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司馬遷曾盛讚齊國:「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

從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到齊威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齊國「冠帶衣履天下」,到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終春秋戰國之世,齊國一直是各方角逐中的重要力量,工商、文教發達,國富民殷,與「西帝」秦國並稱「東帝」。

那麼,這個能與秦國一較高下的齊國,為何無緣統一大業呢?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齊國的地緣劣勢

春秋戰國亂世中,能夠倖存下來並撼動風雲的諸侯,大都興起於華夏文明的邊緣地帶,出身南蠻的楚國曾問鼎中原,與楚爭雄的晉國和狄人為鄰,秦國原本是作為西戎的屏障,而封建齊國的用意也在於鎮守東夷。

山東半島位於我國東部沿海,東負海水,而無後顧之憂,西抱中原,便於逐鹿其間。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分封在今天山東北部,方圓不過百里,四周被東夷部落包圍。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齊地

其後經過數代經營,至齊桓公任用管仲實施改革,實力大增,「並國三十」,齊國疆域拓展至「方五百里」,北抵黃河,西臨濟水,南界泰山,東望海水。在之後的諸侯征伐中,雖然疆域盈縮變遷,其領土範圍始終以山東半島為主體。

春秋時的大國齊、秦、晉、楚等國在西周時疆域狹小,僅有幾十裡到百餘里的地盤。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封國有一百多個,處於大國之間的小國既作為緩衝,也一步步被蠶食鯨吞。

山東半島地理空間有限,地形破碎,小國林立,齊國整合該地緣板塊的阻力相對較小,在春秋初期秦國與西戎周旋、晉國內亂頻生之際,齊國能夠率先安內而攘外。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齊桓公雕像

在齊桓公的勵精圖治下,國富兵強,北拒戎人,南御強楚,成為春秋首霸。但此時齊國生存空間的拓展已經接近極限,在後世的博弈中,齊國雖然長期是左右時局的重要力量,但其領土核心一直未能突破山東半島。

戰國七雄中,僅有齊國未置郡,一方面齊國的五都制大致替代了郡的職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齊國開拓的疆土不廣。究竟是什麼原因限制了齊國的擴張呢?

先看齊國東部。齊國以東是茫茫大海,不像秦國、晉國那樣需要提防來自後方大陸的外族侵擾,但也正是因此,齊國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限制,以其偏居一隅的體量,雖能稱雄一方,卻難以號令天下。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晉國及其周邊

齊國西進步伐被遏阻時,只能原地踏步,即使經過韜光養晦之後能蓄積強大的爆發力,但也因為後勁不足而很快偃旗息鼓。

反觀秦國,在殽之戰中被晉國打敗後,東進無路,卻能轉而向西「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可以說秦國正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兵鋒受挫,仍然有轉變戰略的餘地。後來秦國在三川與山東諸國反覆拉鋸,也是通過南取巴蜀取得戰略優勢。

再看齊國西部。齊國南以泰沂山脈為界,東部半島三面環海,西北方向有黃河、濟水天塹,在戰國縱橫家看來是易守難攻的「四塞之國」。齊國立國八百餘年,除了齊胡公短暫遷都薄姑以外,臨淄一直作為齊國的首都,這似乎也印證了以上說法。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先秦水系

臨淄位於西北平原與東南山地丘陵的結合處,處於國土中央,交通便利,進可控扼西北平原,退可保守山陵之間,如果轉移至險要的山地中,相當於將西北平原拱手讓人;遷都西境前線又不利於國家安全。

建都臨淄是各種因素權衡下最不壞的選擇。實際上臨淄以西的平原地勢平坦,門戶洞開,幾乎無險可守。前555年,晉軍兵臨臨淄城下,「焚郭中而去」;前284年,樂毅率領五國聯軍勢如破竹般攻下包括臨淄在內的七十餘城。

晉國在鞌之戰中打敗齊國,提出的和談條件之一就是將齊國耕地的田壟全部改成東西走向,以便晉國戰車長驅直入,雖然最終沒有實現,但這也足以說明齊國西境的防禦條件並不優越。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齊國都臨淄復原圖

秦國咸陽城沒有外郭,而臨淄的城牆寬數十米,高十幾丈,在列國都城中最為雄偉,秦國的防禦戰略是禦敵於國門之外,而齊國做的是禦敵於城門之下的準備。

姑且不論齊國西境因靠近四戰之地而使戰略空間受到擠壓,即使齊國能順利向西挺進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其戰線也將不斷拉長,防禦壓力將大大增加。

