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的他,如何成了享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工

2018-10-03 20:46 | 人民日報客戶端

高中文化的他,如何成了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工

冀中平原,河間北張莊村。65歲的謝鐵橋帶著記者走進一處塵封的農家小院,感慨萬千:“自1978年進入工業圈,當年圈裡人所剩無幾,我如一棵常青樹,撐到今天。”

北張莊是老謝的故鄉,小院是他創業的起點。凋敝小院見證了今日輝煌:謝鐵橋沿著“一根鋼絲”從這裡走出,發展成市值50億元的A股上市公司;出身農家、只有高中文化的他,由於對國家金屬製品、水利民建、高鐵軌道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授級高工。

謝鐵橋高中畢業後,到河北邯鄲參與修鐵路。工程結束後,他回到北張莊,先在村辦企業當業務員,後與兄弟們在小院做拉絲模具,從此再也沒離開鋼絲。謝鐵橋說:“我骨子裡喜歡‘瞎琢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們邊幹邊學,邊研究邊改進,用4年時間把模具做精,大大提升拉絲速度和品質。

1988年,謝鐵橋帶領20名工人,乘中巴車北上,承包天津一家國營鋼絲工廠拉絲模具車間,一年後成功研發直線型高速拉拔模具。鋼絲是其下游產品,預應力鋼絲更是高技術產品,廣泛應用於鐵路、橋樑、電力建設,許多產品依靠進口。

“國外的技術吃不透嚼不爛,不好消化吸收,如果只是追趕他們,永遠只能當第二、第三。現成的技術資料,從來不點破那層窗戶紙,核心的東西只能自己悟。”謝鐵橋立志走自己的技術路線,研發中國的預應力鋼絲。

1991年,謝鐵橋研發成功螺旋拉拔模具和螺旋肋預應力鋼棒、鋼絲,填補國內空白。曾經遍佈城鄉的水泥電杆、空心樓板採用了這種鋼絲,這項發明也應用於鐵路軌枕,助力1997年我國六次鐵路大提速。

1998年,謝鐵橋創辦天津銀龍預應力鋼絲有限公司。喜歡“瞎琢磨”的他,沿著鋼絲越走越長、越鑽越深。上至原料鋼的鍊鋼、澆坯、軋製,下至拔絲機械設備、強弱電控制,沒有一樣他不精通,九成以上都是自主研究。

“原料鋼沒有我的技術參與不能用。”為開發合格原料鋼,謝鐵橋先後與17家鋼廠合作,受盡冷眼,有的不信這個“土專家”。每到新品研發,他經常三更半夜在鋼廠盯著鍊鋼,便於觀測數據。

2000年,銀龍預應力鋼材開始大量出口國外,後拿到德國鐵路認證。謝鐵橋到德國出差,經常與慕尼黑大學教授討論技術問題,還被邀請到大學講課,同時密切關注國外高鐵軌道技術。2006年,銀龍大直徑螺旋肋鋼絲替代國外傳統產品,應用在我國首條高鐵——京津城際的軌道板中。

從此,謝鐵橋向高鐵軌道板的整體自主研發進軍。2012年,核心參與鐵路系統CRTSIII型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無砟軌枕板及系列研發,2013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軌道板試驗成功,並陸續在多條高鐵中全面應用,打破日、德技術壟斷。

追逐熱點,迎接風口,一夜暴富……謝鐵橋不為各種誘惑所動,始終堅守預應力鋼絲領域,憑技術佔領高地,用實業報效國家。他用近乎大半生的心血和40年的技術經驗積累,把公司打造成掌握合金鋼水冶煉、澆坯,高端線材軋製,預應力鋼材及金屬製品,預應力混凝土製品全產業鏈領先技術企業,自己也成長為全產業鏈權威專家。

謝鐵橋帶領團隊獲得80多項國家專利、15項發明專利,參與起草7個預應力系列國家標準,公司擁有3個國家實驗室。“我從站起來的那一天起就不想爬著走,每天都在研究、進步、提升,總是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談起技術,謝鐵橋總是底氣十足。

生命不息,事業不止。很多人都說老謝做得太辛苦,老謝這樣回應:“做實業心裡踏實,能找到價值所在。人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是對社會有貢獻,我一輩子就做一根鋼絲。回首40年前的小院,再看今天的成功,沒白辛苦,我充實,我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