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魏了翁畫像

魏了翁(1178-1237),號鶴山,南宋晚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政治家。為傳播理學,培育英才,他親自創辦蒲江鶴山書院、靖州鶴山書院。元明清時期,蘇州鶴山書院、蒲江鶴山書院、瀘州鶴山書院、眉州鶴山書院、邛州鶴山書院、則為紀念魏了翁而創建的,其地位與影響力可見一斑。其時,以魏了翁及弟子為代表形成一大儒學派別——鶴山學派,享有“南方共宗鶴山老”的盛譽。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皇帝面賜御書“鶴山書院”四大字,以示嘉獎。清雍正二年(1724年),詔令魏了翁入祀文廟陪祀孔子,充分肯定了他在儒家學說中的地位。如今,南宋蒲江鶴山書院、明清蒲江鶴山書院遺址猶在,足以憑弔千秋。

一、南宋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南宋蒲江鶴山書院遺址,位於今蒲江縣鶴山街道櫻桃村4組,玉芝山之下的青年水庫處,地理位置北緯約30°09′45″、東經103°31′41″,海拔約990米。

宋寧宗開禧二年(1207)秋八月,在京城做校書郎的魏了翁為奉養年邁的父母,請求朝廷外放,被恩准任嘉定府知府,返川途中遭遇蜀大將吳曦叛亂。翌年,了翁回到家鄉,準備在縣境之隈支峰(今蒲江縣玉芝山)“遂卜室,貯書其上”。宋寧宗嘉定二年(1209),了翁親生父親病故,他“解官心喪”在隈支峰之白鶴山築室,籌建鶴山書院。嘉定三年(1210),書院落成,名“白鶴書院”,以了翁號鶴山,故人稱“鶴山書院”。

《宋史》“魏了翁傳”記載,“丁生父憂,解官心喪,築室白鶴山下,以所聞於輔廣、李燔者開門授徒,士爭負笈從之。由是蜀人盡知義理之學。”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宋史》魏了翁傳記載,創建鶴山書院

書院落成之際,恰逢朝廷“詔郡國聘士”,邛州地區準備參加考試的學子“比屋相望未有講肄之所”。了翁見狀,乃召集十餘名考生到書院攻讀,並親自授課。是年秋天,鶴山書院的第一批學生參加考試,考中七人,其中蒲江王萬里還是類省試的第一名。當年沒有考中的人,“後亦接踵科第,或以恩得官,莫有遺者”,一時間書院為之一空,人們競相傳為美談。不過,了翁並沒有為此感到特別高興,他說:“是不過務記覽,為文詞,以規取利祿雲耳!學雲學雲,記覽文詞云乎哉!”魏了翁辦學不以記覽文詞以通過科舉而獲取利祿為目的,而是為了傳播“先王之言,隨事省察”,以不違其善良之本心,即以義理思想教授生徒。在教育方法上,他認為:“人物如千丈松,培植崇長非一旦之功”,應當“念其成材之不易,故必扶植而容養之”。在學習方法上,他特別強調“審問"和“篤行”,注意學以致用,身體力行。秋試後,魏了翁召四方之士到書院共學,教授刊佈理學,負笈而來者絡繹不絕。應蒲江縣令家子鑑之請,他書周子《太極說》、張子《西銘》、朱文公呂成公《學規》、陳忠肅公《責沈文》,並勒石於鄉校,充分體現他的教學理念。

為了滿足書院教學發展的需要,他擴大書院,“前後各為一堂二內,廊廡門墉以次畢具。旁為小室,曰‘師立齋’,永嘉葉公為之銘。介二堂曰書舫,舫之左右為南北窗,堂之後為閣”,“閣之下又為一堂二內堂,日‘事心’,取邵子語。閣之陰闢小圃,鑿池築室,藝卉木,為遊息之所。圃之後,憑高瞰虛,一川風物之秀,皆在目中。又為亭其上,以仰觀日星風露之變,俯察鳥獸草木之宜”。鶴山書院最為靚麗的硬件設施是藏書樓——“尊經閣”。魏了翁家中過去就有藏書,入京擔任秘書省正字時,又將禁中書籍抄錄了一些帶回,並收集尋訪公家、私人所刊行之書,共得十萬卷,彙集一起而珍藏在書院的閣樓上。他取《六經閣記》中的文字,稱藏書樓為“尊經閣”,並延請陽安劉光祖為之作《記》。學者班書閣考訂宋代書院藏書情況,稱:“是國家之藏書,尚不若鶴山之富,其他各書院,豈易與之比擬哉!”鶴山書院尊經閣的藏書量,為宋代各大書院之首。

