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有獅子,石獅子是何時在中國流行起來的?

、花月葬╮


現代獅子的發源地確實應該不是咱們國家,但考古專家不是上個世紀發現了一種名叫“楊氏獅”的萌物麼,如果這個物種確實存在而不是磚家們腦補出來的,那我們或許也可以斷定咱們國家其實也存在過獅子家族的人。當然光靠賣萌並不能讓自身強大起來,於是楊氏獅還是滅絕了。

所以我們也很難在古籍中找到有關獅子的線索了,但是在先秦時期有關於其他類似獅子的神獸存在,他就是狻猊。在《爾雅》中,有這樣一句關於狻猊的習性的記載:

狻麑(猊),如虦貓,食虎豹。

一說狻猊大家知道這可是龍的兒子啊,當然龍的兒子不少,我們也能分別找到它們的原型,倘若調皮的狻猊真的存在,那就說明先秦時期的人們就見過獅子了。到了漢章帝時期,《後漢書·西域傳》中出現了獅子的字眼:

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獻師子、符拔。

從這段我們能看出在漢朝時期獅子已經被作為貢品獻上了,自此皇宮上下就牽起了一陣獅子熱,自然獅子也成為了皇家高貴的象徵,一些與獅子相關的周邊木器、石器也成了貴族見交流的工具。隨著漢朝與各國的交流,我相信獅子的概念也步步深入到百姓的腦海中,傳統文化舞獅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在《漢書·禮樂志》中更是記載了關於舞獸舞獅的精彩表演:

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鳥獸且猶感應,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等到唐朝,獅子就不是什麼奇珍異物了,石獅子也從宮殿、衙門、府宅等區域慢慢向民間轉移。土豪百姓家中一般都放有諸如貔貅、蛤蟆等招財意味的物件,自然威嚴的獅子更適合鎮宅,於是從這個時期開始,一些土豪們就在自己的府前擺兩個獅子以震懾鬼神了。而在現代一般也沒有誰閒的沒事幹在家門口放獅子,石獅子多放在銀行總行、政府、大型商場的門口了。

當然,石獅子也是有公母之分的,公獅子掌下摸球,母獅子掌下摸小獅子,兩隻獅子的嘴一張一合,就好像吐納一樣,象徵招財和守財,滿滿的都是文化的氣息啊~


就算是舶來品也需要一個強勢的民族去讓它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很明顯,我大中國就是這麼厲害!


邏輯文史游


獅子原產於12.4萬年前的非洲南部和東部地區,大約2.1萬年前才離開非洲,進入歐洲和亞洲,而中國直到漢代才出現獅子的。從漢章帝時期開始,西域諸國把包括獅子在內的多種野獸當做貢品獻給中國皇帝。《後漢書·西域傳》記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師子(既獅子)、符拔。……十三年,安息王滿屈復獻師子及條支大鳥,時謂之安息雀。”“陽嘉二年,(疏勒國)臣磐復獻師子、封牛。”這種獻獅子的活動一直持續到了元代。古代中國人又將獅子稱作“狻猊”。

【獅子】


西晉以來,許多傳奇和筆記中皆出現關於獅子的記載。《博物志·異獸》記載了一個關於後魏武帝捕獲獅子的故事:

後魏武帝伐冒頓(匈奴單于),經白狼山,逢獅子。使人格之,殺傷甚眾,王乃自率常從軍數百擊之,獅子哮吼奮起,左右鹹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車軛,獅子將至,此獸便跳起在獅子頭上,即伏不敢起。於是遂殺之,得獅子一。還,來至洛陽,三十里雞犬皆伏,無鳴吠。

這件事情不知是真是假,但是足以說明當時的文人對獅子非常的感興趣,才會將其寫入書中。

【高頤墓石獅】

今天我們經常看到建築物門口擺放石獅子。這種傳統可能起源於漢代,目前保留下來最早的石獅子為東漢高頤墓前的石獅,此外漢代畫像石上也出現了獅子的圖案。到了唐代時已經非常盛行。唐代閻隨侯在《鎮座石獅子賦》中寫道:“有西域之奇獸,顯嘉名於古今;因匠石之著象,非虞羅之所擒。若乃良牧見悅,觀者同欽;以可重而作鎮,將制猛以示心。”至今仍可見大量唐代遺留下來的石獅子。

石獅子原本用於鎮守宅邸或陵墓,並彰顯權威,所以形象陽剛威猛。但從北宋開始,石獅的形象增添了一抹世俗化的色彩。此時出現了雌雄組合,雌獅做撫愛幼獸的姿態,而雄獅做戲耍繡球的姿態。

