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全球實體經濟復甦分化加劇 亟需關注新興市場金融風險傳導性|宏觀經濟

中国银行:全球实体经济复苏分化加剧 亟需关注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传导性|宏观经济

2018年9月28日上午,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在北京發佈《2018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其中,回顧了2018年三季度全球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展望了四季度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全球經濟季度回顧與展望

全球實體經濟復甦分化加劇:2018年以來,全球實體經濟增長由去年的歐美共振轉向復甦分化。三季度,這一態勢更加明顯,美國保持了較高增速,而貿易摩擦的影響則開始在歐洲、日本以及新興經濟體顯現。

當前世界經濟運行中的四大隱憂:一是貿易下滑。在當前全球價值鏈格局下,美國發起貿易衝突,將切斷全球產業鏈,引發連鎖反應,導致世界貿易增速下滑。二是通脹上行。2018年以來,伴隨著全球經濟復甦,主要經濟體通脹處於上升通道。三是全球流動性收縮。今年以來,由於新興經濟體經常帳戶盈餘減少和美聯儲縮表,全球流動性已經下降到低於危機前水平,並且已經出現了全球美元短缺現象。四是新興經濟金融波動。全球貿易持續放緩會進一步減少新興經濟體外匯收入,擴大經常賬戶赤字,並進一步增加高外債企業的再融資難度,可能成為引發下一波金融波動的重要因素。

主要經濟體復甦態勢及政策走向:一是美國經濟增長強勁。預計三季度美國 GDP 環比增長折年率達到 3.0%。二是歐元區經濟溫和增長。預計三季度歐元區GDP環比折年率將達到2.0%。三是日本經濟重拾漲勢。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長難以延續二季度良好走勢,GDP增長環比折年率將為1.4%。四是新興經濟體增速下滑。新興市場經濟增長自二季度以來有所下滑,預計三季度新興市場整體增速將降至 3.8%左右。

國際金融市場回顧與展望

發達市場相對穩定,新興市場波動加劇。在經歷了一季度的短暫動盪及二季度的恢復平穩之後,三季度全球金融市場開始面對新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主要包括:美聯儲持續升息及美元升值;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等主要貿易伙伴加徵進口關稅及由此引發的全球貿易摩擦升級;主要經濟體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債務負擔上升,且部分國家美元外債佔比過高、經常帳戶赤字高企。總體來看,發達市場相對平穩,但歐美表現分化。新興市場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上升。下一步,需要密切關注新興市場金融風險的傳導性。

美國金融危機預警指標雖維持在安全區間,但已接近不穩定區域。三季度美國金融危機風險指標 ROFCI 呈上升趨勢,月均值從上季度的 34微升到 34.33,維持在安全區域內,但 9 月該指標已達到 39,接近不穩定區域的下限。四季度美國金融市場整體風險狀態的不確定性可能上升。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及盟國加徵關稅的措施相繼實施,美國貨幣和財政政策及其影響仍不確定,新興市場脆弱性上升,在美聯儲持續升息狀態下,美國經濟增長可持續性及經濟週期走勢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可能會影響金融市場參與者信心。

本文節選自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2018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本文編輯:楊慕銘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中国银行:全球实体经济复苏分化加剧 亟需关注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传导性|宏观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