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冬,魏了翁離開書院,先後任知漢州、知眉州、潼州府路提點刑獄兼權轉運判官、權知遂寧府、直秘閣知瀘州主管潼川路安撫司公事等職。其間,嘉定五年(1212),漢州任時,“境內橋壞,民有壓死者”,“詔降官一秩”,回蒲江主持鶴山書院數月。嘉定十一年(1218) 春,知瀘州後不久,其生母病亡,於是請解官回鄉,一面為其母守制,一面在鶴山書院教學授徒。嘉定十四年(1221) ,葉適寄《魏華甫鶴山書院》詩,雲:“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是年,了翁離開書院赴潼川府任。紹定四年(1231)六月詔復魏了翁原職,是年秋離開靖州還蜀,翌年三月回到蒲江。紹定六年(1233)春,離開蒲江赴瀘州任。魏了翁在蒲江創辦鶴山書院後,除去居官在外的時間,前後四次主講蒲江鶴山書院,共約五年多的時間。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魏了翁鶴山書院圖

(顧曾平繪)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宋史》魏了翁傳記載,御書賜鶴山書院四大字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十二月十四日,魏了翁任同籤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兼江淮軍馬,“陛辭”時,皇帝面賜御書“鶴山書院”四大字,以示嘉獎。據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統計,宋代書院700餘所,得到皇帝御書賜額的僅有34所。

魏了翁在鶴山書院從事學術和教學活動,推動理學在四川的傳播。《宋史》雲:“由是蜀人盡知義理之學。”以他為代表形成宋代一大儒學派別——鶴山學派,他成為南宋理學的領軍人物,朝野上下已經名動一時,家鉉翁《則堂集》有“南方共宗鶴山老”之譽。此學派集宋代蜀學之大成,在宋代蜀學乃至整個宋明理學史上的地位上佔有重要地位。有宋一代,蒲江鶴山書院為國家培養的大批傑出人才,據所見資料,魏了翁的門人弟子可查其名的有30人,其中著名者有類元王萬里、籤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高斯得、禮部尚書牟子才、權刑部尚書吳泳、學者史繩祖等。

明代蒲江知縣邵有良於縣城北一里處重建鶴山書院,在今蒲江中學校址內,其書院地址已與宋代鶴山書院原址相去甚遠。但,今天許多文獻著述往往誤以此為魏了翁建立鶴山書院的地方。

那麼,今天南宋蒲江鶴山書院的遺址在哪裡呢?

魏了翁《鶴山文鈔》十一卷有《書鶴山書院始末》,其文雲:“先廬枕山,與古白鶴崗阜屬連。山之巔,則修竹緣坡,循坡而上,草木膠葛;又上焉,則荊棘之所於也。有烽燧故基,相傳為李唐時西南夷數大入,是為望敵之所。蓋居一縣之最高峰,故縣人亦罕至其地。一日,與家人窮隮頗愛面前隈支一峰,欲即之而不得。則除剪其荊棘,蒙犯虺蜴,聚足而上,則其地平袤,衡廣二百尺,縱數里。無復側峻凹凸,殆天閟而地藏者。隈支中峰,復屹立其前,如有巨人端士色授面承歟?遂卜室貯書其上,與朋友共焉。會居心制,未即功。”

據其《始末》,魏了翁創辦的鶴山書院地點應該在與其父墓地相連的白鶴崗阜。那麼,魏了翁父親的墓地又在哪裡呢?

