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閒話|不丹——佛教、現實和幸福

不丹是個佛教國家,老百姓從出生那一天起,接受的就是佛教的教育和薰陶。長大後,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或多或少帶有佛教思想。我在不丹的導遊Sonam Rabgay,上過大學,在中國學習漢語一年多,一舉一動之間,充滿了對佛教的敬意,講起佛陀、蓮花生的故事來,頭頭是道。進入任何一個宗堡和拉康(宗堡是大廟兼行政辦公地,拉康是純粹的廟),都要在佛像前三磕三拜,不時捐獻香火錢。在爬千米高的虎穴寺時,我們的司機居然也和我們一起爬,而且還帶上了酥油去上供。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累爬上去,他笑笑說,為了心中的敬意。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佛教的主旨,是要讓大家不糾結於現世生活的是是非非,儘量平和、寬容、睿智地度過一生。因此在佛教世界裡,對於精神充實和解脫的追求,遠大於對於物質利益的追求。所以,你到了不丹,會感覺到老百姓有一種心閒氣定的氣質,開車猛衝猛搶、行路匆匆忙忙的情況幾乎沒有。整個首都廷布沒有一個紅綠燈,汽車也不少,但很少出現互相頂著不讓的情況。城市一到晚上基本上沒有幾個人在街上走動,走在路上甚至能夠聽到蛙鳴聲。對於那些想要尋歡作樂的中國人,不丹是不適合來的地方。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不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其實到了不丹,你表面上看不出人民有多幸福。農村人的生活依然清貧,城市人的生活也不富有,儘管旅遊業現在很興旺,但全國人均收入很低,大概每年只有八百美金左右。所以,這裡的幸福,一定不是指人民有了富有的生活,而是指人民能夠安心生活在不算富有、但身心安定的狀態中。

他們的精神生活和信仰是確定的,財產是被法律嚴格保護的,子女上學是不需要交錢的,生病了上醫院也是免費的,所處的自然環境是清爽乾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簡單美好的,整個國家的安全狀態是很好的,打砸搶的情況是幾乎沒有的,孩子們走在路上不管多遠是不會被人拐走的。有了這些東西,再加上青山綠水藍天白雲陽光充足,即使沒有錢也一定是相對幸福的。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這不能不歸功於佛教,當然也不能不歸功於現代的國家管理理念和思想。第四世國王晉美森格·旺秋把GDP指標改為GNH(General National Happiness),同時通過憲法限制君主權力和保護老百姓的利益,真是一個英明之舉,從此這個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時時刻刻把老百姓的幸福放在了心裡。

因此,你到不丹來旅行,不是來看自然風景的,儘管自然風景也美輪美奐。你來不丹,更大的收穫在於瞭解不丹文化,瞭解佛教文化和世俗政體是如何結合的,這一結合是如何擺脫宗教和政權有可能產生的對老百姓的欺凌、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高處,又是如何一起推動不丹幸福指數的提高、推動不丹的進步和發展的。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不丹的整個社會管理制度幾乎是政教合一的,是互相緊密配合的。政府行政長官和大喇嘛(上師、法師、仁波切)常常在同一棟樓裡工作,兩邊分工不同,一邊管世俗秩序,一邊管精神信仰。這種在一起工作的樓通常叫做宗(Dzong)。在每一個主要行政區和縣裡,都有一個宗。這個宗是當地最大的一座廟,是該區域的廟中之王。裡面一般分成兩部分,前半部分政府辦公用,後半部分喇嘛活動和修行用。在首都廷布的扎什曲宗,國王就在裡面辦公,同時該宗又是不丹最大的宗教場所之一。國王有時間就會和上師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和宗教事務等。不丹是個寺廟遍地的國家,如果沒有行政功能,純粹用來朝拜和祭祀佛教偶像如佛陀、蓮花生等的廟,就叫做拉康(Lhakhang),如著名的虎穴寺,因為沒有行政功能,就叫做Taktshang Lhakhang。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廟看多了,感覺都一樣。其中幾個宗可以看一看,比如普納卡宗,坐落在普納卡兩條美麗的河——父親河和母親河的交界處。這個宗很秀氣也很宏偉,第五世國王(現在的年輕國王)的婚禮就是在這裡舉行的。廷布的扎什曲宗是國王工作的地方,也可以去轉一轉,不過每天要到5點之後才能進去。帕羅的帕羅宗,建在半山腰上,從下面的帕羅河谷向上看很雄偉壯觀。這個宗對於中國人有特殊的吸引力,因為梁朝偉和劉嘉玲的世紀婚禮,就是在這個宗裡面舉行的。中國人對於不丹的熱情,也是從這場婚禮開始的。但這些宗,也就是進去走馬觀花一下就出來了。政府的辦公場地是不允許進去的,喇嘛住的地方和修行的地方你也看不到。如果你幸運,在大殿裡面可以看到小喇嘛在上課唸經。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我們進入普納卡宗大殿時候,剛好一大堆大概8-15歲的小喇嘛在上課唸經。大喇嘛老師不在,他們念得稀稀拉拉的,眼睛不斷往遊客身上瞟。如果有漂亮的女遊客,他們的眼神就會隨著轉很長時間。看來佛教教義再清淨,也抵擋不住青春的誘惑。一旦喇嘛老師走進大殿,唸經聲一下子就高昂整齊起來,和中國中小學生上自習課朗讀差不多,老師在與不在,完全是兩個世界。再嚴肅的佛教教義,也擋不住孩子們天真好奇的天性和對於外部世界的渴望。

