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考研和工作之後再考研有什麼區別?

大四考研和工作之後再考研有什麼區別?

網友一:

大四考研為學術或者找工作,畢業後考研為的是升職和加薪,大學生考研專碩學碩是首選,畢業考研首選是在職研究生還有同等學力申碩。

如果你畢業能找到好工作,肯定先工作。其實看你自己得專業,讀研出來也未必有你現在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工作第一,讀研誰在乎,畢竟現在招聘大部分還是看你的本科學歷。因為有很多本三的用985研究生鍍金,自己看著辦吧。

網友二:

先說大四直接考研的好處:年輕,精力充沛,目標單一,干擾少,容易做到心無旁騖。

缺點是沒有離開過學校,缺乏專業經驗,尤其對於工科類學生來說尤為明顯,專業知識幾乎都是來源於課本,對行業缺乏感性的認識,這樣在做課題的時候容易天馬行空,不接地氣,研究目標也容易缺乏針對性,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比較欠缺。

畢業三年或者幾年後再考研的缺點是這時候很可能心態發生了變化,或者生活狀態發生了改變,如果結婚生子了的話,學習起來就很難做到專心,考研的難度會更大。

但是也有一些好處,比如你有幾年的工作經驗, 對本專業領域的認識會更加深刻,動手能力也更強。

還是以工科為例,很多導師願意招收有工作經驗的學生,這些學生一般比本科畢業直接考研的同學有更強的動手能力,其他方面也更加成熟。

在做研究課題的時候,導師更容易發揮引導作用,學生也更容易上手。

網友三:

毋容置疑,工作三四年後,對專業知識和領域知識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考研,一定是權衡已久做出的決定。

一旦決定,一般都會有強大的心智和心裡需求,在行動上也對自己的行為有明確的認識。

目的越明確,人的動力越大,恆心越足。我周圍也有很多工作三四年考研的,成功的機率很高。

最後,想說一點,作為研究生導師,我更在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力,與往屆和應屆生沒有太大的關係。

往往是有工作經驗的人更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工作幾年後的你,如果下定決心要考研,千萬不要猶豫,努力終會有收穫。

網友四:

大學畢業,你才22歲,三年後25歲考研,你不得不多考慮很多事情。因為就算當年能考上,畢業也要28歲了,而且上研究生期間,沒有收入,還有花費,無形中利害得失會考慮的多一些。

一旦有了猶豫,考上的機率就降低了很多。所以工作以後再決定考研,確實需要勇氣。

工作三年,很多知識遺忘的比較多,尤其是公共課,如數學和英語。這些都是基本功,補起來相對耗時一些。僅僅從這一點,就比應屆學生也多花一點時間複習。

而且工作後,除非辭職到高校周圍全力複習,否則周圍沒有任何考研的氛圍,沒有一起學習的動力,放棄的機率也會大一些。

網友五:

畢業之後頭幾年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耽誤不起。對於熱門的崗位來說,年輕本身就是優勢。

比如當公務員,35歲之後就不允許報考了; 走學術的道路,如果40歲才從學校博士畢業,別人都依靠一定的研究成果當上博士生導師了; 去企業工作之後,就會發現企業裡更是年輕人的天下,甚至許多IT公層做起,非常不利; 如果想創業,30歲之後顧慮比較多,創業的熱情也遠遠不及20多歲的年輕人。

網友六:

工作之後在職考研是非常折騰的,不像在校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複習。一般來說,只能利用下班後的閒暇時間複習,時間有限,精力也非常有限。畢業之後基礎知識大量地遺忘,尤其英語,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很多大齡在職考生考了幾年,都栽在了英語上。

在職考研能夠成功的人都是意志力很強大、很能吃苦的人,因此在職考研成功的幾率遠小於應屆考生。工作之後的環境和學校有天壤之別,在學校的時候有一定的約束機制,同學之間也互相監督,大家談的都是學習成績、學習方法之類的話題。

而工作之後的同事和朋友,討論學習的很少,今天找你釣魚,明天找你逛街,後天找你喝酒,你想靜下心來學習,環境不允許。而且你還有考慮收入啊,房子車子啊,贍養老人啊,面對的問題比較多,很容易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