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老師有哪些?

花生251227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是培養人才最多的軍校,是國共合作的唯一一所軍校。

黃埔軍校從1924年起到1949年間,總共23期,教師無數,但論知名度,前一到六期的教師更知名一些。

黃埔軍校的校長


黃埔軍校的想法來自於共產國際的建議,是在1921年,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與孫中山會晤時,馬林建議“成立屬於自己的軍校,培養自己的革命軍。”

孫中山覺得有道理,於是開始安排籌備,並任命蔣中正為籌備委員會委員長,鄧演達、王柏齡等為籌備委員。



在校長人選上,孫中山早期決定任命程潛為校長,蔣介石和李濟深為副校長。蔣介石聽到這個消息後,馬上辭職,想想自己籌備了大半天,本以為自己是校長,誰想到半路殺出個程潛,情何以堪?

在各種影響下,孫中山最終任命蔣介石為第一任校長,前一到六期,都是蔣介石任校長;第二任校長為關麟徵,第三任校長為張耀明,第四任之後就到了臺灣了……

黃埔軍校各部門領導



蔣介石當了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

教練部,有李濟深、鄧演達為正、副主任;

教授部,有王柏齡、葉劍英為正、副主任;

政治部,有戴季陶(後為周恩來)、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



何應欽為總教官。

教育長為胡謙。

另外,顧祝同(戰術教官,管理部主任)、陳誠(軍事教官,校長辦特別官佐)、陳繼承(教官,教育長)也擔任重要職位。

黃埔軍校、分校其它領導和老師



除了第一期的領導幹部外,汪精衛在後來也當過軍部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除了黃埔軍校校本部外,後期還有不少分校,著名的分校領導有:

李宗仁、白崇禧曾任南寧分校負責人。

唐生智、石醉六、汪精衛等曾任長沙分校領導人。

譚曙卿、鄧演達、惲代英等曾任武漢分校領導人。



何應欽為潮州分校領導人。

另外,黃埔的教官還有:錢大均、劉峙、蔣鼎文、方鼎英、張治中、嚴重、繆斌、邵元衝、林振維、周駿彥、宋榮昌、李其芳等。

黃埔軍校中做老師的共產黨人



除了周恩來、葉劍英等領導外,共產黨方面的教官還有

惲代英、肖楚女、張秋人、瞿秋白、高語罕、熊雄、聶榮臻、郭沫若、魯易、陽翰笙、毛澤覃、周佛海、包惠僧、董必武、夏曦、李達、張國燾、陳潭秋、陳毅、許德珩、章伯鈞等等。



黃埔軍校是一個偉大的軍校,孕育了一批高級將領,這些將領不僅存在於國民黨軍隊中,也有不少共產黨將領出自這裡,但這些都離不開一批優秀的學校領導、老師們。

向這些黃埔軍校曾經的老師們致敬!


藍風破曉


從1911年開始,孫中山的路途中就經歷了各種起起伏伏,因為手中沒兵沒槍的原因,所以他只空有巨大的名氣,但卻沒有相應的實力來捍衛自己的抱負,僅在廣東一地他就遭受到了陳炯明的壓迫,孫中山的國民政府就在廣東,而當時真正把握著廣東軍政大權的人是孫中山以前同盟會的手下陳炯明。後來就在廣州爆發了陳炯明的叛變。經歷了這場風波後,於危難之際孫中山下決心創立了黃埔軍校,想力挽狂瀾於既倒。 為了獲得黃埔軍校校長的位置,在陳炯明叛變中護衛孫中山左右的蔣介石也使出了渾身解術。曾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蔣介石深深的瞭解,黃埔軍校在未來所能創造的威力,他對黃埔軍校的前景看得很重,把這當成了自己走向人生巔峰的最重要資本。

