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當車駛入廈漳大橋,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橋兩側是無邊的大海,美麗的鷺島——廈門就遙遙出現在車的右側,我們興奮地對著窗外的風景拍照。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而到了海滄大橋,廈門島就更近了,直接出現在對面橋下,而遠遠也能望到鼓浪嶼的輪廓。關於鼓浪嶼的記憶一下子鮮活起來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1-

兩年前的一個午後我來到鼓浪嶼,和幾個同事在黃昏的鼓浪嶼漫步。狹窄的街道沒有汽車、摩托車,所有人都只能步行,唯一有特權的就是改裝後的120急救電瓶車。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我們走過一間間古宅,透過圍牆去探尋那歷史的烙印。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從一扇鐵門裡,我彷彿看到《雲水謠》裡的王家,鏤花大鐵門、圓形屋頂、落地窗、三角梅;歐式建築的院子裡好像還縈繞著陳秋水和王碧雲的歌聲,“Oneday when we were young, you told me, you loved me”;環繞旋轉的樓梯上隱約還留著陳秋水、王碧雲初次見面錯肩而過的身影,那相互回頭的一瞬間凝視,開啟了兩人一輩子的糾纏和思念。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黃昏中的婚紗聖地聯合教堂,一對對新人深情相望,恍惚間似乎穿越回了大約100年前的1919,大師林語堂在這裡與廖二小姐牽手,開啟了一段美滿的婚姻。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夜色中海邊的燈帶長廊逶迤而行,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掩映在樹影中的博物館鋼琴靜默豎立,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娓娓述說著琴島的浪漫和雅緻。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在我的腦海裡,鼓浪嶼就是浪漫的別稱,

是《雲水謠》裡兩對男女相互苦戀的源泉,

也是林語堂、廖二小姐幸福婚姻的搖籃。

鼓浪嶼總有一種神秘的魔力,吸引著我向她一路奔來。

-2-

晚上去到曾厝垵,人頭湧湧,像所有的步行街、美食巷一樣,各種網紅店、各種小吃應有盡有。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臨海的廈門小吃以海鮮為主,燒海參、烤魷魚、蝦扯蛋、燒元貝、蚵仔煎極具特色。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路過網紅店林氏魚丸打個卡,味道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驚豔。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倒是街道轉角處的一個臺灣蚵仔給了不少驚喜。分量十足的蠔仔裹上雞蛋,外脆、內酥,澆上秘製的辣椒醬,一邊吸溜嘴一邊大喊過癮,這種蚵仔煎由於用雞蛋裹皮,比潮汕的蠔仔烙入口更香更爽。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只是小丫頭還是喜歡KFC的貓山王榴蓮冰激凌,對其它小吃一點不感冒。這樣也好,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試過去,也不用擔心小朋友吃多小吃不舒服了。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晚上訂了第二天下午的鼓浪嶼船票,充滿期待去看浪漫琴島的黃昏和第三日的日出

-3-

沒想到第二日的鼓浪嶼之旅並沒有想象中的與浪漫牽手,而是另一種意想不到的體驗。

首先了解一下鼓浪嶼的船票。當地人從輪渡碼頭乘坐輪渡只需5分鐘往返8元,外地人要35元,還必須晚上六點以後,其他時間外地遊客必須去到5公里外的國際郵輪中心碼頭,而返程還是乘坐輪渡到輪渡碼頭(注意不是出發的碼頭)。

這樣的設計據說是為了限制登島人數,但實則有些故意拉長航行線路之嫌,當然,錢自然也相應收的多。最坑的是,我們回來後還要從輪渡碼頭打車去國際郵輪中心碼頭取車,這種設計實在對遊客來講,實在是很不方便。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來到鼓浪嶼,原計劃在島上留宿一晚,慢慢感受體會這座浪漫海島,但卻因臨時有情況,無法留宿島上,所以只能改變行程,逛逛小島,當晚就得回廈門了。記憶裡的浪漫海島完全有點兒變了模樣。到處是擁擠的遊客,幾乎就是另一個曾厝垵,只是變成了一個價格翻倍的曾厝垵。一瓶礦泉水,島上的價格是廈門的兩倍;一包5個的創可貼,島上12元,廈門還不到4塊。島上超市老闆說,所有的商品都要從廈門島用船運進來,自然貴了。

可是5分鐘的輪渡運輸成本到底會貴多少呢?

