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xuo940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句話許多人都聽說過,他的意思也很簡單,雖然為沒有親手殺了“伯仁”,但“伯仁”的死卻與我有關。他表達的是一種因誤會不作為而導致朋友被殺去世的愧悔心情。其中的“我”是東晉時期的名相王導;其中的“伯仁”是當時的名士,也是名臣周顗。

這個故事本身很簡單,但把故事的內容全部弄明白,卻不太容易。下面我們先看看《晉書》對此事的記載:

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導又無言。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這個簡單的故事之所以不好理解,是與對王敦起兵的評價有關。如果是在宋之後,臣子起兵對抗朝廷,就是造反。造反有兩個結果,一是失敗滿門抄斬。二是成功,建立新的王朝,稱王稱帝。可是王敦的這次起兵之後,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也就是說,他達到了自己鞏固自己權勢的目的,但沒有建立新王朝的基礎和能力。

東晉的建立,本身就是靠世家大族支持的。世家大族與皇家本身也是有著千絲萬絛的聯繫的。亂世之中,能者為王,魏晉時期,曹魏代漢是如此,司馬代魏也是如此。在這樣的亂世環境之下,儒家君君臣臣的社會倫理秩序和道德被打破,整個社會處在一種道德失範的狀態。

之所以道德會失範,原因很簡單。漢之後,以儒家思想為原則建立起的倫理規範,成為社會的正統。可是,王朝更迭事實,都是權臣篡位。為了證明自己的合理性,他們便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增加了道德的虛偽性。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不滿。從而形成了上層意識形態的鬥爭。正統的知識分子,由於不滿現實,又無力改變,於是,便以“薄周孔,非禮儀”相標榜,不談儒學。而談老莊,由此形成了一門新的學問“魏晉玄學”。由於這種學問,形成一種新的處世態度與行為風格,被稱之為魏晉風度。這個問題,問的是王導與周顗的故事,他們都屬於魏晉風士,如果不瞭解魏晉風度,大概很難理解他們的故事。關於這方面,魯迅先生有篇文章《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係》說的就是那個時代士大的思想以及精神狀態。

八王之亂後,西晉滅亡。東晉王朝的建立,就是在江南世族的幫助之下建立的。其中勢力最大的應屬王家。所以,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王敦是王氏的重要人物,同時,還不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掌控長江中上游的軍隊,統轄州郡,自收貢賦。王敦在外為將,王導在內這相,這樣的家族勢力,對東晉政權造成極大威脅。

為了平衡國家權力,不使大權旁落。做為皇帝的司馬睿重用劉隗、刁協等人,與王氏相抗衡。並以討伐外敵為名外放劉隗等人,以防王敦。這樣做的原因,王敦當然是心知肚明,因此,在公元322年以誅殺劉隗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健康。在實力為王的情況下,司馬睿只能承認現實,捨車保帥,封王敦為丞相,江州牧,進爵武昌郡公。這就是故事的背景。

這次起兵王敦收拾了反對自己的人,然後還屯武昌,自領揚州牧。兩年之後,王敦又起兵,不久病逝,叛亂被朝廷平定。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王敦第一次起兵的時候。當時劉隗建議把王氏一族全部殺掉。這樣的建議在當時來說,是有合理性的。王敦造麼,朝廷殺他全族的理由是成立的。如果司馬睿當時那樣做了,就沒有後來中國歷史上的“二王”書法了。

王導是在朝王氏一族的主要人物。在這個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領王氏一族,跪在宮門之外向皇帝謝罪。此時的周顗,是朝中大臣,於是,王導看到周顗上朝,便煩請他為王氏求請。

這時,周顗的做法,體現出了魏晉風度的一些方面。他進宮的時候,非常誠肯的為王家求了情。而且下朝回家之後,又認真寫了求情的奏章。可是這一切,王導都不知道。周顗上朝之時,王導喊他,他沒有答應,下朝之時,王導一家還跪在宮門外。這時,王導又喊周顗,周顗不但沒理他,還因喝醉酒和同行的人說了一些過頭的話“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大意是,今年殺了那些反賊,弄個大點的官當。因此,王導對他產生了怨恨。