【太和門雌性石獅】


妖怪博士潘神


要了解這個問題,就必須瞭解什麼是漢族。

第一、中國現在是沒有獅子,但古代除非洲以外還有亞洲獅。亞洲獅在西域、印度都有。中國西部有沒有並不好說。

第二、獅子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狻猊,諧音是酸黎。食酸群體很明顯,在苗瑤和漢族山西都保留著。

高曉松說中國古代的調味品是鹽梅,而內陸支民系由於鹽的獲得很不容易,所以調味就轉向了梅。後來有了甘蔗雲南、廣西地帶轉向甜,但貴州的酸味至今還是一絕。山西其實是北三苗所在地,儘管山西已經不是很缺鹽了,但食酸傳統依然保留了下來。北三苗就與漢藏有關。

獅子叫狻猊很可能就是因為獅子代表了北三苗。

第三、北三苗山西陶寺人戰敗被髮配敦煌地區牧羊,成了西戎牧羊人。他們後來踏上了西進中東、埃及的道路。最後成了蘇美爾和下埃及人。他們的牧羊經歷以及祖先棄,也就是后稷被遺棄的經歷與摩西穆薩一致。

目前發現約瑟的另外一個孩子瑪拿西就是他們,瑪拿西既是指摩西路上喝馬奶,又指摩西這個名字。下次及就是獅身人面像所在地。獅身人面像叫斯蒂芬克,語音也是對應他們。而摩西這一支派就是代表獅子。下埃及的阿蒙神也是指內陸支苗蠻,苗族至今還自稱蒙。



第四、若干年後羌人東歸返回到中國西部,又於周滅商時開始返回中原,周代和秦代都是這個過程。羌人留在西部的融合成了藏、蒙,還有一支經藏彝走廊去了四川和雲南成了羌系彝族。

目前發現,舞獅這件事不僅秦人後裔的廣東人裡很濃厚,而且羌系彝族裡也存在,藏族則只是有面具。


彝族舞獅

第五、為何文殊菩薩的道場必須在山西?為何坐騎必須是青獅?

因為佛教的基礎文化源自古中國,三大菩薩的道場與中國民繫有直接關係。而且存在玄學巧合。文殊就代表了內陸支或者代表黃種,所以把道場放在山西。青獅則看一看青海、秦、晉這些符號就知道,青是伏羲青帝的顏色,青紅兩色為中國主色,很多少數民族服裝都是以必兩色為主色。


國病


獅子原產地不在中國而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才得以進入中國.這在當時的國都洛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從此,獅子這遠道而來的客人開始走入中國人的民俗生活,不僅受到禮遇,而且國人對它厚愛有加,尊稱之為“瑞獸”,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獸中之王的地位。


獅子在中國交了如此好運,也得益於漢代時佛教傳入中國。《燈下錄》雲: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所以佛教徒將獅子視為莊嚴吉祥的神靈之獸而倍加崇拜。以後就把佛家說法音聲震動世界、群獸懾服稱之為“獅子吼”。在我國佛教聖地五臺山的許多寺廟,都供奉著騎獅子的文殊菩薩像。傳說這位專司人間聰明智慧的文殊菩薩是騎著獅子首先來到五臺山顯靈說法的,五臺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薩說法的道場。


獅子有了這等威嚴,在漢唐時的帝王陵墓、貴胄墳宅前開始出現了石獅的蹤跡。但當時只限於在陵墓墳宅前擺放,作為神道上的神獸,常與石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懾,使人產生敬畏的心理。


這時的石獅子還沒有進入民間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與後來守衛大門的石獅子有明顯不同的特點,就是石獅子雕像下面沒有高大的石頭臺座,這在漢唐古石獅遺物中可以明見。


石獅子何時走向民間,成為守衛大門的神獸,這種習俗大約形成於唐宋之後。據程張先生《元代石獅趣談》考證: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於“坊”中,這是一種由政府劃定的有圍牆、有坊門便於防火防盜的住宅區,其坊門多製成牌樓式,上面寫著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腳上都夾放著一對大石塊,以防風抗震。工匠們在大石塊上雕刻出獅子、麒麟、海獸等動物,既美觀又取其納福招瑞吉祥寓意,這是用石獅子等瑞獸來護衛大門的雛形.