不丹大部分的宗和拉康,除了敬拜佛陀之外,主要敬拜的是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是八世紀印度出生的佛教高僧,後來因西藏國王赤松德讚的邀請,到西藏傳教,奠定了藏傳佛教的基礎,也是西藏紅教的主要奠基人。蓮花生大師後來又到尼泊爾和不丹等地傳教,留下了大量有關他的傳說。著名的虎穴寺,就是根據蓮花生大師騎著一匹飛虎從西藏來到此地降妖服魔的傳說而建造的。由於蓮花生大師在不丹人心裡的特殊地位,很多廟把他當作主要偶像來敬拜,和佛陀平起平坐,因為他被認為是佛陀的轉世。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除了大廟外,有幾個有意思的小廟也可以去看一看。在普納卡的切米拉康(Chimi Lhakhang),敬拜的是一個由人轉為神的偶像,叫朱卡庫拉(Drukpa Kunley)。該人相當於不丹人的愛神,瘋瘋癲癲,以性交的方式傳播佛教,一生御女幾千人,女人爭相和他發生關係。他不被當作淫棍,反而升格為神,這可能和不丹人對於生殖的崇拜有關(另文講述)。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頂果欽哲仁波切)

另外一個在帕羅的拉康叫祈楚寺(Kyichu Lhakhang),是不丹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建於7世紀。傳說這座寺廟是松贊干布所建,當時松贊干布在為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建了大昭寺之後,為了鎮壓藏區女妖,一天之內建了108座寺廟,其中在不丹境內建了二座,就是位於帕羅的祈楚寺(Kyichu Lhakhang)和位於布姆塘的簡貝寺(Jampey Lhakhang)。但祈楚寺之所以值得去看,是因為不丹著名的活佛頂果欽哲仁波切(H.H. Dilgo Khyentse Rinpoche))在這裡修行了很多年,並在這裡圓寂。仁波切是藏語,實際上就是活佛的意思。

最近中國出了很多這個仁波切、那個仁波切的書,其中頂果欽哲仁波切的《你可以更慈悲》,在中國也頗為流行。他有一些話語流傳甚廣,比如:

“佛子,如同草上將熄滅的火一般,涅磐並非是最殊勝者。你應該為了眾生的利益而留在輪迴中,來完成對眾生的廣大利益。”

“心碎了無聲,這世上最累的事情,莫過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碎了,還得自己動手把它粘起來。”

“心猶如相續的河流,假如你無法運用你的修持來把握它的每個當下,你做的持咒,觀想,唸誦,禪修,乃至談吐高超的見地,顯現高超的行為,這些都是在浪費時間。”

老俞闲话|不丹——佛教、现实和幸福

(頂果欽哲仁波切)

這些話語特別有人間煙火氣,但又遠遠超越了人間煙火。他是一位慈祥智慧的老人,看他的照片,立刻就覺得是一個可以親近、並且願意聆聽他教誨的大師。他於1991年圓寂,他轉世的孩子現在已經被尋找出來。你到祈楚寺去,能夠看到他打坐的座位,以及他簡陋的起居室和非常小的一張床。在小小的大殿裡蓮花生大師塑像的邊上,有弟子為他請來的一個等身真容銅像。對這樣一位把自己一輩子的智慧和時間,都用在為人們靈魂得救而努力,為人們幸福而不斷傳法的大師,我毫不猶豫的下跪三拜。

正是有了像頂果欽哲仁波切這樣的大師存在,不丹人民對於以慈悲為核心的佛教信仰才會更加堅定。人們也在堅信佛教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佛教給大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到今天為止,依然有很多家庭把自己孩子從小送到寺廟裡去當喇嘛,送到佛學院去學習。過去,人們這樣做也許是生活所迫;現在,好像更多的是因為信仰,相信一路虔誠,慈悲善良,今生來世都會過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