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活了一大批人,老年失去勞動力後,是否應該享受養老金?

謝京瀚


農民養活了一大批人,老年失去勞動力後,是否應該享受養老金?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那就是農民要是收養老金的話,前提是60歲前交了養老保險。但是他們沒有交過。那他們是不是有其他貢獻呢?當然有,比方說年輕時交公糧,修橋修路,交統籌提留等。但這些算不算交了養老保險呢?這個還真不能劃等號。

1、農民滿60歲有沒有養老待遇?

其實,農民滿60歲後到底有沒有養老待遇呢?現在國家給每個年滿60歲的農民發放老年人補貼。當然這個數額不多。只能說是對年老農民的一種養老幫扶,不算是完全意義上的養老保險。但是,農民退休前也沒有交過養老保險,所以要求完全領取養老保險也是不實際的。

2、農民養老靠什麼?

農民養老靠什麼呢?是不是農民養老就什麼指望都沒有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農民年老了還有土地。你可以說,農民老年了種不了地,是的,誰老年了還種得了。關鍵是你種不了,子女可以種,取得受益來養活父母本來就是他們應該做得。有人說,兒女都在外地大城市,不可能回鄉種地,那是你們家的事。為什麼人家的兒女都在身邊,你非要讓兒女去大城市那沒有人供養是誰的責任呢。

3、養兒防老靠不住嗎?

很多人說,現在養兒防老靠不住了。確實是靠不住,但不是所有的兒女都靠不住。你看看人家孝順兒女是怎樣贍養父母的。你的兒女拒絕養你是你教育失敗,不能說你兒女不養你就推給政府。法律可是明明白白規定兒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注意了,是法定義務。能說不供養就不供養嗎。

4、農民養老要多管齊下。

其實,農民養老確實是一個世紀性難題。我國正在從傳統農耕社會向後工業社會轉變,社區養老、社會化養老設施和機構相當不完備。這就突出了家庭養老的尷尬,一方面兒女忙於工作,亞歷山大。一方面不得不承擔夫妻雙方几個老人的養老負擔。但是沒辦法,要改變這個現象還得幾十年。另外,國家給農民老年人的養老補貼也逐年上漲,家庭有條件的也應該購買適當的商業養老保險以減輕將來父母養老負擔。


聚焦三農熱點說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其一,行業之間,不能說誰養活了誰?其二,60週歲的農民已經領取退休金了。

到底誰養活了誰?農民種地產糧,2006年之前繳糧納稅,同時也盡最大可能地維持自己的生活,雖然苦些累些,但是自己辛勤汗水換來的,也算自己養活著自己吧!至於農民將上好的糧食交給國家,國家又將這些糧食賣給不種地的“一大批人”,是他們生活了,貌似農民真的是養活了“一大批人”。不過,如果沒有農民生產糧食,工人就沒有飯吃,如果工人不生產農資器械,農民種地就會很費力費時,如果沒有科學家研究農作物高產品種,先進的種植技術,糧食也不會獲得豐收。也就是說各行業是互相有牽連,整個社會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的,大家都是在這個相互依賴的共同體中求生存。也不能說誰離開了誰都不能活,沒有誰都不能活。

養老金上調勢在必行。農村老人的養老金是有的,這個就是“新農保”政策,每人每年繳納100元,到了60週歲就會領取88元的養老金。說實話,一個月只有這點錢,實在是太少,不僅連鹽、油等生活必需品都不夠,水電費從那裡來,即使糧、菜自己種,但還得有所投資,錢在哪裡?老年人僅憑這點養老金還是無法保障生活的。他們很苦惱,也很無奈。

現在農村已進入老年了,誰不是在國家困難的日子裡,響應國家的號召修水渠、河道、水壩,建鐵路、公路。離家就是幾個月,不但沒錢,還自己解決溫飽,以及後來繳公糧、繳農業稅,這些應該是老年農民對國家的貢獻吧!現在國家富裕了,是該提高農民的養老補助標準或提供生活補助費。據報道河南安陽已開始試點,目前有50萬農村老人,每人每月能享受400元生活補助費,這極大的保障了老人們的生活,也是對養老金過低的一種補充,如果能在全國推廣,何不是農村老人所期盼的呢?


