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臨終前的牽掛——追記通道駐村扶貧幹部歐勝軍

9月27日,在為村裡的小龍蝦扶貧產業基地勘查水源的途中,通道侗族自治縣溪口鎮杉木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縣國土資源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歐勝軍突發腦溢血,在醫院救治期間,神志不清的他,最牽掛的還是村裡的扶貧產業小龍蝦。

10月6日7時8分,經搶救無效,歐勝軍永遠地離開了他深愛的侗鄉,把45歲的人生定格在扶貧路上。

遺體告別儀式,鄉村幹部和群眾自發趕來,送別歐勝軍最後一程。“小龍蝦產業發展起來了,我們看到脫貧致富的希望了,他卻走了,我們還來不及感謝他。”貧困戶楊昌武提起他淚如泉湧。

臨終不忘扶貧產業,歐勝軍與小龍蝦有著怎樣的情緣呢?

為了小龍蝦,他倒在了勘查水源的路上

9月27日上午,歐勝軍到鎮裡彙報工作回村,又來到了村扶貧小龍蝦產業基地,查看小龍蝦生長情況。只要在村裡,這是他每天必須“報到”的地方。

靠近養殖基地的龍鬚河已進入枯水季節,從河裡抽上來的水變得渾濁不堪,將會影響龍蝦的品質。

“必須儘快解決水源問題。”歐勝軍在田埂上來回走著,心急如焚。

“歐隊長,對面山衝裡有一股山泉長年不斷。”這時,一位村民向他反映。

“走,去看看。”歐勝軍當即拉著村主任龍細成等人,邁著大步前往勘查水源。未曾料想,走在半路,歐勝軍身子一歪,倒在路上。

在醫院做了開顱手術後,歐勝軍一直處於半昏迷狀態,且神志不清。10月6日凌晨,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當縣、局領導聞訊趕來,握著他的手問他還有什麼願望時,他用含糊不清的語言輕輕地說了三個字:小龍蝦。

病房出奇的靜,在場的人頓時眼睛都溼潤了,是感動,更是敬佩。

歐勝軍離世的噩耗傳來,杉木橋村的老百姓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直到家屬和單位工作人員到歐勝軍的宿舍清理遺物時,村民們才相信,他們信賴的歐隊長真的不在了。

村民聚集在村綜合服務平臺,傾訴歐勝軍為全村和群眾服務的各種好,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一件件實事。

“這麼好的幹部怎麼說沒就沒了。”貧困戶楊進愛在危房改造時曾“為難”過歐勝軍,現在回想起來還為自己的行為感到難過。

按照貧困戶脫貧“兩不瞅三保障”政策,楊進愛居住的房屋屬於危房,列入危房改造名單。楊進愛卻打起了“懶主意”,要求政府按幫建工程實施。歐勝軍不厭其煩,三番五次上門做楊進愛思想工作。如今楊進愛一家住在改造過的房子裡,安全又幹淨。

“聽說歐隊長彌留之際還惦記著村裡的小龍蝦,和他相比真是慚愧啊!”楊進愛哽咽著說。

為了穩定脫貧,他把目光鎖定在小龍蝦產業上

今年3月下旬,歐勝軍從縣國土資源局地環股股長的崗位上被派駐到杉木橋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杉木橋村計劃今年脫貧出列,時間緊,任務重。駐村後,歐勝軍用了一個月時間,走遍了村裡的各個村落,遍訪了村裡的51戶貧困戶。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記,列出了一個個要解決的問題。

汙水排放治理工程、貧困戶的危房改造……一件件實事相繼啟動,一條條適合村情的發展思路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

要穩定脫貧,還得靠產業。歐勝軍通過調研,認為小龍蝦十分走俏,且全縣目前沒有一家小龍蝦養殖場。經與村支兩委商量研究,決定把養殖小龍蝦作為村集體經濟來抓,通過村集體帶動貧困戶和非貧困戶養殖,逐步形成規模。

經歐勝軍爭取,杉木橋村建小龍蝦產業基地列入了村級扶貧產業園項目,獲得了縣財政整合涉農資金30萬元的扶持。

資金有了著落,接下來是找建小龍蝦產業基地的場地。歐勝軍看中了蔣團四組那片稻田,靠近龍鬚河邊,是養殖小龍蝦的最佳地段。

聽說村裡要把稻田流轉來建產業基地養殖小龍蝦,蔣團四組部分村民頭搖得像撥浪鼓。貧困戶楊宏建回憶,當時村民認為小龍蝦要鑽洞且很深,不利於今後耕種。

“流轉一畝有600元的租金,稻田又不被損壞,還可到基地務工。”歐勝軍上網找來專業的資料和圖片,跟村民講解現代化標準小龍蝦養殖場建設,打消了村民的顧慮,流轉稻田103畝。

沒有養殖經驗和技術,歐勝軍便和村幹部先後到長沙、益陽等地學習考察,並找資料和專業書籍學習,掌握了小龍蝦養殖場的標準化建設、小龍蝦的養殖技術。村支書楊顯堅說,那段時間,歐勝軍房子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

為確保小龍蝦種苗的存活率,歐勝軍分3次從臨近的靖州引進小龍蝦種苗,每次都是凌晨出發,搶在太陽出來前把種苗投放到基地裡。歐勝軍帶領扶貧隊員和村幹部紮紮實實幹了3個多月,終於把小龍蝦產業基地建成。

情牽小龍蝦,數過家門而不入

“他心裡只有杉木橋村和小龍蝦,駐村後幾乎都住在村裡,連節假日也是如此。”歐勝軍的妻子說,丈夫有幾次和村裡幹部到縣城辦事,路過家門都沒有進來看看就回村了,還是她週末去村裡“探親”過幾次,陪他最多的地方還是小龍蝦產業基地。

的確,歐勝軍心中牽掛最多的是小龍蝦,因為這是村裡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他經常坐在田邊觀察小龍蝦覓食等情況,一坐就是大半天,甚至到晚上。他說是為了瞭解小龍蝦的生活習性,積累養殖經驗。

在歐勝軍村裡的住房內,放著一根齊腰長的竹竿。隊員們解釋,為防止小龍蝦被人偷盜,歐勝軍經常深夜到小龍蝦養殖場去巡查,竹竿是怕路上被蛇咬而準備的。

“隊長把時間都用在村裡的小龍蝦產業基地建設上,連換一雙鞋的時間都捨不得。”扶貧工作隊員鄧文鋒心裡一直愧疚,沒有及時幫隊長換一雙大一點的雨鞋,讓他一直穿著擠腳的40碼鞋在風裡雨裡穿行。

歐勝軍真的太累了,還來不及給高齡的雙親盡孝、陪伴正在讀高二的女兒成長、返城牽著妻子在夕陽下散步。

歐勝軍,你還沒有看到小龍蝦產業豐收的那一天,沒有看到整村脫貧出列歡呼勝利的場景,怎麼就離開了,走得如此匆匆。

你做過的一切,村裡的群眾記在心裡,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甚至基地的小龍蝦都在見證,一位扶貧幹部的大愛和深情。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通訊員 吳祥淼 何欣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