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息」非常值錢

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某一天你的手機接到一個來電,當你接通之後,對面的人說出“張先生/王女士,請問您需要辦理保險/貸款嗎?”你有些厭惡,對著他回一句“不需要,謝謝”然後掛斷了電話,並將這個號碼拉進了黑名單。

你的“信息”非常值錢

我們生活的信息時代,每個人在網絡中都可以化身為一段數據,上面記錄了你從姓名年齡到最近買了什麼吃了什麼,甚至他連你幾點睡覺幾點起床都知道。我們的個人信息被無限的曝光,這已經幾乎是一個透明的世界了。

前段時間,李彥宏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當然我們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願意給我們用,我們就會去使用它的。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基本標準。”這樣的話確實不正確,但實際情況卻是部分用戶不在意,隱私不注意保護,而公司企業也樂得得到這些數據賺取利潤。

你的“信息”非常值錢

自信用報告機構Equifax遭遇網絡攻擊之後,人們對數據安全的擔憂就一直沒有聽過。據《衛報》報道,印度的公民信息數據庫Aadhaar日前也遭到了網絡攻擊。

Aadhaar公民數據庫除了名字、電話號碼、郵箱地址等之外還有指紋、虹膜紀錄等極度敏感的信息。印度Tribune報道指出,他們能夠通過一個WhatsApp匿名群組然後花上500盧比就能獲得訪問該數據庫的一個賬號。雖然這家報紙媒體沒有標明其是否能夠訪問敏感公民信息,但他們稱其能夠獲得公民提交給UIDAI的名字、地址、照片等數據。如果支付額外300盧比則還能獲得打印虛假Aadhaar身份證的軟件。

事實上,這個計劃最開始是在美國提出,繼2001年9月11日襲擊事件發生後,甲骨文首席執行官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提出建立美國政府軟件國家識別系統,包括所有美國公民的中央計算機數據庫。在隱私和公民自由倡導者的反對下,該計劃從未開始實施。

而這項計劃在印度實行,在過去的九年中,印度通過收集近13億人的指紋,虹膜掃描和照片,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識別數據庫。對於像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這樣的美國科技公司來說,全球人口第二大國家數百萬用戶的數據和交易是他們非常想得到的。

你的“信息”非常值錢

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一旦這樣的數據庫建立,數億人的數據被收錄在一起,一旦遭到網絡攻擊那樣的結果將是個人隱私的洩露和其他後果。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寫道,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

讓我們設想一下這個場景,當一個數據庫建立起來後,你的所有個人信息不斷被上傳,你的所有生活痕跡變為一條條數據。系統分析這些數據發現,你晚上在26℃的環境下睡得最香,於是空調被調整到26℃,你的血糖每天在下午4點達到低點,你需要一塊巧克力,於是有智能機器人為你遞上一塊黑巧克力,因為數據顯示你對黑巧克力的喜愛程度是60%而白巧克力只有40%。

你當然會覺得很便利啊,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智能。

但如果是這樣呢?

你的“信息”非常值錢

再換一個場景,我們騎的共享單車,會留下什麼樣的數據呢?當你一天騎了三次單車之後,數據上傳,過了一年或者半年系統分析,你每天都會騎車去一個地方,停留10分鐘,與地圖系統一重合發現那是個奶茶店,分析得出你每天會去那裡買一杯奶茶,你每個週會在一家服裝店停留半小時那是你在挑衣服,當有成千上萬的數據被彙總,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已經被精明的商業活動佔領,他們根據你的喜好不斷在你身邊設置吸引的消費的地方,你的錢包一天天癟下去。

好吧,你說,就算這樣,我不買還不行?

抱歉,在數據面前你毫無還手能力。記得前面的話嗎?

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

你的“信息”非常值錢

當數據被利用起來,你會發現你身邊的東西都是被預先設置好的。一旦大公司得到這些數據,我們生活的便利性和透明性不可避免的同時出現。

我向來對人類未來的發展有一種近乎絕望的悲觀,科技、社會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它像是一輛沒有手剎的汽車,高速的奔馳,而且還在不知死活的瘋狂加速,一旦沒有選擇好方向就會一頭撞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