為生活而提神


農民和工人、幹部、教師、醫生一樣,都是社會的勞動者,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誰養活誰的問題。不過,農民對國家的貢獻是巨大的,是可以載入史冊的。

新中國建立,百業待興,國家困難重重。廣大農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湧躍向國家交公糧,賣餘糧,有力地支援了國家建設。尤其是三年困難時期,大災之年,糧食欠收,農民節衣縮食,連口糧都省下來上交國家,邦助國家渡過了難關。可以這樣說,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兩彈一星上天,國家實現工業化,以及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建立與發展,農民都功不可沒!正因如此,現在許多人都認為,國家對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農民,應像城鎮職工一樣,給予退休待遇,發放養老金。這種主張,無疑是具有合理性的。

這些年,我們的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經濟有了飛躍的發展,國家一天天富裕起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加大了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反哺力度,向三農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改善農村面貌,改善農民的生活。不光於2006年全面免除了農業稅,還加大了對農民的補貼。除此而外,對60歲以上的老年農民還發放了生活補助,錢雖不多,但體現了國家對農民的關懷。

為了使農民老有所養,我認為國家對農民應效仿城鎮職工退休辦法,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以2006年全面免除農業稅為時間界限,對2006年以前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年農民實行退休制,發放養老金。並對70歲以上的老年農民發放老年津貼。對2006年以後達到退休年齡的農民實行新辦法,由農民自繳社保基金,到時退休,領取養老金。對中人退休,則實行個人自繳,國家補貼的辦法,辦理退休。


周天一覽


農民養活了一大批人,老年失去勞動力以後,是否應該享受養老金?



對於這個問題題主這麼說法,不敢苟同!這個社會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互相牽扯在一起,每一行都不能缺少人在從事工作不是哪一行人養活了哪一行的人,是整個社會相輔相成的,互相依賴互相理,依靠著生存。

對於現在網上始終議論著農民是否該享受養老金的問題,也成為一個社會的焦點,出現了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但是要看一個時代造就了一種社會現象,這是有特殊的歷史發展階段造成的,比如在以前是以農養工,現在是工業反哺農業,這種現象大家不可否認。

即使現在一個熱議的話題,首先要明白一點的問題就是社會養老金制度的改革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只有這樣才能分清楚農民該不該拿養老金的問題。社會養老金的繳納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90年代以前的工人也沒有繳納養老金,但是他們退休了,他們沒有養老金,他們在城裡也有房子,而且房子比幾十畝地都值錢。



而90年代以前的老農民而言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不比工人少,是農民頂風雨,冒嚴寒,開荒種地,交納公糧、交農業稅、交三提五統、出義務工、鋪路架橋、修河渠、打水庫。
所有這一切比起工人在國有工廠裡上班,領的是國家的工資也沒有交納稅收,當然是為國家產生的一部分效益,但是他們沒有投資一分錢,工人的勞動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也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國家有今天的繁榮富強是老一代工人和農民的付出分不開的。從這一點上可以講,老一代人都應該享受一點養老保險的待遇。目前國家給老一代農民每月100元左右的最低生活補貼的保障晚年生活。

但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到現在,再到未來,任何人都有機會交那社會養老保險,而且不交納社會養老保險,就不能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多繳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原則從這一點看是公平的,這一點也毋庸置疑。所以現在農民和工人的待遇基本持平,只要勞動就可以得到應有的報酬。



總之,不是農民養活了一些人,而是大家都在相互著共同維持著整個社會的生存鏈,也不能說誰離開誰都能活,沒有誰都能活。如果沒有農民生產糧食,工人就沒有糧食吃,如果工人不生產農資器械,農民種地就很費事,如果沒有科學家研究農作物的高產品種,先進的種植技術,也沒有現在的糧食大豐收。對於農民該不該享受養老金的問題,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目前國家的財力還不能夠負擔得起農民這個龐大群體的養老金的發放能力,畢竟國家也還有正常的運轉,還需要大量的經費開支。當然以後國家富裕了,會對農村養老金進行全國統籌確保農民的晚年幸福。


宗元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用質疑的,是肯定的。現在討論這個事我們只是從膚淺,直觀的層面上在討論這件大事,沒有討論更深層次存在的問題。當然所謂更深的問題,大多數老百姓`感受不到或剛剛有所觸及,對我們生活正在逐漸滲透,感到的威協還不是很嚴重,並沒有引起所有人注意,等以後有機會在討論吧。

實際上在養老這件事上,我國起步很晚的,剛開始只是考慮到部分人群,根本就沒有想到考慮全民養老的事,也只是最近這一,二十年關係到全民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矛盾更尖銳了才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上來。關係農民養老問題呼聲欲來欲高,農民所處的地位,環境等的逐漸改變,養老`問題越來越不能迴避,越來越嚴重,迫在眉婕,必須要引起全民關注了。

在國外經濟發達的國家,全民養老的問題早在七八十年前就開始了,體制,養老金的建立,管理,發放都有相應的一套完整規章制度,並沒有在養老金髮放上把人分三六九等來,任何人都是一視同仁。我國起步較晚,養老問題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照搬國外的有很大難度,要制訂完善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老金制度還有很長路要走。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從事農業生產的有幾億農民,歷史上沒有人過多地關心農民養老問題,養兒防老成了延續幾千年的傳統,隨著社會進步和農業的發展,養兒防老成了越來越不現實的事了,老百姓對國家的信任和依賴正在加劇,養老就自然而然成為國家不得不重視的事了。