因為古代萬物分陰陽和雌雄,古人把石獅子視為吉祥物,自然要分公和母了.不但是從表情上,從它們的前腳所踩物品的不同,也可以區分.雌石獅子腳下所踩之物是可愛的小獅子,而雄石獅子腳下所踩之物是一個精緻的繡球.。


也納人才


在中國,“獅文化”與“龍文化”一樣興盛。不論是深宅大院的府門前,還是民間的舞獅文化,都可見獅子的影子。如果說龍是傳說中的動物,那麼獅子則是確確實實的存在。有意思的是,儘管現實生活中確有獅子這種動物,但它並不是“獅文化”濃郁的中國所產的物種。現代考古學證實,獅子的故鄉是在非洲、南歐、南美和印度的西北部。

迄今為止,中國境內尚未發現過獅子化石,在現有的歷史文獻中也不見任何關於古代中國出產獅子的記載。今天人們可查考的關於獅子傳入中國的記錄,最早是在東漢時期。

史書記載,東漢章和時期,西域的月氏國、安息國向漢廷進貢獅子。在此後的時間裡,西域諸國向漢廷進貢獅子已然成了一個風氣。大量的獅子被作為貢品,由西域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原地區。

傳入中國的獅子由於它的稀缺性,仍然被當做寶物豢養在皇家苑囿裡,民間自然是難得一見。因此,歷代關於獅子的描述大多與事實不符,很多是誇大或神化了獅子的威猛。

這些誇張化的獅子形象,經過文人們的詩詞歌賦或雕塑、繪畫等形式,在民間逐漸傳播開來,並慢慢成為人們所崇拜的對象,成了鎮煞辟邪的神物。在三國時期,獅文化已開始形成,發展到唐宋已基本成熟,元明清時期更是獲得長足發展,有關獅文化的內涵也日益豐富多彩。


與書居


石獅子的流行,就得從第一隻活獅子踏上中國國土說起。

原產在非洲中東的獅子,怎麼會出現在中國境內?以《後漢書》的記載,那是東漢章帝年間,滿血復活的漢軍胖揍匈奴打通絲綢之路後,絲綢之路上的歐亞列國,也紛紛來遣使示好。尤其是安息國(今伊朗)更送來了獅子,果然一亮相就深受漢朝君臣歡迎。消息傳開後,其他列國也紛紛效仿,各種品種的獅子紛紛送來。東漢牛氣了多少年,就送了多少年。

自此以後,獅子這一外來動物,就在中國大地閃亮登場。而且由於其模樣奇特,外加古代條件下,繁衍養殖十分不易。本著物以稀為貴的原則,獅子在當時中國人眼中,地位很快逆襲了傳統猛獸老虎,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無比稀罕的“神獸”。在東漢年間時,獅子就被稱為“食虎獸”。兩晉南北朝的文人筆記裡,關於獅子的神奇故事,也是一抓一把。儼然成了辟邪神獸。

但這“辟邪神獸”,實在太過稀罕,基本要漂洋過海到國外去買。於是國人也就腦洞大開:活的難找,那就雕個石頭的?

所以從東漢年間起,看上去稀奇的獅子,就被雕成了撐場的石獸。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獅子,是東漢桓帝年間山東嘉祥武氏墓石祠的石獅和四川雅安高頤墓前的石獅,當時的石獅,還只是作為墓地祠堂的護衛神獸。既然是“神獸”,模樣也肯定要高於生活。當時的石獅子,身上經常雕上翅膀和角,模樣千奇百怪。

▲四川省雅安縣高頤墓前的石獅

而到了佛教大興的南北朝時代,藉著“四百八十寺”的東風,石獅子的形象也更加威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武,基本都是昂首挺胸造型。而且也基本是皇家專享,主要用來守護皇家陵園,直到宋朝的時候,這個皇家神獸,才越來越多的走向民間。

宋代起的石獅子,比起唐朝時的威武模樣來,卻是更加小巧玲瓏。比如我們熟悉的“踩繡球”造型,就是在宋代時候出現的。而且石獅子的模樣,也更加瘦身,有了很多“苗條”款。到了元朝時,隨著中亞各國工匠技術的傳入,石獅子的模樣也更五花八門。比如元大都留下來的“護襠獅”,就曾一度刷爆網絡。

▲護襠獅

而在明清年代,也是石獅子造型,正式風靡中國千家萬戶的年代,府邸門前常見擺放,宮殿寺廟府衙等地都是看門專用。比起宋元時代的奇特造型,乃至唐朝年間的威武體魄來。明清時代的石獅子,模樣卻是更固定。唐宋元時期常見的“走獅”已經很少,“坐獅”成了流行姿態。石獅子的雕刻工藝也真正成熟起來。這時期的石獅子,身體的線條比例更加合理,做工也更加精細,真正代表了傳統石匠工藝的巔峰技術。

一頭外來的獅子,在中國石匠的代代匠心下,就可以演變出兩千年來各種奇特的造型。外來文化如何與本土工藝交融?石獅子的演變,就給出了很好的表率。它的文明價值,直到今天,也有著永不過時的意義:說中國人自古保守封閉?雕石獅子的工匠師父們,首先就不答應!


歷史風雲錄


獅子的原產地確實不是中國,而是在印度、非洲、南美洲等地區,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會盛行獅子雕像呢?