開始時黃埔軍校的老師們是廖仲愷,李濟深,鄧演達,戴季陶、張申府、王柏齡、周恩來、瞿秋白、惲代英、張秋人等,不過在這一批的人也有先後之分。而汪精衛、李宗仁、白崇禧、程潛、陳果夫、邵力子等人也在黃埔軍校內部擔任過一定職務。而隨同蔣介石一同發家的八大金剛也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教官,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陳誠、顧祝同、劉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八人。因為孫中山本身對創辦軍校沒什麼經驗,所以他就請求了蘇聯的幫助,而又因為時間緊迫的原因,所以黃埔軍校最開始是以速成班的制度創的。黃埔軍校的學制是一年,不過學生們真正在黃埔軍校內部學習的時間只有六個月,其他的六個月則是在入學前在部隊裡面訓練半年。黃埔軍校最開始的定位也是部隊的初級士官,所以黃埔學生們在黃埔軍校中只學到了最基礎的東西,他們的軍事能力都是在戰場上靠一仗一仗積累或者是在陸軍大學進修而來的。


黃埔軍校最重要的並不是教育水平有多高,它最重要的是它無與倫比的搖籃身份,黃埔軍校以搖籃的姿態培養出了許多名將,這些將領們都在後來的抗戰、內戰史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些經歷過血山火海的黃埔學生們才是真正擁有強大軍事手段的人,黃埔將領們都是在戰場上成長起來的、都是經歷過一場場的戰鬥使自己成為真正百戰名將的。後來,新中國的總理周恩來見到作為戰犯的黃埔軍校生時,他們慚愧地說:對不起老師。作為當年的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回答到:是我這個老師沒有教好你們這些學生。


李三萬的三萬裡


黃埔軍校任過教的老師很多,著名的校方教官按時間順序介紹。領導層方面有:校長——蔣介石;黨代表——廖仲愷;教練部——李濟深、鄧演達、;教授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政治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張申府、後周恩來任主任;總教官——何應欽;教育長——胡謙等等。除上述外教職員工中較著名國民黨方面有:汪精衛(軍部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宗仁(校委,南寧分校負責人)、白崇禧(校委)、程潛(校委,長沙分校領導)、陳果夫(招委)、邵力夫(校辦秘書長政治部主任)、顧祝同(戰術教官,管理部主任)、陳誠(軍事教官,校長辦特別官佐)、陳繼承(教官,教育長),另外教官還有錢大均、劉峙、蔣鼎文、方鼎英、張治中、嚴重、繆斌、邵元衝、林振維、周駿彥、宋榮昌、李其芳等等。 共產黨方面教官有:惲代英、肖楚女、張秋人、瞿秋白、高語罕、熊雄、聶榮臻、郭沫若、魯易、陽翰笙、毛澤覃、周佛海、包惠僧、董必武、夏曦、李達、張國燾、陳潭秋、陳毅、許德珩、章伯鈞等等。網友們明白了嗎?如未介紹齊全請予補充,歡迎關注。


一葉輕舟85


黃埔軍校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軍事院校,在國民革命的特殊時期,黃埔師生走上歷史舞臺,成為國民黨共產黨的將領主體部分。

那麼,黃埔的老師有哪些呢?

好事者把黃埔時期最有名的人總結一下,梳理出這些人。

1,黃埔四巨頭。

蔣介石、周恩來、陳 誠、王柏齡


2,黃埔三傑。

蔣先雲、賀衷寒、陳 賡。

3,黃埔八大金剛。

何應欽、陳 誠、顧祝同、劉 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

4,黃埔十三太保。

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 澤、桂永清、酆 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 傑、戴 笠、胡宗南

5,黃埔三十六官佐。

孫中山、蔣介石、廖仲愷、李濟深、周恩來、邵力子、汪精衛、方鼎英、何應欽、王柏齡、鄧演達、陳 誠、包惠僧、顧祝同、聶榮臻、張治中、葉劍英、陳繼承、陳果夫、劉 峙、嚴 重、蔣鼎文、錢大昀、魯 易、熊 雄、李宗仁、毛澤覃、惲代英、肖楚女、白崇禧、周佛海、繆 斌、張國燾、張申府、陳 毅、高語罕

6,黃埔七十二弟子。

陳 賡、蔣先雲、蔡炳炎、蔡申熙、廖運澤、陳明仁、鄧文儀、曾擴情、杜聿明、範漢傑、酆 悌、桂永清、關麟徵、賀衷寒、侯鏡如、胡宗南、黃 維、徐向前、李之龍、李默庵、鄭洞國、許繼慎、劉 戡、宋希濂、左 權、宣俠父、唐 澍、王爾涿、周士第、張耀明、閻揆要、邱清泉、廖 昂、盧德銘、餘灑雅、覃異之、鄭介民、周逸群、陳修和、戴安瀾、姜鏡堂、康 澤、毛人鳳、王耀武、常乾坤、段德昌、郭化若、李云爾、劉志丹、林 彪、張靈甫、唐生智、吳起舞、曾中生、謝晉元、彭士量、李運昌、伍中豪、許光達、邱行湘、趙尚志、郭汝瑰、廖運周、陶 鑄、鄭庭笈、趙一曼、廖耀汀、戴 笠、孫明瑾、羅瑞卿、王 諍、程子華。

