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潮下,那些金融科技公司還好嗎?


“爆雷”潮下,那些金融科技公司還好嗎?



從2018年6月起,我國多地集中出現P2P“爆雷”現象,多數問題平臺的背後潛藏著巨大的虛假標的、銀行存管宣傳虛假等問題,致使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逐步蔓延。與此同時,眾多P2P平臺此前對外宣稱“上市公司入股投資”的說法,也在本次集中“爆雷”事件後被推翻,多家上市公司紛紛表示早已退出P2P業務,或是從未參與P2P。

在我國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中,不乏一些仍在堅守普惠金融發展理念的上市公司,它們始終將業務合規、風險可控作為發展金融業務的基本原則。近期,銀保監會發布文件指出將“積極發展消費金融”,業界預判2018年我國消費金融規模或突破15萬億元,是對市場發出的“強心劑”。圍繞國內潛力巨大的眾多消費場景、農村地區的小額貸款需求以及眾多小微商戶週轉資金的難題,處於頭部平臺的上市公司堅守“人人可享受金融服務”的業務定位,開展基於場景的智慧金融服務,相信網貸行業“洗牌”後,將呈現出一個健康、穩健的金融科技生態環境。

一、備受P2P“爆雷”影響:上市公司忙澄清

受到2018年6月P2P網貸備案延期、多省份網貸機構接連出現“爆雷”的影響,此前被P2P平臺廣泛宣稱是大股東的多家上市公司,紛紛發佈了有關是否涉足P2P領域的澄清公告。因此,由於P2P平臺的詐騙行為,也為眾多的上市公司帶來了信譽貶值的不良影響。

1.部分A股上市公司被證實參與P2P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近30家A股上市公司已對外披露過有關P2P業務的情況,其中包括赫美集團、中天金融、熊貓金控、騰邦國際等。這些上市公司最早的戰略意圖是通過控股P2P平臺,並藉助金融科技的浪潮,將自身發展為金融控股集團,它們的典型策略包括以下四種:

一是純粹對於P2P平臺進行財務出資;

二是收購P2P平臺,作為上市公司的直接控股子公司;

三是為上市公司的實業發展進行融資(涉嫌自融);

四是表面作為P2P平臺的控股股東,實際是“明股實債”、賣殼給P2P平臺增信。

然而,2018年6月開始相繼“爆雷”的P2P機構數量出現快速飆升後,這些上市公司以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譬如赫美集團就轉讓了前海聯金所80%的股權,退出互聯網金融行業。

2.未參與P2P業務的上市公司被拿來“貼金”

在本次P2P行業“爆雷”事件中,存在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P2P平臺所利用,作為向網貸投資者證明平臺實力強、有背書的“金字招牌”。然而,這些上市公司實際上並沒有參與過任何的P2P領域合作。

以“投之家”為例,在2018年7月已有下表所列的兩家上市公司對外發布了澄清公告,均宣稱從未與該平臺進行任何投資合作。2018年下半年,隨著我國監管部門對於互聯網金融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強,上市公司將嚴防被網貸機構當作炒作工具,在開展金融創新方面的戰略合作更趨謹慎。

上市公司發佈從未與“投之家”開展投資合作的公告情況


“爆雷”潮下,那些金融科技公司還好嗎?



二、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堅守合規、穩健業務模式

儘管市場中存在著一些投機的、涉嫌非法集資的上市公司,在參與這P2P網貸業務,但剩餘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向市場“發聲”,制定了合規、穩健發展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戰略,符合我國智能金融的發展方向。因此,在網貸行業處於最敏感的關鍵時刻,這些上市公司將藉助金融科技,嚴格遵循合規發展的原則,真正幫助存在融資、理財等需求的用戶,重塑行業從業者與平臺用戶的信心。

1.新金融的代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等市場空間廣闊

目前,我國在發展金融科技領域,除了網貸平臺之後,還有更多基於交易場景的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市場開發前景廣闊。譬如,在供應鏈金融領域,蘇寧、京東、用友等平臺都在開展線上融資業務,通過企業的資金流、物流、信心流來保證項目真實可靠;在消費金融領域,維信金科、趣店、樂信等紛紛在2018年申請上市,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並且與自身商城購物商品的具體場景相結合,符合我國“消費升級”的市場發展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金融平臺在2018年展現更大的發展活力,提前消費、享受美好生活的願望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群體所接受。因此,相較於違規風險高、逾期壞賬多的P2P行業,消費金融業務依靠金融科技,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正在拓展更多的交易場景,它的業務模式將重點鎖定於C端零售客戶群體的投融資需求,盈利規模逐步呈現跨越式發展的態勢,代表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2.未受影響典型範例:維信金科專注消費金融領域的金融科技平臺

維信金科作為2018年在港交所剛剛申請上市的一家金融科技平臺,由於資金端未引入P2P網貸資金,在本次網貸“爆雷”事件中,並未受到衝擊;從業務上來看,更源於其核心業務在於消費金融。從2006年3月開始,維信金科開始提供消費金融服務,可以說是消費金融圈的“老玩家”,它的業務模式比較成熟,目前涵蓋了信用卡餘額代償、消費信貸、線上至線下信貸三大產品系列。

此前,在維信金科的招股書上,顯示公司於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錄得總收入10.63億元、14.32億元、27.06億元,可見積累了一批穩定的客戶群體與持續創新的發展模式。與網貸平臺有所不同,維信金科將用戶的消費金融業務需求與實際場景相結合,並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來服務客戶,保證了融資項目信息的真實可靠,保障業務滿足監管的合規要求。此外,通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真正落實了普惠金融的發展理念。

三、技術驅動普惠金融:上市公司專注拓展消費場景

人人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務,是發展普惠金融的真諦。真正可持續發展的業務模式,必須保證資金投向真實場景下的借款人,滿足日益增長的國民生活消費需求與眾多小微企業主資產經營、資金週轉的迫切要求。尤其是作為上市公司,在開展金融業務方面,更應做到場景、技術與風控三者之間的平衡,在業務合規的前提下穩健發展。

上市公司擁有集團化運作的先進經驗,近兩年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為頭部平臺,紛紛謀求在港交所或海外上市,包括維信金科、樂信等頭部平臺。面對我國龐大的線上金融業務發展機遇,尤其是需求遠遠未滿足的領域,譬如:購房、購車、裝修、房租等眾多消費場景,上市系的頭部平臺通過構建徵信評分與風控模型,採用系統自動審批的方向,滿足一大批C端用戶的快速融資需求。這些真實、可靠的借貸項目未來將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是發展智能金融的主要路徑,與涉嫌非法集資、詐騙性質的P2P平臺有本質區別。上市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來發展普惠金融,將逐步積累活躍度高的穩定客戶群,構建出自身獨特的金融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