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最後的堅守

圖文||焦語錄

如今,城市的發展翻天覆地,農村的發展滴血流淚。城市像劉翔的跨欄步一樣飛奔健碩,農村卻像阿婆的纏腳步一樣搖晃拖拉。

山村,最後的堅守

太行山,昔日的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的主戰場,養育了一代代鉅商富賈,培養了一個個革命志士,演繹了一場場驚魂動魄的屠殺和戰爭,留下了一座座古建奇觀和城堡古寨。

山村,最後的堅守

太行革命老區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山還是這座山,城還是那座城,天還是那片天,但村卻已不是原來的村,人也不是原來的人了。

山村,最後的堅守

昔日一個大院住幾十口人,甚至上百口,吃飯的時候周圍廊腳石圍坐一圈人,說笑話、講故事、聽評書、逗孩子……好不熱鬧。

山村,最後的堅守

如今,村子裡空空如也,剩下幾個老弱病殘的老人,一見有車來就,村子裡曬太陽的老人說:“人都走了,村都空了,房子也塌的差不多了,唉!”。

山村,最後的堅守

另一個老人搭腔道:“以前都說想致富先修路,我們學習錫崖溝人開始修路了,修了路建學校,建舞臺,後來國家幫助鋪上了水泥路,實現了村村通;路是通了,學校也建了,後來搞了個撤鄉並鎮,學校一撤,人也跑完了!不是去城裡打工,就是照顧孩子、照顧孫子,沒有用的留下來守著,眼睜睜看著地荒房塌人等死吧!人都沒了,精準扶貧扶誰啊?扶甚啊?”

山村,最後的堅守

望著殘疾的老鄉和耄耋之年的老人,看著這些經歷了明清數百年的老屋,我兩眼發澀,不知怎樣答話。

山村,最後的堅守

一個獨自做飯的古稀老人讓我們一起留下來吃餃子,說老伴去年走了,孩子們都在城裡,住一起不習慣只好一人獨自在老屋生活。

山村,最後的堅守

冬天了,城市有暖氣屋子裡暖和,但卻沒有這些勞作了一輩子的老人一席之地;夏天了,鄉下涼快,城裡人隨時可以到鄉下看看,對比著城鄉的變化。

山村,最後的堅守

於是乎,農村就成了蕭條沒落的代名詞,城市自然也就成了繁華擁堵的競技場。

山村,最後的堅守

桌子上這個物件,想必去過太行山巔陵川縣的農村的人們不會陌生,在城裡它是吸毒的工具,在這裡它卻成了招待客人必備的“傢俱”,就是在飯店裡,它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擺在桌面上。當地人叫“吸面兒面兒”或“咖啡”,實際上應是“可卡因”。但老鄉通常會說:提神,不貴,不上癮!

山村,最後的堅守

山高皇帝遠,這就是差距。習慣了城市生活的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們,已經無暇顧及這些變化和細節,只有老樹依舊注視著城鄉的差異和蛻變。

山村,最後的堅守

城裡人在享受城市便利和繁華的同時,卻大口大口呼吸著霧霾;鄉下人守著貧瘠的土地和單調的食物,卻有著千金難買的新鮮空氣。但卻眼睜睜看著這片熱土日漸冷落,人去樓空房倒塌,孤苦伶仃不見娃。這就是現實!活生生的現實!

山村,最後的堅守

城裡的擁堵原因是城鎮化的結果,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是農村學校的撤離。孩子離開了農村,農民也就離開了土地,畢竟,獨生子女是皇帝,孩子必須去學習,不學怎能有出息!

山村,最後的堅守

昔日農業學大寨修建梯田毀了不少植被,後來退耕還林又佔了不少耕地,當下復墾土地又推了不少山頭。植被破壞了,補償款也到位了,大片復墾的土地卻和原來的耕地一樣被荒著、涼著、撩著無人問津!這究竟是為什麼?老農懵了!我也暈了!

山村,最後的堅守

農村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農村是中國革命的根據地,農村是革命武裝的大後方,農村更是共產黨包圍城市奪取政權的大本營。

山村,最後的堅守

如今,我們天天喊著不忘初心,傳承文化,記住歷史!城市日新月異,農村卻在日漸消亡,就和一個個孤獨悽慘的老人和那一座座岌岌可危的古建築一樣,無望而無奈!

山村,最後的堅守

沒落的山村,在靜候時間的輪迴,任憑歷史的蹂躪,期盼下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

山村,最後的堅守

山村,最後的堅守

山村,最後的堅守

山村,最後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