當王敦回來收拾反對派的時候,特意提起了周顗和另一個人。因為此二人有很高的威望。此時王導對周顗未置可否。最後,周顗被王敦所殺。

當此事過後,王導繼續當他的宰相,在翻閱中書省文件的時候,看到了周顗為王氏說情的奏章。這時,王導才恍然大誤,明白自己誤會了周顗,於是,就有了這句名言“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看到這個故事,在覺得喝酒誤事的同時會認為周顗的做法,似乎有些矯情。但真正瞭解一下所謂的魏晉風度,就會發現魏晉時期,類似的行為層出不窮。比如阮籍居然能夠喝酒喝的大醉四十多天,王徽之雪夜訪戴,走了一夜,到了門口卻不進去,直接又回來了等等,不一而足。

魏晉士人的佯狂,其實是掩飾著內心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周顗對王家的態度,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王敦造反,是反臣賊子,是應該反對的。王導為相對朝廷是有功的,不能混為一談。此其一。

第二,周顗本著自己內心的原則處事。他認為王家不應該被殺,自然會去求情。他不想因此讓王家承自己的情,這是他不理王導的原因。如果他認為王家應該被殺,那王導求他也沒用。如果他認為王家不應被殺,王導不求他,他也會救。不必因此換取個人的利益。這種處事的原則,正是儒家所謂的君子之風。

從兩個方面可以證明我的觀點。周顗被抓之後,大罵王敦造反,荼毒生靈,並沒有以救王家人之事以求自保,說明他的行事,只是基於內心的原則,而不是想做利益的交換。

其次,周顗被殺之後,抄其家時發現“家無餘財”,也可以證明,他品格的高尚。


七月流火140400643


小編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電視劇裡,那種戲說三國的電視劇。記得當時電視裡的曹操慟哭,說著這句名言。


長大之後,小編才知道,電視劇都是騙人的。因為這句話是東晉人說的,彼時曹丞相已經去世快有一百年了。

那麼,伯仁到底是誰?伯仁大名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東晉元帝時,他擔任尚書一職。

周伯仁


至於伯仁的故事,還要從“王與馬,共天下”說起。這個故事裡的另一位主角——王導出自著名的琅琊王氏,王導與王羲之的父親王曠是從兄。司馬睿從東渡到登記,主要依靠的是王敦、王導兄弟的支持。王氏權傾天下,司馬睿登基後,重用劉隗等人與王氏抗衡。

司馬睿


王敦以反對劉隗、刁協,替王導訴冤為藉口自武昌舉兵,史稱王敦之亂。《晉書·列傳三十九》記載,大司空王導帶著一家老小跪在宮門口請罪,正巧碰見周伯仁準備進宮。王導趕緊叫伯仁,希望他看在自己全家上下百口人命的面子上幫助自己向皇上說情。誰知道伯仁跟沒聽見一樣,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宮裡走去了。


伯仁並非沒有聽見王導的懇求。一進宮,他就向皇上力言王導對皇室的忠心。皇上聽從了伯仁的勸解。皇帝不殺王導了,伯仁開心啊,在宮裡喝酒,直至喝醉才出門。出門時,王導還跪在門口。看到伯仁出來了,他再次懇求伯仁出言相救。伯仁卻還是不理王導,四下望望,道:“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我今年要殺掉各種亂臣賊子,搞個比鬥還大的金印系在手肘上!


跪在那裡的王導心裡聽了什麼滋味?“亂臣賊子”,句句誅心。兩次求朋友幫忙,遭到冷眼不說,還被朋友用這種話明槍暗箭地嘲諷。心中的委屈與憤懣可想而知。可誰曾想。伯仁剛出宮,又趕緊向皇上上書,表明王導的忠心,“言甚切至”。他做的這一切王導卻並不知道,對伯仁的怨恨也越來越深。


過了幾個月,王敦得志,佔領了建康。而伯仁作為曾經司馬氏的舊部,自然岌岌可危。

王敦之亂


一次,王敦問起王導:” “周顗(伯仁)、戴若思這樣的世族大家,應當登位列三公,不為過吧?”王導不說話。王敦又問:“當不了三司,僕射總能當吧?”王導繼續不說話。“那就殺了。”王敦說。王導最終也沒有說話。


伯仁死後,王導有一次整理宮廷檔案,看見了伯仁上書出言相救的那一份,只見上面的話字字殷切,“殷勤款至”。王導拿著表,痛哭流涕,悲不自勝,哭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然而悔之晚矣。陰差陽錯,幽冥之間,王導因友出言獲救,又因不肯為友出言眼見其亡。