總體看來,齊國的國土呈由西至東逐漸收窄的喇叭狀,西部防線過長而東部缺乏縱深,一旦西部防守崩潰,齊國全境隨之土崩瓦解。而且西北方向一直是齊國的軟肋所在,前706年,北戎侵擾齊國,齊國難以招架,只能向鄭莊公求援,其後樂毅伐齊以及秦國滅齊都是從齊國西北邊境進行突破。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居高就下易而仰攻難,況且東部平原的開發條件更優越,諸侯的攻略方向與經營中心集中於中原一帶。尤其當一些國家懾於秦國兵威而將國都東遷時,齊國的戰略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楚國在秦國吞併巴蜀進而對楚國形成直接威脅以前,一直對秦國消極防禦而與齊國在淮泗爭鋒。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淮泗諸國

有限的體量必然限制硬實力的發展。即使是在桓公當政期間,齊國稱霸的資本很大一部分也是借力於國際輿論環境。

前663年,燕國受到山戎侵擾,齊桓公應邀擊退山戎,在送齊軍回國途中,燕莊公越境送到了齊國國內,而依據周代的禮制,「諸侯相送不出境」,齊國便將燕君送到的地方劃給了燕國,「諸侯聞之,皆從齊」。

齊桓公五年興師伐魯,魯國戰敗,割地請和,於是兩國在柯地會盟,魯國的曹沫卻在盟會上用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要挾齊國歸還所佔的領土,桓公無奈先答應了下來,事後想反悔,卻被管仲勸阻:如果這次失信,將會「失天下之援」。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管仲

桓公只好歸還土地,因此諸侯「皆信齊而欲附焉」。齊國與當時的晉、楚等強國基本沒有正面衝突,向楚國問罪並締結召陵之盟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齊國這種厚往薄來、籠絡人心的策略既可以說是一種政治智慧,也是一種受限於自身實力的妥協。

缺乏長遠戰略目標

齊國南有悍楚,西有三晉,北有燕國,每一個都是大塊頭。齊國位於列國抗秦後方,對於其他國家如同芒刺在背,而非休慼與共的可靠同盟,最多隻是在關鍵時刻將其作為重要的制衡力量拉入己方,對於夾在齊、秦之間的國家來說,兩者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齊國每打破一個方向的平衡,都必然引發其鄰國的憂患意識,而齊國既缺乏有利的地緣,又沒有足夠的實力主導局勢,只能伺機而動,結果就是四面出擊,四面樹敵,而且收效甚微。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齊長城

齊國在楚國背約合秦之後,曾攻取楚國淮北之地,但不久又喪失。前314年,齊國趁燕國內亂攻破燕都,卻因為大肆掠奪、不得民心而在兩年後被迫撤軍,而這也為後來樂毅破齊埋下了伏筆。與齊國僅僅一山之隔的魯國最後都是被楚國所滅。

在強秦崛起之際,因為齊國三面有強鄰包圍,如果與秦連橫,則相當於三面樹敵,中原諸國在被秦國逼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很大可能會從齊國找補。

戰國後期,趙國在胡服騎射改革後,壯大為山東六國的頭號強國,卻沒有積極主動地制衡秦國,而是避重就輕地拿中山、齊、魏開刀。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戰國步兵

反之,如果齊國積極參與合縱,因為齊、秦懸隔,齊國也很難從中獲益。前298年,齊、魏、韓合縱攻秦,歷時三年攻破函谷關,秦國被迫獻地求和,歸還了韓、魏故地,而齊國卻沒有收穫。而且三晉坐大也不符合齊國利益訴求。

齊國的策略與最終亡國

齊國的破局策略就是假意合縱伐秦而不出兵,同時在秦國與聯軍酣戰時,在聯軍後方趁機擴張,以便坐收漁翁之利。

前318年,在公孫衍撮合下,以楚懷王為縱長,東方六國第一次合縱攻秦,在函谷關外被秦軍擊潰。第二年,秦國又在修魚擊潰韓趙魏聯軍,斬首八萬,而此時齊國趁機偷襲趙、魏,在觀澤打敗兩國。

秦昭王十九年,在秦國的建議下,齊秦兩國相約伐趙,兩國互尊帝號,秦稱「西帝」而齊稱「東帝」。後來在蘇秦的遊說下,齊國撤去帝號,答應合縱攻秦,實際上卻準備攻宋。前287年,齊國趁聯軍在前方時攻取宋國。

奪取宋國之後,由於危及到三晉利益,且宋國受到秦國保護,最重要的是燕對齊有夙怨,而派蘇秦勸說齊國伐宋以激起眾怒,都是燕國一手安排,燕昭王也為報仇養精蓄銳了很久。

三年之後,以燕將樂毅為統帥,燕、秦及三晉五國聯軍大破齊國,取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未落入敵手。雖然後來田單復國,齊國卻從此一蹶不振,也不再主動用兵。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國統一天下?

田單(非寫實畫作)

由於齊國的相國後勝被秦國收買,齊國戰備懈怠,也不出兵援助五國。長平之戰時,趙國向齊國借糧食,卻因為齊王建「愛粟」而作罷。齊國的不作為加速了五國的滅亡,唇亡齒寒,最終齊國也在公元前221年被秦滅亡,而秦國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