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衆收藏品之糧票收藏 物稀爲貴

小眾收藏品之糧票收藏 物稀為貴

 內蒙古1955年開門糧票

糧票,是我國計劃經濟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與見證,也是計劃經濟時期牽動面最大、人們印象最深的票證。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糧票已退出了商品流通交易領域,但在收藏界,糧票卻以其獨特的歷史地位、文化內涵,以及觀賞價值逐漸成為收藏新寵。

  糧票最初的發行量並不大,1978年以前的糧票印量僅有幾十萬枚,有的品種印製僅有幾千枚。並且,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逐漸停止糧票的使用和流通之後,民眾手中的糧票基本上都在兌換之後被政府進行了回收與銷燬。有的地區比如天津對本地糧票的銷燬流程還相當嚴格。發行量小、銷燬量大和不再版,正是這幾個原因造成了現在民間留存下來的糧票數量十分稀少。

  糧票的集藏投資價值已經逐步被認可,那麼,在眾多糧票種類中,新手應當從何入手,找出市場上的珍品糧票呢?對此,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雜項收藏專家陳浩榮強調,收藏糧票並非越老越好,其升值空間還是和糧票本身的稀缺性、藝術性以及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背景有直接關係。

  陳浩榮介紹,“從年代上說,1955年發行的糧票價值是最高的。這個年份比較特殊,因為大多數省市都在這一年發行了第一套糧票,也就是俗稱的‘開門票’,‘開門票’無論是收藏價值還是投資價值都非常高。”

  比如,一套黑龍江地區1955年的開門票,在2000年前後價值在兩三千元錢左右,而現在幾萬元恐怕都難以買到;再比如,內蒙古地區的1955年開門票,短短几年內價格就上漲了十倍,可見開門票這類處於獨特地位的糧票很有升值潛力。

  除各省市發行的糧票外,從1955年到1982年,我國還共印製了9種年版33枚全國通用糧票。其中,全國通用糧票的“開門票”1955年版全套共5枚,面額分別為4兩、半斤、1斤、3斤、5斤,目前參考市價為每套350元左右。專家表示,與省市糧票相比,全國通用糧票價格相對較低,但也有可觀的升值空間,適合入門收藏。

  另外,陳浩榮還提到,除了“開門票”,軍用糧票和其他一些特色糧票也是收藏精品。其中,1967年版的軍用糧票背面有不同的毛主席語錄,是全國軍用票中唯一的一套語錄票,具備一定的收藏價值。而特色糧票相當具有趣味性,文化價值和集藏價值並存,也頗受藏家的追捧。比如,雲南省曾經印製過的支援難民糧票,是唯一的聯合國援助救災糧票。

  陳浩榮表示,對於普通糧票收藏愛好者來說,收藏還是應該參考自己的財力狀況量力而行,尤其是沒必要過於追求孤品和珍品。收藏過程也應循序漸進,先收集那些比較容易收藏、大多藏友都有的糧票,然後隨著自己對糧票收藏認識的不斷加深,再考慮轉向珍品和孤品。

  此外,因對糧票的瞭解不夠清晰、深入,大部分藏家在收藏糧票初期可能會步入誤區,甚至因此錯過精品的收藏。對此專家給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收藏不必太在意品相:目前很多藏家面臨著諸如糧票品相、系列套數以及相關糧證等的收藏困擾,陳浩榮建議,很多藏家只關注品相比較好的糧票,對有破損的糧票不屑一顧,其實是一種偏見,很多糧票都是在市場上流通多次反覆傳遞的,藏家更應看重其稀有程度和真正價值,而不單單是品相。

  不能苛求只成套成系列收藏:糧票是上個世紀的產物,由於年久或銷燬等因素,一些早期珍稀的糧票零零散散,因此不能單方面尋求成套收藏,如果能遇到珍貴的稀有品種,哪怕是單枚,藏家也不妨買進。

  不能只收糧票不收與它相關的糧證:糧證是糧食供應相關的糧本、糧卡、糧食單據或證明等,與糧票一樣都是歷史文物,具備一定價值,甚至有不少糧證比糧票的價值還大,可以一同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