其實,伯仁還真有必要“冷酷”。在眾目睽睽之下,若伯仁當面答應王導的請求,只怕救友不成,還會被當成同黨,一起剿滅。王導憤怨心切,沒能想到這一層,悲劇發生卻為時晚矣,空留後人一同扼腕嘆息。


參考文獻:

[1]《晉書》,商務印書館,1933年。


歷史研習社


這個典故出自王導與周顗的故事,我把其事的背景及經過簡單說一下。

公元322年,東晉大將軍王敦叛亂,以清君側為名,上書彈劾晉元帝的心腹重臣劉隗與刁博,羅列的罪狀,在武昌起兵東下,向首都建康挺進。晉元帝司馬睿不由得大怒,下詔親率六軍,討伐叛軍。

劉隗與刁協晉見皇帝司馬睿,要求把京城內王氏家族之人員全部誅殺。這場戰爭,關係到東晉朝廷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王氏家族的命運。此時王敦的哥哥、時任光祿勳的王含,已經從京城逃出,搭上小船投奔弟弟去了。其他王氏家族在朝為官者,還有司空王導、中領軍王邃、左衛將軍王廙(yì)、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敦的叛變,令他們命懸一線,離鬼門關只有一步之遙。

劉隗、刁協的看法很簡單,這些王氏家族的人有權有勢,若與王敦裡應外合,那對朝廷是滅頂之災,殺光他們才是最穩妥的辦法。不過,王導追隨司馬睿這麼久,是他的心腹與智囊,沒有王導的奇謀與決策,哪有司馬睿的皇位呢?殺光京城王氏,司馬睿畢竟於心不忍。在這關鍵時刻,僕射周顗的態度對拯救王氏家族命運起來重要作用,他竭力向皇帝保證王導的忠誠可靠,說到懇切處,聲淚俱下。

司馬睿終於否決劉隗、刁協的建議,宣王導進殿。王導進宮見到皇帝后,叩頭便說:“叛臣賊子,哪一個朝代沒有,不想竟出自我宗族。”皇帝見王導叩頭,便赤著腳上前拉起他的手說:“我正要把朝中政務交給您,您這是說什麼話!”皇帝為什麼赤著腳呢?那時還是跪著坐,坐時脫鞋的,司馬睿為了表示誠心,不等穿上鞋子,就一個箭步上前,所以就光著腳。

叛軍兵鋒已經進逼至首都建康外圍的石頭城,守將周札開城投降。皇帝司馬睿大驚失色,詔令刁協、戴淵、劉隗等人率軍反撲石頭城,同時王導、周顗等人兵分三路進擊王敦,然而全部被叛軍擊敗。


在這場君臣大戰中,皇帝成了失敗者。王敦把朝廷控制在自己的掌心,開始清算政敵。刁協被殺、劉隗出逃,朝中名望最高且效忠皇帝者,當屬周顗與戴淵,王敦頗忌兩人之名,遂起殺心。在殺兩人之前,王敦曾向王導詢問意見,王導雖然站在皇帝一邊,但與王敦是親戚,還是說得上話的。當時王導為明哲保身,一言不發,沒有替周顗等人求情。

周顗被殺後,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檔案時,發現周顗所上的奏書,才知道京城王氏家族能得以保全,周顗是出了很大氣力。睹物思情,王導手裡捧著這些奏章,眼淚嘩的落下,說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後來經常被引用,其中的“伯仁”就是周顗的字。若是王導早知道周顗曾經全力營救王氏家族,憑此一點就可以救周顗一命,因此他後悔了,雖然不是他殺了周顗,但沉默使他成為殺人者的幫兇。


君山話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和典故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東晉時期。這個典故挺有意思:一個愛“裝”的自視甚高的“風流名士”遇到了一個“心眼小”又虛偽的門閥,愛“裝”的風流名士幫了“小心眼”的虛偽門閥,而虛偽門閥卻殺了風流名士。

殺完了人,虛偽門閥擠出來幾滴鱷魚的眼淚: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那個意思就是,我沒想殺過伯仁,可他也“太能裝”,即管如此,我也有責任啊!