魏了翁的《贈王彥正》記載:“嘉定二年,餘以心制里居。宅兆未卜。聞資中王直夫雅善青囊之術,即具書幣致之。居三日,餘表兄高南叔拉與登隈支山,過蟠鰲鎮,歷馬鞍山。未至山數里,直夫頓足而言曰;‘由長秋山而下,乾岡數里,其下當有坤申朝甲乙出之水,子之先君子其當葬此乎,’下而卜之,果如所云。遂為今長寧阡。”

因此,我們不難知道魏了翁父親的墓地是在長寧阡。

從資中風水家王直夫與魏了翁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王直夫道:“子未有室,居子之先廬,被山帶江,其上有山,與馬鞍之朝向若相似,然隈支為巽己峰,實當其前,儻知之乎?”原來,隈支山在白鶴書院的西北方向,這與魏了翁的《書鶴山書院始末》裡所敘述的,“面前隈支一峰”與“隈支中峰,復屹立其前,如有巨人端士色授面承歟”,記載完全一致。

由此,魏了翁的鶴山書院原址應該在其父親的墓地長寧阡附近、隈支山之下的白鶴崗阜。魏了翁是這樣描敘其地形的,“其地平袤,衡廣二百尺,縱數里。無復側峻凹凸,殆天閟而地藏者”。

但是,白鶴崗阜、長寧阡、隈支山又在哪裡呢?

魏了翁有詩《自長寧阡過靈泉兄墓爇黃經從隈支以歸》,“晨策犯層巔,危如峭壁緣。溪明人在地,路絕馬行天。松倚露雲立,稻依霜雨眠。不知歲年晚,撫事亦悠然。”此詩裡的靈泉兄是其同產長兄高載,葬於長寧阡。高載知靈泉縣(今成都龍泉驛區)時,“會以母喪,自傷不得侍養,曰:‘吾何以生為也!’哀毀而卒。”據魏了翁《知靈泉縣奉議郎致仕高君載行狀》,其時,長寧阡位於“眉州丹稜縣長寧鄉仙水裡乾山之原”。

隈支山,“蓋居一縣之最高峰,故縣人亦罕至其地。”1996年,鶴山鎮蒲硯村出土明朝奉直大夫孫禮的墓誌銘,中有“改葬葨芝山”,“葨芝山”即“隈支山”。“葨芝山”今名“玉芝山”,山頂在鶴山街道的櫻桃村,山頂海拔1004.3米,為縣城南面最高峰。

經田野調查尋訪,玉芝山上有古代石臺階柱遺存,此峰雄踞群山之上,視野遼闊,疑其是魏了翁文中的“烽燧故基”,即李唐時為防止西南夷入侵蒲江而修築的望敵之所。玉芝山其下,為一方小水庫,稱“青年水庫”。該水庫位始建於1963年,次年竣工。水庫蓄水處地勢平坦,與魏了翁口中所說的“其地平袤”甚為吻合。水庫前,一為電視塔712臺所在山峰,一為三鍋樁,中為玉芝山矗立,難道這不就是鶴山先生所云“隈支中峰,復屹立其前”嗎?!。水庫之右為一山崗,孤立橫亙於側,其上平整,周遭岩石堅實,蓋鶴山先生所云“白鶴崗阜”歟?山崗之下,有古道一條,蜿蜒崎嶇而下經幹巖腔可抵山下。以前,人們必經此道方可到達青年水庫。這條古道,或為800年前魏了翁與學子們前往書院的山間小道。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位於鶴山街道櫻桃村四組的青年水庫組圖

結合魏了翁文中的鶴山書院的結構,基本可以復原宋代蒲江鶴山書院的佈局:白鶴崗阜下,依次為鶴山書院前中後三堂、師立齋、書舫、南北窗、藏書樓尊經閣、事心堂,遊息之池圃,其後為可憑高瞰虛之願豐亭。

朱子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先賢魏了翁創辦的鶴山書院開啟蒲江“鄉黨之學”的先河,不僅是蒲江歷史上第一所書院,而且也是全國各地鶴山書院之本源。今天,傳承、保護、開發宋代蒲江鶴山書院遺址意義重大。

二、明清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明清蒲江鶴山書院,位於蒲江縣鶴山街道了翁社區蒲江中學之白鶴山果園內,地理位置北緯約30°12′28.7″、東經103°30′24.5″,海拔約546米。

