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1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住著兩個窮苦人家——楊白勞父女和王大嬸母子兩家,一共4口人。

兩家家境相當,都是窮困潦倒,但兩家人相互照顧、融洽和睦,倆娃喜兒和大春也相處日久、情投意合,兩家商定秋後便給倆娃完婚。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他們設計的那麼好,一場“人禍”正在悄然逼近。

地主黃世仁得知喜兒年輕貌美,便和管家穆仁智策劃了一條毒計——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限期還債。

可憐那家徒四壁的楊白勞,哪有能力償還?

那可惡的黃世仁便在除夕夜,威逼楊白勞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了押。逼得楊白勞回家後自盡身亡……

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起,這個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相繼被改編成歌劇、影片、歌曲等,傳遍了中華大地,讓演的人心酸落淚、聽的人撕心裂肺,它極無奈又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舊中國的社會現狀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悲慘境遇。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那時的中華民族,列強蠶食、軍閥橫行、戰亂頻仍、山河破碎,這個國家早已積貧積弱、風雨飄搖;那時的億萬同胞,頭頂“三座大山”,飽受凌辱、任人宰割,這些百姓常年食不果腹、流離失所。

國家落後到了盡頭,民族禍患到了盡頭,人民苦難到了盡頭,民不能保國、國不能安民。

2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緊要關頭,中華兒女必將奮起抗爭。

為了不被亡國滅種,中華兒女上下求索、前赴後繼,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然而這一次次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卻未能終結舊中國內憂外患的夢魘,未能改變舊社會老百姓的悲慘命運。

就在這時,就當“諸路皆走不通了”時,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之日起,就把“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方向。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自此之後,28年曆經艱辛、不辱使命,從開展土地革命到完成抗日戰爭,從推翻“三座大山”到實現獨立自主,中國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的淬鍊中,開創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正確道路,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也正是從那一刻起,祖國便成了中華兒女最強有力的後盾和依靠,“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敢於打擊和消滅一切來犯之敵。”成了我們最堅強的聲音。

也正是從那一刻起,我們都為自己是中華兒女而倍感自豪,中國聲音開始傳遍大洋彼岸、五洲四海,黃皮膚、黑頭髮的中華兒女開始抬頭挺胸行走在世界各地。

3

只有創造了燦爛文明的民族,才會如此渴望再創輝煌;也只有歷盡苦難滄桑的國家,才更珍惜來之不易的道路。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帶領中華民族擺脫了一窮二白、忍受侵略和壓迫的歷史。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銳意創新、敢闖敢試,大膽嘗試改革開放,實現了從貧窮到溫飽、再由溫飽到基本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我們清晰地看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近幾年中國的發展,成就非凡、歷歷在目。社會安定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人民的自由空間、教育程度、健康水平、消費水平等得到空前提升。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領跑世界的量子通信衛星、下潛距離最深的“蛟龍號”、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國產航母順利下水、世界最快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工業化深入推進、科技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全更有保障。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正是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才讓人民的幸福有了堅實依託;正是中國夢的茁壯,才使個人夢想有了廣闊空間。從吃飽穿暖到有車有房,個人夢想的日益豐富說明,只有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4

我們常把祖國比作母親,試問,誰不愛自己的母親呢?

祖國二字,總能讓無數人心中湧動激情,總能讓無數人眼裡泛起淚花,總能讓無數人血管奔騰熱血。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裡有黃山麼?有黃河麼?有長江麼?有長城麼……既然這些都沒有,那麼,祖國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

我們清晰地記得,當年路遙的這段文字,激發起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精神和報國情懷。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

我們不會忘記,當年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提出的這3個問題,至今仍時刻警醒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祖國母親才是你的至親。

我們應該知道,每個人的命運總是跟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個人如水滴,國家如大海,水滴只有匯入大海,才不會乾涸。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正如陶行知所言:“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凡是腳踩中國之地,嘴吃中國五穀,身穿中國衣服的,無論男女老少,都應當愛中國。”

因為只有有了愛國之情,才會有強國之志,才能有報國之行。就像詹天佑為了“使國家不受外侮,以自立於地球之上”,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錢學森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數十年嘔心瀝血、攻堅克難;王繼才以島為家,默默堅守,32年如一日,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因為愛國主義精神不僅是一種熾熱的內在情感,更是一種自覺的內在行動。對於我們軍人而言,就是要時刻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時刻心繫國家安全,時刻堅守備戰打仗主責主業,不斷提高打贏能力,這就是最好的愛國行動。

祖國,一個永遠不可替代的地方!

69年前的10月1日,天安門城樓那個雄壯的聲音,將全國人民凝聚在了一起,讓中華民族倔強地昂起了頭,我們才有了今天這個節日。

今天,我們隆重紀念這個節日,就是要匯聚起億萬中華兒女的愛國心、愛國情,將其激盪成共鳴、匯聚成洪流,團結一心、努力拼搏,繼續在強起來的道路上昂頭挺胸、闊步前行。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