這幾個排名中,最能代表黃埔軍校教官的就是三十六官佐,這些人後來成為新中國一份子的有:

1,周恩來。

人民的好總理,他的功績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

2,邵力子

陝西人,同盟會老會員,曾任國民黨陝西省主席,國民黨中宣部部長,1949年和談時留京,後來擔任新中國人大常委、政協常委。

3,聶榮臻。

在黃埔軍校任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是周恩來的得力助手。聶榮臻抗日戰爭中創建建了晉察冀根據地,解放戰爭中組織了平津戰役等,1955年授勳為十大元帥之一。

4,張治中。

張治中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第五軍的創建者之一。張治中任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代理總隊長、軍官團團長,後來在1932年淞滬抗戰中表現出色。1949年率領談判團隊集體留在北京建設新中國,被譽為“和平將軍”!

5,葉劍英。

葉劍英在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建國後擔任了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5年成為十大元帥之一。

6,陳毅。

陳毅其實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教官,後來擔任了新四軍軍長 華東野戰軍司令員 上海市市長,1955年成為十大元帥之一。


歷史知事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於危難之際創立、想力挽狂瀾於既倒的王牌利器。

從1911年開始,孫中山的路途中就經歷了各種起起伏伏,因為手中沒兵沒槍的原因,所以他只空有巨大的名氣,但卻沒有相應的實力來捍衛自己的抱負,僅在廣東一地他就遭受到了陳炯明的壓迫,因此他才產生了創辦黃埔軍校的初衷。


(廣東軍閥陳炯明)

當時孫中山的國民政府就在廣東,而當時真正把握著廣東軍政大權的人是孫中山以前同盟會的手下陳炯明,不過在底氣足夠之後,陳炯明對孫中山就不是很客氣了,在陳炯明的兵威逼迫下,黃埔軍校就開始緊急創辦了。

為了獲得黃埔軍校校長的位置,蔣介石使出了渾身手段

原本黃埔軍校的校長應該是國民政府的大佬程潛,如果當時不出意外的話,蔣介石的身份將會是黃埔軍校兩位副校長中的一位。

但是蔣介石深深的瞭解黃埔軍校在未來所能創造的威力,他對黃埔軍校的前景看的很重,把這當成了自己走向人生巔峰的最重要資本。




所以接下來蔣介石就使出了各種手段,他開始請出了他的結拜大哥、同盟會大佬張靜江,用以退為進的方法最終將黃埔軍校校長位置從程潛的手中奪了過來。
甚至他因為擔心副校長的身份會對自己未來的大局造成干擾,所以他又通過各種手段逼孫中山撤掉了兩位副校長的位置,好讓自己操控起了黃埔軍校的大權。

黃埔軍校最開始時的定位和作用

因為孫中山本身對創辦軍校沒什麼經驗,所以他就請求了蘇聯的幫助,而又因為時間緊迫的原因,所以黃埔軍校最開始是以速成班的制度創的。

黃埔軍校的學制是一年,不過學生們真正在黃埔軍校內部學習的時間只有六個月,其他的六個月則是在入學前在部隊裡面訓練半年,在訓練半年之後學生們就可以進入黃埔軍校中學習軍事知識了。


而黃埔軍校最開始的定位也是部隊的初級士官,所以黃埔學生們在黃埔軍校中只學到了最基礎的東西,他們的軍事能力都是在戰場上靠一仗一仗積累或者是在陸軍大學進修而來的。

黃埔軍校最重要的並不是教育水平有多高,它最重要的是它無與倫比的搖籃身份,黃埔軍校以搖籃的姿態培養出了許多百戰名將,這些將領們都在後來的抗戰、內戰史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黃埔軍校的老師們