宋末元初,漢蒙戰爭在四川地區延綿半個世紀,殺戮頻繁,社會殘破,經濟衰敗,許多學者大舉遠徙,僑居東南。魏了翁創辦的蒲江鶴山書院蕩然無存,隱居蘇州的魏了翁曾孫魏起說:“今天下學校並興,凡儒先之所經歷,往往列於學官,而我先世鶴山書院者,臨邛之灌莽莫之剪治,其僑諸靖州者存亦亡幾。”

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蒲江知縣邵有良查訪書院舊址時,“詢諸父老,曰不知也;詢諸群吏,曰不知也;詢諸鄉大夫,曰不知也”,可謂一問三不知。直到次年三月,“有民姓任者引而指之”,說原來的書院在“治北一里許”的山頂上。經過查看,“基址猶在,磉砌僅存,墨池方丈許”。邵有良由此便確定這就是當時書院“古蹟”,並“命工築室以新之”,“環牆以周之”,並撰《重修鶴山書院記》,重建之鶴山書院址在原蒲江中學果園處。正德十二年(1517),御史盧雍重修鶴山書院,以祀了翁。明末,書院被焚燒而化為灰燼。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乾隆《蒲江縣誌》關於“鶴山書院”的記載

清朝雍正二年(1724),增魏了翁祔饗文廟。雍正四年(1726),蒲江縣令陳崑琇重修鶴山書院。隨後,書院“延陋不葺”,“草蔓幽蹊荊羅”,“日就傾圮”,成廢址。乾隆初,書院的“墜椽頹柱”被運往縣城改建文昌宮。乾隆十四年(1749),蒲江知縣趙珺探訪書院舊址,撰《鶴山書院碑記》,希望“後之君子踵而新之,使文靖遺澤亙古常昭,蒲之人士得趨正學,則禮儀之風於復古。”乾隆五十二年(1787),蒲江知縣紀曾蔭倡議“重修書院以光舊制”,設計“洗墨池、鶴山祠、講堂、書屋、學舍、山門”次第佈局。乾隆五十五年(1790),書院初步落成,紀曾蔭撰《重修鶴山書院碑記》。嘉慶十七年(1812)、同治六年(1867),蒲江知縣魏守誠、林振禧分別對登山石階300餘級進行培修。書院石坊山門鐫“魏氏故里”橫額,坊柱有一對聯:“為國忠貞二十餘疏傳信史,名家理學九經要義邁鴻儒”。山項書院為三重殿宇式木結構建築,正廳龕臺上設“魏文靖公鶴山先生”牌位。書院前立一屏牆,正面有紀曾蔭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手書、每字3尺餘見方的“鶴山書院”四大字,背面刻十六字四言詩:“鶴山蒼蒼,蒲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舊時,書院的“文靖洗墨”、“白鶴書堂”分為“蒲江八景”之一。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清代鶴山書院壁牆

清代鶴山書院山長可考者有:潘成禧、陳懷仁、趙廷澍、王宗陶、彭廷颺、鍾殿華、李壽堂、解璜、彭體元、陳桂智、徐元善、陳家鎮、王漢昭、戴履中、李萬鍾。光緒《蒲江縣誌》雲:“鶴山書院聲振一時,而名垂後世,固非他學可比也!”

光緒三十年(1904)清廷廢除科舉制度,舉辦新學,書院走向沒落。是年,蒲江縣高等小學堂建立,校址在縣衙署側考棚。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蒲江縣高等小學堂遷到鶴山書院舊址,改名為蒲江縣高等小學校。1929年,蒲江縣高等小學校遷入縣城文廟。1941年,因蒲江縣小學畢業生各奔成都、邛崍、眉山等地就讀中學不便,遂將原鶴山書院改辦為蒲江縣立初級中學校。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乾隆時的蒲江鶴山書院圖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民國時的蒲江鶴山書院圖

1950年,學校改名為四川省蒲江縣初級中學校。1953年,新校舍建成,學校遷至鶴山書院山麓,即今蒲江中學校址,書院原址闢為學校果園。2018年秋,蒲江中學遷往城西南新校園。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雖“哲人已萎”,鶴山蒲水卻青綠依然,先生之風如山高水長。八百載悠悠而下,南宋以降鶴山書院為國家培養大批傑出人才,鶴山之學源遠流長,澤被後世。

蒲江鶴山書院遺址

蒲江中學思賢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