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財經》社評

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財經》社評

蘇琦 | 文

中美貿易爭端和摩擦常態化已是大概率事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不放棄最後希望,本著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爭取雙邊經貿關係好轉的大前提下,對中美貿易爭端和摩擦常態化的短期衝擊和深遠影響做出準確的判斷和預估。

即使中美貿易不生波瀾,中國經濟要想取得可持續發展也需要一場瘦身運動,揮別以前“虛胖”的、難以維繫的發展模式,“三去一降一補”說到底都是要過緊日子的打算,只不過現在疊加外部形勢的複雜化而更為緊迫罷了。

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首先需要揮別以GDP增長為主要訴求的發展思路,而改為以就業和國民收入增長為著力點。事實充分證明,在科技創新引領作用越來越強和服務業佔比越來越大的新時代,單純GDP的增長不等於發展,而缺乏普惠發展不等於社會進步。

近來相關部門已反覆表示不會搞大水漫灌。在過緊日子的理念下,基建似應適度壓縮規模。在建的當然要避免倉促下馬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計劃中的則不必要著急上馬,形象工程等則應堅決遏制。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可趁機痛下決心徹底改弦更張。地方的發展應量入為出,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應以公共基礎設施確實的未來收入為抵押,而探討中的未來市政債的發行更應以稅收為基礎。壓縮基建規模不僅可以緩解債務負擔,還可以緩解因徵地等引發的社會矛盾。

今後基建投資要秉持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原則,要更多著眼於如何發揮集聚效應,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可優先集中發展城市群的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城市群的存量資產,以發揮倍增效應。在此過程中,加大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廣度和力度,儘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地同權,讓更多農村和小城鎮居民享受城市化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紅利。

在此基礎上,以城市群作為就業和民生投入的主要承載地。事實表明,只有城市群級別的規模才能更好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也才能更好發展就業吸納能力較高的服務業,而且也更環保。城市群的發展也更能讓更多人更快地享受公共服務均等化,集中供應無論如何比撒胡椒麵效率要高、效果要好。

此外,民生補短板要量力而行,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證明,脫貧主要還是要靠人民群眾投身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幫貧扶貧更重要的是給他們提供更多進入市場的機會。以民為主發展經濟,以市場為歸依,賦予民眾更多居住擇業選擇權和創富權,保證就業充分,民生改善,還可以大幅降低維穩支出。

在全民共克時艱的大局之下,黨政部門首先要過緊日子。裁汰冗員勢在必行。“三公”消費不僅需要壓縮,更需要透明化,以更好取信於民,增加人們共克時艱的緊迫感和認同度。

在紮實推進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贏得必要的國際戰略空間和對外經貿緩衝餘地的同時,也要量力而行,並做好事前嚴格把關,事中嚴格動態監督,事後嚴格審計。避免一哄而上,留下一些爛攤子,不僅不能贏得在地國官民的好感,反而適得其反。

只有一部分財政的不積極,才能換取另一部分財政的積極。政府的一些支出和投資空間的壓縮,可以為企業稅費負擔的減少提供更大空間,為企業過冬更好地雪中送炭。除了減負,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痼疾也應有切實舉措。在目前直接融資依然受限的情形下,通過一定的財政貼息等形式來激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在所難免。

日前中央以空前的高度定調拉動消費的重要性。在對未來預期的樂觀程度有所下降的情形下,居民部門削減支出可能是大概率事件。考慮到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的速率已經開始引發人們的警覺,拉動消費不能靠簡單地通過刺激房地產消費等給居民部門加槓桿。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過適度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減少居民預防性儲蓄,另一方面是針對居民剛需加大供給力度,同時針對一些消費支出方面採取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或抵扣等形式來提振需求。

最後,過緊日子並不意味著謹小慎微甚至消極無為。恰恰相反,在適當捆住那些亂作為的有形之手的同時,更要通過深化改革來激發市場的活力,通過放鬆市場管制,並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來激發民間投資熱情。如此,才能更好地共克時艱並迎來新一輪優質發展,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

(本文將刊發於2018年10月15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