這個時候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我們來大概講一下黃埔軍校的老師們。

剛開始時黃埔軍校的老師們是廖仲愷,李濟深,鄧演達,戴季陶、張申府、王柏齡、周恩來、瞿秋白、惲代英、張秋人等,不過在這一批的人也有先後之分。

(戴季陶)

而汪精衛、李宗仁、白崇禧、程潛、陳果夫、邵力子等人也在黃埔軍校內部擔任過一定職務。

而隨同蔣介石一同發家的八大金剛也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教官,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陳誠、顧祝同、劉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八人。

(何應欽)

黃埔學生們的軍事水平

雖然這些教官在後來都擔任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真正在行軍打仗方面起到最重要作用的還是他們手下的黃埔學生們,這些經歷過血山火海的黃埔學生們才是真正擁有強大軍事手段的人,而這些老師教官們更多做的是總攬大局的行為。

我在其他地方看到有人因為黃埔學生們所受到教育的短暫,而忽視了他們的軍事水平,我對這種看法是不太認同的。

一個學生在學校裡面所學到的東西可能非常有用,但是與真正在戰場上自己琢磨、慢慢磨練出來的軍事水平來說,卻是稍有遜色的,黃埔將領們都是在戰場上成長起來的、都是經歷過一場場的戰鬥使自己成為真正百戰名將的,而且他們有些人後來也在陸軍大學的將校班進修過,因此他們的軍事水平和他們的功績是成正比的。

所以說以上大概就是黃埔軍校老師中比較出名的幾位了,他們在各自的陣營都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以黃埔軍校為發家資本的蔣介石陣營中,這些老師們更是掌握了滔天的權勢,開始左右起了當時的風雲變幻,成為了時人羨慕的人上人。


孤客生


從整個民國來說,軍人一共分為三代。第一代是士官系,大多是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代表人物有蔣百里、蔡鍔、張孝淮、閻錫山、唐繼堯、何應欽等。第二代是保定系,代表人物有葉挺、薛嶽、陳誠、顧祝同、劉峙、張治中等。第三代才是黃埔系,代表人物有陳賡、林彪、徐向前、杜聿明、張靈甫、胡宗南等。

為什麼要這樣劃分呢?

因為這三所學校的畢業生有傳承關係,保定軍校正好承上啟下。日本的士官生回國後,大多擔任過保定軍校的老師。而保定的畢業生,又有一大部分是後來黃埔軍校的教官和老師。

以黃埔軍校為例,蔣校長畢業於日本振武學校,嚴格來說不是正牌的日本士官生,但算一個輩分。三任教育長,何應欽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正經的士官生,鄧演達和張治中都畢業於保定軍校。

黃埔的教官,除了錢大均是士官生,其他大部分來自保定軍校,他們中有後來大名鼎鼎的袖珍委員長陳誠,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徐州剿總司令劉峙,小諸葛白崇禧等。當然還有一大批來自共產黨的政工教官,核心自然是黃埔的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政治教官葉劍英、聶榮臻、熊雄、惲代英等。

可以這麼說,當時的黃埔集中了國共兩黨一大批優秀的軍事政治幹部,他們培養出來的那批軍人加上他們自己,成為20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戰場上的主宰,無論是內戰戰場手足相殘,還是抗日戰場攜手對敵,他們都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中國軍人的驕傲。

壯哉,黃埔!


腦洞大開的歷史


校長:蔣介石(第二任:關麟徵,第三任:張耀明,第四任:羅友倫);

黨代表:廖仲凱;

副校長:李致深;

教授部主任:鄧演達;

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張申府、邵元衝、周恩來、周佛海(先後)。

教育長:王柏齡、方鼎英;

總教官:何應欽;

教官:陳誠、葉劍英、聶榮臻、惲代英、張治中、顧祝同、蔣鼎文、劉峙、吳稚暉、陳繼承、陳公博、王俊(海南人,後任軍令部次長)、甘乃光等。


羅丕智


黃埔軍校不但培養了大量優秀學生,將星如雲,軍事教官也是名將輩出,最著名的是蔣介石手下“八大金剛”。



從1924年到1949年底,黃埔軍校在大陸一共開辦了23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培養出了23萬多名畢業生,其中質量最高的是前6期,尤其是前3期,教官素質也是如此。

黃埔軍校著名教官——蔣介石的“八大金剛”

