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完璧歸趙,表面上非常完美,實則是給趙國挖了個大坑

相信大家在小學語文課本,就學到過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藺相如讓我們所熟知的就是完璧歸趙、澠池會和將相和。在學到此文的時候,相信不少老師也誇獎過,藺相如的機智勇敢。作為一個典故,這個故事是非常成功的。然而,藺相如的這些做法雖然維護了趙國的面子,但實際上對趙國的生存和發展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是把趙國推向了滅亡的邊緣。

藺相如完璧歸趙,表面上非常完美,實則是給趙國挖了個大坑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趙王無意中得到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當秦王知道這件事後,對和氏璧也非常喜歡。於是寫信給趙王,願意用15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趙王看到來信後非常不安,他深知趙國不是秦國的對手。如果直接拒絕秦王,怕秦國發兵攻打趙國;如果換,又怕秦王言而無信,騙取和氏璧。一時間進退兩難,這時候藺相如挺身而出,說服趙王,願意自己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

到了秦國後,果然不出趙王說了,秦襄王捧著和氏璧愛不釋手,但就是絕口不提15座城池的事情。這時候藺相如以和氏璧有點小毛病,將和氏璧拿到手中後以“破璧”要挾秦王,秦王趕緊讓人拿出地圖,畫出了給趙國的15座城池。但是藺相如還是覺得秦王不夠誠意,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才交出來。送和氏璧來的時候,趙王齋戒了5天,如今秦王要和氏璧,也要齋戒5天。秦王也答應了,可是5天后,秦王來要和氏璧的時候,藺相如已經把和氏璧偷偷運回了趙國。交不出和氏璧的藺相如,還大義凜然的對秦王說: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死罪,我已經準備好被煮了。秦王沒辦法,只好放藺相如回國。藺相如立了大功,被趙王封為上大夫。

藺相如完璧歸趙,表面上非常完美,實則是給趙國挖了個大坑

看到這裡,大家覺得藺相如是不是非常機智,非常勇敢呢。當然事情遠不止這麼簡單,試想一下,雖然藺相如在這件事上乾的很漂亮,但是卻讓秦王窩了一肚子火,城池畫出來了,齋戒也照辦了,最後你把和氏璧拿走了,還威脅把你煮了,這口氣秦王怎麼能咽得下去呢?

當初趙王就是擔心不給和氏璧,秦王會攻打趙國而左右為難。藺相如的一番操作,雖然保住了和氏璧,但同時也惹怒了秦王。可以說事情只辦好了一辦。惹怒秦王的後果就是,秦軍不僅攻破了趙國兩座城池,還殺了趙國兩萬人。

藺相如完璧歸趙,表面上非常完美,實則是給趙國挖了個大坑

隨後就是澠池會,趙王起初是忌憚秦軍,不敢前去的。但是藺相如認為不能向秦國示弱,於是和趙王一起去了。當秦王要趙王給他奏瑟時,趙王照做了,並且秦國史官記載下來。藺相如覺得秦王明顯是在羞辱趙王,於是走到秦王面前獻上一個瓦缶,讓秦王敲擊,秦王不肯。藺相如威脅秦王,秦王只好認栽,敲擊了一下。藺相如也讓趙國的史官記了下來。

對於趙國而言,藺相如的行為讓國家沒有丟面子,而對於秦王而言,心裡早就不爽了。而秦趙澠池會之後,雖然暫時停止了交戰,但是被其他五國視為威脅的預警。於是到了長平之戰,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幫助趙國。長平之戰的結局大家也知道,趙軍大敗,被秦軍斬首坑殺45約萬人,是歷史上非常慘烈的一場戰爭。

藺相如完璧歸趙,表面上非常完美,實則是給趙國挖了個大坑

可以說這也是藺相如在澠池會挖下的大坑,所導致的。藺相如作為趙國的丞相,不僅沒有能力力挽狂瀾,拯救趙國於危難之際。反而屢次刺激秦王,雖然給自己留下了美名,但是將趙國推向了滅亡的邊緣。在面對強大的秦國時,也不妨向後來的韓信一樣,認一下慫,說不定趙國軍隊也不會那樣慘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