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一個中國」,「玩弄」台灣利益,美國還活在19世紀嗎?

挑釁“一箇中國”,“玩弄”臺灣利益,美國還活在19世紀嗎?

劉匡宇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美國國務院近日召回駐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巴拿馬的大使或臨時代辦,以“商議”應對3國在15個月內相繼與臺當局“斷交”。

在外交實務上,召回大使用於表達對所在國的強烈不滿,但其嚴重性也有程度之分。相對於“徹底收回使節,終止外交關係”,技術上毫無必要的回國“商議(consultations)”則是最溫和的做法,足以清晰地表達不滿,而其強度則體現在召回的時間長短。

一方面,美國此舉是出於霸權國家的自私與傲慢,不但玩弄臺灣利益,也是對拉美國家主權的輕蔑,更是對一中原則的挑釁;另一方面,這是美國在相對力量下降階段,為維護“帝國餘暉”而上演的一場有心無力的政治秀。

挑釁“一箇中國”,“玩弄”臺灣利益,美國還活在19世紀嗎?

首先,基於“門羅主義”帝國舊夢,懲罰不聽話的“臺灣‘斷交國’”。這一年來,在被視為“自家後院”的中南美洲被中國連續“挖牆腳”,讓自己的“政治小弟”臺當局倍感難堪,美國沒有理由直接向中國開炮,只能拿中南美國家撒氣。畢竟,這三國都處於“美國後院”,因歷史原因長期“親美”。但去年6月,擁有“兩洋信道”關鍵戰略位置的巴拿馬在美方後知後覺干預下仍與臺灣地區“斷交”;今年5月和8月,多米尼加和薩爾瓦多不顧美方警告和阻撓與大陸建交,美國已無法坐視其傳統勢力範圍不斷受到“侵蝕”。

不過,這種老套的“胡蘿蔔大棒”戰術實為下策。一方面,在“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思維下,減少金援、降級關係等方式的威脅,反而可能會加速中南美國家“另覓大樹乘涼”。畢竟,拉美面臨切實的發展需要,其決策受國家利益而非美國意志主導。另一方面,巴拿馬等三國均指出,建交是主權行為,美國作為中國早期建交國,40年前就與臺“斷交”,全無合法性干預其他國家與華建交,這是對上述國家主權的嚴重侵犯。

這說明,美國仍活在19世紀“門羅主義”舊夢中。這一主義給拉美帶來無休止的軍事幹涉、政權顛覆和社會動盪,造成了拉美長期的對美依附和積貧積弱。2013年,前國務卿克里曾坦言,“美洲已經醒來”,“門羅主義”時代已終結,美國不應再致力於干預其他美洲國家事務。然而,其繼任者卻大開歷史倒車。今年2月,前國務卿蒂勒森充滿爭議的拉美之行就已顯示,當前美國對拉美“反現代”的霸權主張,與強調多極化、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拉美國家格格不入。如今,三國接連轉向“一中”,更顯示讓美國與拉美關係倒退200年的企圖將是徒勞的。

挑釁“一箇中國”,“玩弄”臺灣利益,美國還活在19世紀嗎?

其次,對國內“反華親臺派”有所交代,用“挺臺”表演進一步支配臺灣。薩爾瓦多和臺當局“斷交”後,美國國內“親臺派”極為躁動,在特朗普國安顧問博爾頓以及參議員盧比奧、加德納等人推動下,白宮罕見發表重話聲明批中國大陸,接連邀請蘇嘉全、陳時中等臺當局高官訪問華盛頓以示“送溫暖”,同時拋出“2019年國防部撥款法案”修正案、“2018臺北法案”,欲以立法形式授權美國務院懲罰臺灣地區“斷交國”,並施壓即將赴蘇里南、洪都拉斯與尼加拉瓜三國的準大使表態助臺“固邦”。召回使節是美國務院的最新響應,根據盧比奧說法,也恐非最後一招。但卜睿哲等美方涉臺人士也認為,此舉是要滿足國會友臺聲浪,展現行政體系有作為,同時“幫臺灣扳回‘戰略平衡’”。

但對美國“前所未見”的反常舉動,臺灣方面卻也錯愕不已。蔡當局不願置評,僅稱將持續溝通,似乎又是“被告知”。主流輿論更是指出,美國是在與拉美國家緊張之際,不願拿出更多資源,就用這種荒謬、小氣的方式來洩憤,難有效果;所謂“助臺”只是其鞏固後院昂貴的“副產品”;臺當局“狀況外”,更凸顯其作為籌碼的尷尬和被邊緣化的屈辱。暖場演出已經唱罷,接下來,“美臺國防工業會議”即將上演,美臺新一輪軍售呼之欲出,“印太戰略”也在鋪陳,美方有大把的機會從臺灣“收回成本”。

不過,美國對拉美和臺灣地區的“胡蘿蔔與大棒”只是虛晃一槍,其“項莊舞劍”的真正目標仍是中國大陸。美國在薩爾瓦多與臺當局“斷交”後的一系列過激、失格的反應,是維護其獨霸南美的臉面無法持續控制中南美洲所產生的焦慮。美國用既強勢又剋制的手法,在試圖仿效“古巴危機”堅壁清野的同時,降低此事與中美更廣泛博弈的關聯性,但又竭力暗示這是從促進中國參與全球整合,到長期與華對抗政策的政治轉向的一環。這樣一個多重人格的戲碼,美國演的也是頗為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