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40%都用來還房貸!竟還有人「堅信」這張外國的理財圖

近些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銀行APP、鳳凰金融APP和餘額寶等互聯網理財工具為人們理財帶來了便利,使得理財的人越來越多。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騰訊金融科技智庫共同發佈的《理財指數報告》顯示:去年年底我國互聯網理財的規模為3.15萬億元,並預測今年年底互聯網理財規模有望達到5.36萬億元。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家庭收入40%都用來還房貸!竟還有人“堅信”這張外國的理財圖

而在這些理財人群中,已有部分人群從單一的理財方式逐漸轉向以家庭配置為主的理財方式。於是乎,一個名為"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以下簡稱"普爾圖")便成了人們爭論的焦點,如下圖所示:

家庭收入40%都用來還房貸!竟還有人“堅信”這張外國的理財圖

乍一看有點像是"4321"法則。大概的內容是:把我們的資產按照4大塊來規劃,第一部分佔比10%,主要是作為3個月到半年的短期生活費所用。一般而言,這部分錢會放於銀行卡、餘額寶或者鳳凰金融的貨幣基金裡,靈活度高,方便存取。

第二部分佔比20%,主要作為保險來用,但這比例有點高了,後面會講到。這部分主要是配置意外險、重疾險和車險等保險,主要是為了"以小博大" ,以便我們在意外來臨之時,不被高昂的醫藥費和賠償等壓垮。

第三部分是保本升值的錢,佔比40%,做的是較穩定的投資,抗通脹,比如夠買鳳凰金融的月月領·加薪年金(20年)和鳳儲計劃等產品,年化利率在4%—10%之間,主要作為養老金和教育儲備金等。第四部分佔比30%,這部分的資金主要作為錢生錢,收益高、風險大,比如股票、基金等。

家庭收入40%都用來還房貸!竟還有人“堅信”這張外國的理財圖

綜合來看,普爾圖資產配置清晰,短期、長線的理財規劃都考慮到,似乎很適合我們做理財配置。但實際上,隨著時代發展的變遷,這個圖已不再完全適合我們中國人。比較直觀的一點就是,它沒有負債配置。

據天風證券對中國家庭債務做的調查、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2017年底發佈的《三季度中國去槓桿進程報告》顯示,2006年至2016年間,中國家庭房貸支出與收入比從33%上升到了67%,而在去年,中國的人均家庭負債到了60%左右,其中50%以上是來源於房貸。

家庭收入40%都用來還房貸!竟還有人“堅信”這張外國的理財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分的貸款,在家庭支出中甚至能佔到30%、50%左右。這意味,我們如今再按普爾圖去配置資產肯定是行不通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配置。

如果我們的負債率很高,那麼後三部分的保險、基金和股票等投資都要大大縮減;如果家裡的資金比較少,又需要大量支出與父母贍養和子女教育等,那高風險投資比例就要適當縮減,以免遇到行情不好時,基本生活受影響。當然,如果我們沒有負債情況,或者負債很輕很輕,可以適當考慮普爾圖。

總而言之,任何資產規劃都要根據國情和時代發展而變。就拿普爾圖來說,在全民貸款買房車尚未興起的年代,居民負債低、存款高,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適用。但按如今的大環境,一味照這個資產配置方案,恐怕要吃 "大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