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在他的嫡系部隊裡,有八位黃埔軍校教官出身的將領深得其信任與重用,號稱“八大金剛”,他們分別是何應欽、劉峙、顧祝同、張治中、錢大鈞、陳誠、蔣鼎文、陳繼承。



此八人均畢業於正規軍事學校,何應欽、錢大鈞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生;蔣鼎文就讀於浙江陸軍講武堂;其餘五人則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高材生,他們在黃埔軍校時為蔣介石所倚重,成為蔣介石軍事班底的核心。


何應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蔣介石校友,1924年黃埔軍校籌建,蔣介石擔任校長,何應欽擔任總教官。



陳誠: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科出身,1924年黃埔軍校籌建,擔任炮兵科教官。



顧祝同: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後在蔣介石推薦下擔任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


劉峙: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步兵科出身,1924年夏,由何應欽介紹,到黃埔軍校擔任戰術教官。

錢大鈞: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24年到黃埔軍校擔任兵器軍事教官。


蔣鼎文: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堂,1924年到黃埔軍校擔任教官。


張治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擔任黃埔軍校教官。


陳繼承: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1924年擔任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

黃埔軍校教官總體情況

據初步統計,自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創校,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初,先後聘請教職員233人,這些教官大多數是國內外武官學校畢業,在有資料可查的83人中,出身如下。


出身日本士官學校者12名,多任軍校中的高級職務,典型的海歸和尚好唸經,因為蔣介石就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出身保定軍校者60名,大部屬校級軍官,畢竟保定軍校也是國內軍中名校。

出身雲南講武堂者11名,則大多為尉級幹部。

就總人數而論,黃埔軍校教官仍以雲南講武堂出身者為多,他們約佔教官總人數的60%,保定軍校出身者約佔20%。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黃埔軍校創辦於1924年,該學校以孫中山為總理,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學校下設政治、教練、教授、管理、軍需、軍醫各部,其中戴季陶、張申府任政治部正副主任;李濟深、鄧演達任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為教授部主任;林振雄為管理部主任;周駿彥、俞飛鵬任軍需部正副主任;宋榮昌任軍醫部主任。又特設政治科,由總理特別任命胡漢民、邵元衝等為政治教官,分別講授黨義、黨史及世界各國革命史。

除此之外,黃埔軍校的教官如下:

何應欽(總教官)、錢大鈞、陳繼承、顧祝同、沈應時、嚴重、王俊、劉峙、陳誠、劉堯宸、金佛莊、蔣鼎文、張治中、白崇禧、陳果夫、邵力子、周恩來(第三任政治部主任)、方鼎英、葉劍英、包惠僧、熊雄、惲代英、陳毅、蕭楚女、張國燾、高語罕、周佛海、


歷史軍魂


一所培養無數軍中精英的學校,當然老師眾多,而且辦學特色明顯,是孫中山倡導“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時期,第一大特色就是有蘇軍顧問團,有很多蘇聯軍事專家並直接參與授課。以加倫將軍為首。

第二個特色,蔣介石被任命為校長,而蔣介石是日本陸軍仕官學校畢業,故有日本留學的經歷的何應欽、錢大均等受到重用,分任教育長,參謀長等主要軍事方面的主官。

學校建在廣東,粵系軍閥自然也有部份文武兼備的人員進入軍校任職,如李濟深,鄧演達,葉劍英也屬此例。當然他們也都是國民黨員。葉劍英是後來加入共產黨的。

基層軍事教官,多是一些國內基它老牌軍校出身的,後來有名氣的人物有陳誠,劉峙,蔣鼎文,顧祝同等。

第三個特色,黃埔是軍政一體教育的學校,即教授軍事指揮技能,也教授政治理想,這是不同於舊式軍校的鮮明特點,畢業生無論是信仰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比舊式軍閥的軍官更加勇敢,無畏犧牲。這也是北伐軍以少勝多,攻無不克或能堅持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所在。故軍校有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周恩來是副主任。(後來是周佛海)。陳果夫任過政治教員。共產黨的政治教育任課老師極有名望,代表是肖楚女和惲代英。所以才在國民黨主辦的學校裡發展了那麼多的共產黨員,並且大部份終身堅貞不渝。

最後說明一下,聶榮臻元帥,在黃埔時期更準確的說是工作人員,而不是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