國家既然己經在農民養老問題上有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了,顯然,能引起農民不滿的原因主要還是養老金數額相比其它人員差距太大,沒有一視同仁對待,一樣對國家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相比其它行業養老金的發放,有著天壤之別,更顯得,對待農民養老制度的不公平,便是顯而易見的事了。雖然對農民養老金髮放比剛開始有所提高,但基數太低,杯水車薪。都講農民是職業的象徵,不是身份的象徵,那為啥不能一視同仁對待農民那?農民放下從建國付出巨大貢獻不講,僅從改革開放這三十來年裡,有目共睹的是國家那行那業都有他們的身影,作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三十年前的壯年現在說老就老了,他們更應該受到遵敬和愛護,他們的養老金交訥早以隨著汗水侵滲在祖國大地裡,他們更應該享受國家政策的惠及和優待。隨著國家的強盛,農民養老金應該有相應付度提高才行,國家也應該重視來之農村的呼聲,做出相應的改革和調正。


寒溪漁翁


農民養活了一大批人,老年失去勞動力後,是否應該享受養老金?



這個話從何說起,怎麼農民養活一大批人,這個話不中聽。在我國工農是一家,彼此不分你我,都是為了養家餬口,為了生活填飽肚子。工作不同,工人是投身工業,農民即投身農業,工人生長農機具、農藥化肥供農民種田種地生產糧食,而農民利於工人生產的化肥農藥,從事糧食生產,把多餘的糧食賣給國家,讓工人吃飽肚子發展工業。



其實,這一切都是相互相乘的,根本不存在誰養活誰。農民沒有工人生產的農機具、農藥化肥,靠一雙手是種不起糧食來的,沒有農機具你用手能犁地嗎?沒有化肥農藥蟲子會死嗎?都是不可能。那麼,同樣工人沒有農民的糧食支持也生產不了的。“民以食為天”,世上還沒有出生不吃飯能生存的了,那是會餓死的。所以,農民種地顯然非常重要,沒有農民生產糧食,國家也不可能發展成今天這麼壯大,國強民富。



至於,農民年老了,失去勞動能力了,他們曾經為國家建設作出過貢獻的,如今養老卻成了問題。其實,國家早在十幾前就考慮到農村60歲以上的農民養老問題,統一給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發放最低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70元。雖說是少了點,但我國是農業大國,有八億多農民,且都老年人居多,如果農民跟工人一樣有退休金,那國庫都會掏空。不過國家也瞭解到這一點,儘量傾斜農民,每年農民基礎養老金都有所漲幅。

像我們浙江金華地區,十幾年前,60歲以上的老人最低基礎養老金是每人每月60元,如今到2018年已經漲到每人每月178元。而且8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上浮20%,確保老年人有飯吃有衣穿,讓農民真正享受黨的好政策,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快快樂樂地度過晚年。

你們農村當地的農民養老金是多少?歡迎大家一起都來點贊評論,關注老孃舅說事,瞭解更多三農精彩內容。


老孃舅說事


應不應該享受養老金跟他養活一大批人沒有關係,是跟年齡是否滿60歲有關係。關於農民老人是否應該享受養老金的這個問題要從國家農村老人養老金政策來說:


養老金是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新農保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當地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滿60週歲的老人,不需要交費,可以直接領基礎養老金。年滿60週歲的農村居民,每年就可直接領到國家最低標準55元×12=660元的基礎養老金,每個地方的財政收入不一樣,所以每個地方的基礎養老金補貼不一樣,但是不能低於國家最低標準;個人賬戶養老金是要交費才能領到的養老金。

從新農保養老金政策來說,這位農民老人如年齡已經滿60歲那麼他是得到享受養老金補助的人。我們又從這位農民老人的個人能力來看看,他能養活一大批人說明他是一位能人富有的人,雖然說他老了失去了勞動力,但是他的家庭不會貧窮。對於一位富有家庭的老人來說,根本不需要家國基礎養老金那點微小的錢來救濟。不管他是貧窮還是富有,老人失去了勞動力,根據國家新農保養老金政策,這位農民老人年滿60歲是應該得到享受養老金補助的人。


視角解讀


這裡指的應當是50,60時期的農村老人 ,國家應當對這部份農村老人進行適當的扶助,讓其晚年生活老有所養,看病不難。同時對有子女的也要提倡子女有責不違傳統。孤老則應當享受社會保障。


彩雲追月117075651


農村是用來解決城市在就業 ,吃飯,發展等等各種問題的!你要問知青下鄉,國家公糧,城市發展,人民養老這種問題誰解決的,答案是中國農村!農村只用來解決城市解決不了的問題!農村問題想讓城市解決那是不可能給農村解決的 因為城市看不起農村


磚愛你


絕對應該享受養老金,由於制度造成的工農業剪刀差的存在讓農民非常弱勢,如果沒有剪刀差,農民應該是生活的比較好的,估計城裡人不僅僅為房而忙了,更是在為吃而忙了,你說農民從這點上應不應該享受養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