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前段時間市場大跌,很多朋友問我,又穩收益又高的產品?

我思索了很久,網貸嘛,風險略高,基金嘛,又不能保本。

思前想後,告知其有一個很好的品種可以嘗試,可轉債。

可轉債

可轉債,就是由上市公司發行,可以轉換成自己公司股票的債券。

由於發行可轉債的主體信用評級普遍要求比純債更高,審核資質也更嚴格,因此基本只有少數資質非常好的上市公司才有資格。

歷史上目前還沒出現過可轉債違約的案例,未來違約的概率也非常低。

而且目前處於熊市,如果股市反彈,債轉股將會有一個非常高的收益。

跌有保底,漲無限制,是我們投資者最愛的投資品種了。

在投可轉債之前,先聽我講個故事:

老李是A股上市公司快樂麻瓜(666666)的董事長,由於公司需要一批資金建造麻瓜廠,正想著怎麼融資,於是想到了發行債券。

可問題是,A股的純債利率都高達5%左右,而這又是個長期產出項目,即使融到資金,利息壓力也非常大。

正為這個事苦惱時,財務總監小明告訴他:”李總,我們可以發行可轉債,聽說利息只要2%不到呢”

老李一聽來了神,這麼低利息,怎麼做到的?

“可轉債通常都是梯度計息,比如一個6年期的可轉債,通常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三年1.0%,第四年1.5%,第五年1.8%,第六年2.0%(具體視條款而定)”,小明說道。

老李迫不及待打斷道:“這麼低的利息,會有人來認購嗎?”

小明說道:“如果只是純債,當然吸引不到投資人了,因此我們還要給債券附加一個看漲期權的功能,你看咱現在股價是10元,我們可以設置12元為轉股價,等可轉債上市半年之後,投資者就可以按12元的價格把可轉債轉換成我們公司的股票。

如果未來股市行情非常好,股價遠高於12元的話,投資者轉股就能大賺一筆,如果行情不好,就會將債券持有到期,到時候咱到期還款就行。”

老李眼睛一亮,打趣問道:“這個項目很龐大,債券到期資金也不一定回籠得過來,如果行情不好的話,投資人持有債券到期,我們還是得還錢,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投資人都轉成我們公司的股票?

小明笑道:“辦法肯定是有的,如果市場行情不佳,董事會可以開一個下調轉股價的議案,待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後,比如屆時股價跌到了5元,我們可以把原先12元的轉股價調到5.5元,緊接著發幾條重磅利好,把股價推到轉股價之上,這樣他們就會紛紛來轉股了。”

老李驚訝道:“還可以這麼玩,厲害,那轉債投資人都轉成股份了,會稀釋老股東的權益吧,議案能通過嗎?

您擔心什麼,好歹也是個家族企業,股權那麼集中,還怕通不過議案嘛。(民生銀行曾發生過下調轉股價議案無法通過的案例)

老李被小明的專業所折服。

小明緊接著說道:”為了爭取讓可轉債投資者們都轉換成我們公司的股票,行業普遍會設定一個強制贖回條款,即如果股票價格高於轉股價的130%,並且連續30個交易日中有保持15天-20天以上,我們即可強制以101-103元/張的價格贖回面值為100的可轉債。”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老李答道:”這也行,不成霸王條款了?“

“所以咱給了15天期限呀,再說,別家公司都制定了這個規則,目的都是讓他們賺了錢就趕緊轉股,這樣我們的債務壓力也減輕了。”

“另外李總,證監會對我們發行可轉債有一個特定的回售條款,即在可轉債到期的前2年(視條款而定),當正股價低於轉股價70%以下並持續30個交易日以上,規定我們必須將市面上的可轉債以101-103元左右贖回。”小明說道。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老李非常精明,立馬回到:“那這就麻煩了,行情不好時,就要觸發贖回協議了呀。”

“是啊,所以臨近觸發回售,我們就得下調轉股價,或者想辦法拉高股價,不然就得掏真金白銀去回購了。”

“好的,你這就去辦,趕緊打電話給券商,諮詢可轉債的落地方案。”老李興沖沖地說道。

審批非常順利,沒過幾個月,老李的12個億麻瓜轉債(111111)項目就公開發行了,每張100元面值,發行時股價為10元,轉股價為12元。

不出意外,老李順利的融資到了12個億。

上述故事真實的反映了目前可轉債市場的基本情況。

除了瞭解以上的基本常識,想玩好可轉債,還得掌握以下幾點內容:

可轉債交易

可轉債的交易與股票類似,以手為交易單位,每手10張可轉債,比如洪濤轉債目前價格為85.2元/張,所以單次買入至少需要852元。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可轉債打新

可轉債打新操作與A股接近,但可轉債打新不需要配市值,可以直接滿額申購,打中了再交錢。

需要強調的是,與A股打新幾乎穩賺不賠不同,可轉債打新比較依賴行情,行情好的時候上市首日能漲5-20%,但行情不佳時,比如最近半年,轉債打新大部分都破發了,所以務必注意風險。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可轉債定價與套利

接下來咱繼續探討可轉債是怎麼定價的,先來看張圖:

轉股價

正股價

可轉債內在價值

10元

12元

120元

10元

8元

80元

圖中正股價指可轉債對應股票的當前價格。

可轉債發行的面值統一為100元,因此,100/轉股價=轉股數,而轉股數*正股價=可轉債內在價值

因此單張可轉債的內在價值=100/轉股價*正股價

比如三一轉債目前對應的正股價為8.39元,轉股價為7.43元,因此可轉債內在價值為100/7.43*8.39=113元

而三一轉債的目前的證券交易所市場價為122元。

當三一轉債的市場價高於內在價值,就會出現一個轉股溢價率

比如三一轉債,轉股溢價率為122/113-1=8%。

而康泰轉債,轉股溢價率則為-7%,即折價。

可轉債轉股處於折價時,直接買入可轉債並轉股賣出,即可實現無風險套利近7%。

但實際上康泰轉債之所以折價率如此高,主要是因為尚未到達轉股期(轉股期需要可轉債上市滿6個月),所以買進不能直接轉股賣出,期間要承擔股價下滑的風險。

總之,轉股溢價率越低,其股性越強,可轉債與股價的關聯度越高。

但買入可轉債後,不管之後市場價格跌到多少,只要最後沒有轉股,都會按103元左右的價格收購回去,因此你買入的價格高低還會影響你持有到期的收益率。

比如目前價格為79.3元的輝豐轉債為例,持有到期的稅後年化收益高達7.93%!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因此一隻完美的可轉債最好是低轉股溢價率+高到期年化收益率,兼具股性與債性,攻守兼備。

但市場上很難有這兩個都是最優的可轉債,不過兩者都平衡的可轉債是有的,比如華通轉債: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其轉股溢價率僅為9.19%,到期稅後年化收益為2.35%,即屬於一隻股性和債性兼具的品種。

假設未來股市上漲30%,華通轉債也可以跟著上漲20%左右(扣去9.2%溢價率),假設未來股市下跌30%,則可以持有到期,享受2.35%的到期年化收益。

是不是美滋滋?


咱接著寫實戰,可轉債背後的邏輯問題。

問大家,上市公司為什麼要發行可轉債,難道只是為了借錢?

NO,精確的來說是圈錢!因為他們壓根不打算拿出真金白銀去兌付投資人的可轉債,終極目的無非是:“讓投資人全部轉股成為股東”!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目的也無非是獲得更高的收益轉股套現,如果當做債券到期兌付,收益就低了,顯然也不是他們想要的。

因此上市公司與投資人目標最一致的地方就是:

拉高股價,債轉股!

因此才會有逼迫投資人轉股的強制贖回條款:

“三十個交易日中有至少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公司有權按照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或103元的價格贖回可轉債。”

為了使股價達到轉股價130%以上促使大家轉股,上市公司主要有兩個手段:

  1. 發佈各種利好消息抬升股價。今天併購XX企業,明天研發出YY技術。
  2. 下調轉股價。股價一直跌沒法讓投資人轉股,我就把轉股價改到和當前股價一樣低,不行就一直改,只要股價反彈,總能有機會讓正股價高於轉股價30%!(轉股價每年限修改一次)

鑑於上市公司的出發動機,我們來看下可轉債在實際市場中的表現會怎麼樣。

前面說過,可轉債發行面值統一為100元,轉股價值=100/轉股價*當前股價(正股價)。

情形1:牛市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單邊牛市行情中,正股價不斷上漲,而轉股價不變,因此可轉債的轉股價值隨之一路上漲,漲幅和股票幾乎一致。

牛市中可轉債價格300-400的比比皆是,重點是還不用擔心虧本,反正有債券保底,美滋滋。

情形2:高轉股溢價率下的牛市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行情不佳時,有不少可轉債的正股價遠低於轉股價,這時虛高的轉股價會限制可轉債的上漲空間,導致可轉債的實際表現跑輸股票。

因此如果看好股市後續上漲,要選轉股溢價率儘可能低的可轉債!

情形3:熊市下調轉股價轉股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熊市行情,正股價將不斷下跌,但是轉債價格由於保本保息性質,價格不會下跌到哪裡去。

可是正股價低於轉股價70%並持續30天以上就會觸發回售條款,而上市公司顯然不希望掏出真金白銀來拿錢回售可轉債,所以這時基本都會選擇下調轉股價。

轉股價通常都會下調至和正股價接近或略高於正股價,由於轉股價值=100/轉股價×正股價,此時正股價/轉股價=1,因此可轉債的轉股價值將提高到100元,可轉債價格也相應回到105元左右。

所以上市公司下調轉股價,屬於超級大利好,相當於給可轉債投資人送紅包。

上圖中,經過兩次下調轉股價後,股價終於迎來一波反彈,可轉債獲得50%的浮盈並觸發強贖,上市公司,投資者達成目的,但正股價卻虧損了40%。

情形4:熊市轉股失敗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這種情況也會發生,有的上市公司在可轉債臨近到期或者觸發回售時,開始下調轉股價併發布利好,但是行情不佳,發佈各種利好後股價仍然萎靡不振,導致最終觸發回售,或者投資人持有可轉債直到到期兌付。

總結

顯然,以上4種情形中可轉債都是能掙錢的,特別是強贖條款下的轉股,一旦觸發,也對應著其超過了130元面值,盈利達30%以上。

而第四種轉股失敗,最後由上市公司回購可轉債的情況,是掙的最少的。

但這種情形常見嗎?我做過統計,21世紀以來,107只可轉債中,最終沒能成功觸發130%強贖並未全部轉股的只有4只,比例如下: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所以這麼看來,只要在100元以下買入可轉債,獲取30%盈利的概率達到95%以上,穩的不行。

況且現在可轉債很多都在90元以下,說遍地是黃金一點沒問題!

那麼上市公司大部分最終如願獲得了股權融資,而可轉債投資人也賺的盆滿缽滿,到底誰虧了?

股票投資人虧了,因為股權被稀釋了。

所以歷史上民生轉債曾發生過下調轉股價被否決的案例,但這類並不常見,只要股權不是非常分散,基本都能通過。

至於去哪看可轉債數據,可以用集思錄,灰常方便:

熊市中的黃金坑—可轉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