法。

於是,狙公就和獼猴們商量說:“從明天開始,每天飯後我再給你們吃一些橡子。標準是朝三暮四——早上三顆橡子,晚上四顆橡子,你們覺得怎麼樣?”

猴子都是急性子──出了名的猴急,一聽早飯後只有三顆橡子,還沒有晚飯後吃得多,個個立起身子,呲牙咧嘴地對著狙公叫喊發怒:“不行不行,太少了!怎麼早上吃的還沒晚上多?”

老謀深算的狙公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別急別急,有意見好商量。既然大夥兒都不同意,那我們就朝四暮三——早上四顆橡子,晚上三顆橡子,這樣總可以了吧?”

眾獼猴一聽大喜,認為早上的橡子數量由三顆變成了四顆,自己取得了勝利。眨著眼睛,撓著腮幫,高興地在地上滾來滾去。

這個故事改編自《莊子·齊物論》,是個成語故事,名叫“朝三暮四”。其實橡子的總數並沒有變,不管是三加四,還是四加三,每天可以吃到的橡子數量仍然是七顆,只是變化了一下分配方式,獼猴們就轉怒為喜。

這則故事可以看成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成功策略。餵養獼猴的狙公在沒有增加財政支出的情況下,通過對獼猴運用心理戰術而讓它們接受了自己的安排,避免了一場可能的獼猴騷亂。

那麼什麼是心理戰術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心理戰術是一種抓住對方心理,通過影響對方的潛意識,改變其意識和認知,以達到自己目的的心理征服戰術。心理戰術具體可以分為沉錨效應、趨合心理、參與定律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