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最稀缺的「資源」:不是石油不是士兵不是武器,沒有他們仗沒法打

中國近代由於軍隊日益龐大,各軍事教育機構一直無法培養出足夠的軍官。北伐完成後,由於中央政府的努力,軍事教育逐漸標準化(standardization),中央軍校為初級軍官的主要培訓場所,學生畢業後通常分發至國軍部隊。在德國顧問的協助下,這些軍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素質頗高,但是數量太少。據估計,1928年至1937年之間,中央軍校畢業的學生僅有19731人。

抗战期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石油不是士兵不是武器,没有他们仗没法打

蔣介石檢閱部隊

抗戰爆發後,初期基層軍官補充率極大,如淞滬戰役中蔣介石蔣介石將嫡系精銳部隊悉數投入戰場,與日軍激戰三個多月,傷亡慘重,一役即喪失初級軍官10000名,造成了基層幹部的斷層。根據1938年軍政、軍令兩部的統計,每年約需養成初級幹部45000人。由於幹部補充人數需求激增,而戰時軍人生活較苦、軍校招生困難,遂不得不降低報考標準。戰前規定入學者需高中畢業,自1937年起降為初中,以初中肄業程度入學者也不乏其人。一些需專門知識的兵科學校需要高中畢業程度始能接受學理,招生即十分困難。中央軍校由於戰前軍人待遇良好,報名人數多,錄取頗為不易,如1935年第十二期招考新生,各考區報名人數達10000餘人,經複試錄取者僅7%強。

抗戰爆發後由於招收人數大增,錄取率自然也隨之升高。據一項資料顯示,1940年第六分校第十七期十七總隊招生,共有1500人報考,經複試錄取者近1300人。為了適應戰時需要,除了降低報名資格外,又將教育期限縮短。戰時中央軍校及各分校,學生在校修業時間,包括入伍訓練在內,最長的為兩年七個月,最短的則不到九個月。此外,戰時由於經費、設備缺乏,影響學習效果,又缺乏嚴格的淘汰制度,學生的素質自然下降。不過戰時軍校教育重視戰技的訓練,是為較戰前進步之處,如1941年,參謀總長何應欽何應欽巡視西北,對於所見軍校即有以下的評論:

抗战期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石油不是士兵不是武器,没有他们仗没法打

黃埔軍校舊址

現在學校教育與戰前比較言之,戰前期間為三年,器材較為充足,受教學生率為高中畢業生考取,素質較為優良;抗戰以來,因下級幹部之補充,需要迫切,以致時間、器材、教育幹部,均感不足,而學生素質亦不如戰前一般良好,而戰前學校教育以教程為主,側重於理論一面,忽略了典範令之研究,小動作殊欠熟習,學生畢業後,到部隊教練士兵,形成戰鬥技術太差,現在軍校教育以典範令為主,要求確實瞭解,注重實際運用。

武漢會戰後,由於國軍戰略、戰術的改變,加以日軍南進之後兵力相對減少,部隊傷亡減少。由於軍官補充的需求降低,軍訓部乃將軍官養成教育期限自十七期起延長為一年半。1944年,該部更派員分赴軍、分各校及入伍生團,加以甄試,不及格的學生則分別降期、轉學或開除;併成立補足教育班,將從前肄業未滿一年半的短期生召回軍、分各校,再加以一年的教育。

抗战期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石油不是士兵不是武器,没有他们仗没法打

訓練中的國軍

最後,再從數量上加以觀察。中央軍校及分校,戰時所培育的學生在150000人以上,彌補了國軍基層軍官的不足,達成了軍校設立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