不禁想起文學家施蟄存在《浮海雜綴》寫的,抗戰時期來到鼓浪嶼,由於日寇的封鎖物價飛漲,“豬肉賣一塊錢一斤,雞蛋一個賣一毫,白菜也跟雞蛋一樣價”。原來鼓浪嶼自古就有物價飛漲的傳統啊!怪不得的士司機說他們本地人上島都自帶食物的。

燈火中到處是招攬的商販、排隊的遊人、燻人的垃圾。一條下坡路上,汙水不知從何而來,每個路過的遊人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心慢行。獨特的龍山洞也被到此一遊的塗鴉填滿,變成了一個“景點”。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那浪漫的歐式建築呢?那美麗的鋼琴館呢?那燈光掩映的海邊棧道呢?那夕陽下美麗無比的婚紗教堂呢?

我們終於在昏暗的沒有路燈的小巷裡迷了路,時不時的還會走進漆黑無比、寂靜的死巷,憑著手機手電筒的微弱亮光,沿著手機地圖的模糊導航,我們在小巷裡深一腳、淺一腳的探險。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怪不得鄭朝宗在《絕代佳人鼓浪嶼》中寫道,“鼓浪嶼也像一座迷宮......她有的是歧路和窮途(死巷),你如按照常規,以為方向對就一定能走到某處,結果十有八九是要碰壁的”。

在鼓浪嶼出生的舒婷在《迷路》中也說,“小島只有1.7平方公里。而我,就像外子說的:經常在家門口迷路”。還有一次舒婷姐妹在島上一處地方拍了相片,事後再也找不到這個地方,拿了這張相片問過認識的許多當地人,他們竟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

我們就這樣在黑漆漆的鼓浪嶼走了3個多小時,才到了三丘田碼頭。而坐完5分鐘的輪渡到達對岸後竟還要在輪渡碼頭等上半個小時,才搭上一輛出租車繞了大半個小時去另一個碼頭取車。

這還是我記憶中的鼓浪嶼嗎?

-4-

第三日,我們還是鼓起勇氣去了“南普陀寺”。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好在大悲殿還是幾年前的樣子,不需要門票,每人免費贈香。門口的信徒義務地維持著秩序,四尊菩薩和五百羅漢依然巍峨豎立。虔誠的信徒們絡繹不絕、低聲祈福、虔誠拜佛。我不禁慢慢繞佛一週,仔細端詳那不同佛像的神態,焦急、提防、不安的心也終於平靜了下來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中午見到了畢業後就沒見面的老同學,算起來已經二十五年沒見面了。雖然很少聯繫,可能由於微信朋友圈經常見面、或者因為同學情深,仍性格未變,談起少時趣事、舊時同學,彷彿昨日、歷歷在目,只是兩鬢略顯白、身材已走形、酒力不如前、子女已長大。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鼓浪嶼落日


突然間釋然了,其實旅行就是這樣,去到一個陌生地方,慢慢了解它、感受它,直到把它變成自己熟悉的地方。

而每次接觸必然會有不同的感覺,就像盲人摸象,上次感受到了廈門的浪漫,這次感受到了鼓浪嶼的市井,而這都不是廈門的全貌,只有我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感受它,我們才會感受到真實的廈門。

如果旅行中還能見到我們多年未見的好友,那麼再糟糕的體驗也沒有什麼了。

因為人生還能有多少個二十五年供我們重逢呢?


迷路在琴島鼓浪嶼

廈門驚豔的日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