據說在漢武帝時期,曾派張騫出使西域,也從此打開了中國與西域交流的大門,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獅子由西域傳入了中國,並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獅子進入中國後,受到了廣大中國老百姓甚至皇室的喜愛,並逐漸融入了平常百姓的生活,受到高級別的禮遇,地位與萬獸之王老虎不相上下。民間將獅子稱為為“瑞獸”,通常坐立在大門兩側。

獅子能在中國如此走運,主要得益於漢代佛教在中國的盛行。《燈下錄》中曾記載道,釋迦牟尼出生時曾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可見佛家將獅子比作是莊嚴、吉祥的神獸。從此以後,佛家更是將震懾群獸、聲響震動天地稱之為“獅子吼”,文殊菩薩的坐騎也是獅子。

現發掘的漢唐時期是皇室貴族的墓穴中,已經發現了石獅子的蹤跡,但僅限於擺放在墓前,作為神獸與其他石羊、石馬等雕像擺放在一起,震懾人心。

那時石獅子還沒有在尋常百姓家流傳,形態也與現在我們看到的門前守護的石獅子不同,石像下面沒有高大的坐檯。

在唐宋之後,石獅子才開始逐步進入百姓家,成為看守大門的瑞獸。據說民間工匠們會在坊門柱子上雕刻獅子、麒麟等瑞獸,既美觀,又有招福納瑞的寓意。


老照片


中國並非沒有獅子,只是滅絕了。 石獅子在中國的流行與佛教在中國傳播極大相關。

1.中國有獅子

現存有一種亞洲獅,這個和古代建築門口石獅子確實很像(有網友說,非洲獅直髮,石獅子捲髮,實際上亞洲獅毛髮確實比較捲曲)。

秦漢時期剛好是一個小溫暖期,所以當時記載南方楚國犀牛大象老虎都有存在,而且屈原在詩詞中歌頌了各類花草,亞洲獅廣泛分佈於地中海到印度的極大範圍。(古羅馬人用於鬥獸表演;英國殖民印度後以狩獵亞洲獅為樂)所以當時亞洲獅是可以分佈到中國南方的。

也有滅絕的獅子,學名楊氏虎。(確確實實是獅子,只是頭骨化石接近當時的虎,所以這樣命名!)

2.佛教影響

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在唐代達到最興盛。

佛教從哪來?這個大家都知道,印度。印度正是生存著大量的亞洲獅。

所以作為佛教精神的載體,石獅子流行也是正常的。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

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中國人一直都深信鬼神之說,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但是底層人民信鬼神。

‘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這是很典型用來守門就很好,有門神,自然也需要一個野獸來守門。(狗在古代,多數是用來吃的)獅子作為看門獸,既威風又大氣,自然受到達官貴族的歡迎,更不用說是家中主人信仰佛教,是善男信女就更會支持。


人物觀


嗯呢,獅子形象在中國流行,應該與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關。

獅子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佛經雲,‘佛為人中獅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皆名獅子座’。傳燈錄裡說,佛陀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獅子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獨尊’。諸如此類。

例如,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頭獅子,在這裡獅子就帶有護法神獸的意味了。

中國最早的獅子是從西域進貢來的,中國的佛教傳播也是從西域傳過來的。

有沒有注意過,中國的石獅子都是用來看門的。這跟門口掛八卦,掛鏡子,以前畫桃符,應該是一脈相承,是中國把獅子的用途改造了一下,用來避邪,為大家服務了。

後邊是我揣測的。


食節


獅子形象源於漢朝,但是獅子不是中國的物種,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過來的。

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常見的辟邪物品,以石材為原料塑造成獅子的形象,具有藝術價格和觀賞價值的雕塑品,最早的石獅子是東漢高頤墓前的石獅,是中國傳統建築物的重要裝飾物,在中國的宮殿、寺廟、佛塔、橋樑、府邸、園林等傳統建築前都會有石獅子可見。但是我們門口辟邪的石獅子和生活中的獅子樣子不一樣,就外表而言並不是非洲草原上真正的獅子的模樣,但也有說法是西域獅和非洲獅體態不同的緣故。

相傳在東漢漢章帝的時候,西域大月大月氏國把一頭金毛獅子當做禮物進貢給了中國的皇帝,後來獅子隨著佛教傳入,並且是賦予了神力的靈獸,在中國的文化中獅子常被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而不是生活中的活物,常常與麒麟一起被稱為中國的靈獸。

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獅子就成為了看門守戶的吉祥物,並且在不同的朝代外形有不同的特徵,漢朝強悍兇猛,元朝身形瘦長有力,明清則比較溫順,清代就基本已經定型了,並有史料記載:“獅子分頭,臉、身、腿、牙、胯、繡帶、鈴鐺、螺旋紋、滾槽秀珠、出槽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