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四川省農科院三代麥田「守望者」

10月中旬,位於川西平原的四川省廣漢市連山鎮錦花村進入小麥播種季。田野間,一個大院引人注目,大院兩側牆上粉刷著“創新轉化一條線,專家農民面對面”。這裡是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的川西小麥試驗示範基地。

去年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的博士劉淼正在一間大棚旁進行控制性試驗,用量筒取定量的水加到不同的泥土盆中,接水,倒水,記錄,再重複……劉淼和幾位同事長期吃住在基地。算起來,劉淼是這片麥田的第三代“守望者”。

“我們的科研條件比餘老師那會兒好多了。”劉淼說。

他說的“餘老師”是原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所長餘遙,麥田的第一代“守望者”,從1963年開始研究小麥栽培。這位84歲的中國小麥栽培專家已退休多年,現在仍定期來基地對年輕科研工作者進行指導。

記者採訪瞭解,從1972年主動請纓到廣漢蹲點開始,餘遙與這片麥田結緣40多年。當時小麥生產因發展三熟制面臨晚播低產問題,餘遙調研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是選用適宜晚播的春性早熟、抗倒、高產品種。於是,開始以廣漢為中心開展小區實驗與大田對比。結果表明,當時並不被育種者看好的小麥品種“繁6”在適當增加密度和施肥量、早促早管條件下,比其他品種增產20%以上。

由此,“繁6”成為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四川、貴州等省大面積種植的主栽品種,最大播種面積達1227萬畝。

隨後,針對黏溼麥地收效甚微的情況,餘遙又主持了“小窩密植栽培增產技術”的研究。1984年該技術獲得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並被列為2000年我國小麥生產大面積推廣的十項技術之一。

而今,基地建起了專家大院,不僅有了實驗室、培訓室、種質資源儲藏室等辦公場地,還有35畝核心試驗田和2000餘畝示範田。

小麥專家大院是在湯永祿博士主持下於2004年建立的。湯永祿是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餘遙的學生,麥田的第二代“守望者”。

提起這個學生,餘遙毫不吝嗇讚美之詞:“除了個子比我矮,其他各個方面都超過了我。”

湯永祿說,他跟餘遙老師的“緣分”始於一封表達“獻身小麥”的自薦信。1993年,進入四川農科院後,湯永祿開始從事耕作制度、作物生理和小麥產業化技術研究。

“我們第二代研究人員不僅僅考慮小麥生產的某一個具體環節,而是對小麥生產全產業鏈研究。”湯永祿介紹。

黃明水是連山鎮種糧大戶,曾經因不懂技術導致多年虧本,後來引進了四川省農科院培育的川麥系列新品種和湯永祿團隊研發的“小麥精量露播稻草覆蓋高效栽培技術”“半旋機播技術”,小麥由原來的畝產300公斤提高到480多公斤。

針對四川特殊的地勢地貌和生態條件,湯永祿帶領團隊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出了適應稻田複雜環境和丘陵旱地套作種植的小型小麥播種機,並實現了系列化開發,其中3個型號的播種機通過農機檢驗和推廣鑑定,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項。

近幾年,針對稻茬小麥播種質量不高的問題,湯永祿又帶隊研發了“稻茬小麥滅茬免耕帶旋播種技術”,現已在西南地區規模化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並開始擴大到長江中下游稻茬麥區。

如今,湯永祿除了指導劉淼在內的5個學生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需要幫助的人。他加了十幾個微信群“我是新農人”“小麥產業體系”……只要群裡有需要,他都做到有問必答。

“有人覺得我們的工作很無聊,但當看到種糧大戶豐收的喜悅時,那種滿足感難以言說。”湯永祿說。

(新華社成都10月16日電 記者張海磊)

文章標籤: 麥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