呵呵!好奇怪的邏輯……

我們來看看這個事兒的來龍去脈:

先隆重推出本故事的“小心眼”虛偽主角,東晉最大的門閥王導。

王導,是東晉時期最大的門閥家族“琅琊王氏”的代表。琅琊王氏在西晉滅亡,司馬家南渡成立東晉政權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王導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司馬睿登基的時候,甚至要主動邀請王導和他坐在一起接受朝賀,一時間“王與馬,共天下”流傳甚廣。

王導和他的弟弟王敦,一個文,一個武。權侵朝野,壟斷朝政。

“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琅琊王家和陳郡謝家,幾乎就是東晉門閥的真實寫照。

司馬睿對這個局面非常恐懼,於是他在登基之後,就著手扶持自己的勢力,削弱王導的影響。他啟用並扶持劉隗等人想以此來衝擊和削弱王導兄弟的影響。

這個舉動惹怒了王導兄弟,王敦首先就不幹了,他以“清君側”,為王導討說法的名義舉兵。

但是,也可能是沒想明白,舉兵意味著造反,王導可還在京城呢!王敦一起兵,王導可就危險了,嚇的他趕忙到皇宮門前下跪請罪,並表明自己和自己的兄弟絕對沒有要造反的意思。

伯仁出場了。

這位伯仁兄進宮找皇帝彙報工作,正好趕上王導正跪在那兒請罪呢,王導看見伯仁兄,趕緊招呼:伯仁兄,看在我王氏一族的份上,替我在皇帝面前求求情,救救我們全家老小吧!

可是這個伯仁兄似乎耳朵聾了,什麼也沒聽見似的,頭也不回,徑直進了皇宮,估計王導是又生氣,又著急又害怕。

兩晉時期有好多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周顗(找這個字累壞了),也就是這位伯仁兄就是一個奇怪的人。

這個周顗,字伯仁。是東晉人士,官至右僕射(尚書)。

儘管他進宮的時候沒有理會王導,但是見到司馬睿,伯仁兄還是“聲情並茂”的為王導解釋和求情,核心只有一個:王導兄弟不會反,不要不要殺他,殺了他,王敦就真的反了。

司馬睿覺得有道理!就放棄了要殺掉王導的念頭。

伯仁兄認為大功告成,趕上飯點兒就和司馬睿喝起小酒,推杯換盞搞得挺熱乎,席間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

這位伯仁兄在司馬睿的心目中,地位還是挺高的。

酒喝的很到位的伯仁兄出宮,看見王導還在那兒跪著呢!

王導看見伯仁兄終於出來了,看樣子喝的不少啊!我的事呢?這老兄是說了沒有啊?我這都快滿門抄斬了,您還喝的挺高興!他趕忙攔住伯仁兄請他務必幫忙,救救他的一家老小。

這位伯仁兄興許是高興興許也是喝多了,王導的事,辦成了,趁機和這個平日裡“權侵朝野”的門閥大佬開個玩笑:我告訴你,年內,我要殺盡亂臣賊子,鑄一個大大的金銀,就綁在我的手脖子上 !

魏晉的所謂風流名士,不喝酒的時候還算基本正常,只要一喝酒,就狂放不羈。

東晉時期更是如此,當時的所謂“竹林七賢”各個是酒鬼。

酒鬼劉伶,天天喝,時時喝,牛車上除了酒就是下酒的肉乾,還有把鐵鍬——喝死了就地埋。

一日喝高了,估計也是五石散服嗨了,赤條條的在大街上亂晃,有朋友勸他:別不穿衣服啊!多丟人啊!

這夥計瞪著眼睛:誰說我沒穿衣服?天是我的衣服,地是我的褲子!……噫?你這個傢伙,跑到我褲襠裡幹什麼來了?……

這就是“魏晉名士”。知道這個背景,就理解伯仁兄喝高了說的這些話了。

可惜的是,王導沒那個心思看喝高了的“風流名士”表演。

他認真了。

幾個意思?讓你去求情,感情你是和皇帝商量怎麼收拾我們啊!不幫就算了,不帶落井下石的!

其實,伯仁兄還是把王導的事放在心上的,他回到家,酒一醒,就立刻給皇帝司馬睿寫了一封信(那個時候還不叫奏摺),清晰理智的分析了王導兄弟不會造反的原因,並再次請求司馬睿不要對王導下手,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是這一切,王導全沒看見。

他只知道,這個周顗是在是不給面子,不但不給面子,還落井下石。

所以,後來在王敦舉兵搞成了事情,又重新掌控了朝政的時候,王敦問王導:像周顗這樣有威望的人是不是應該位列“三司”?

王導沒吭聲。

王敦又問:做不了“三司”,還是做個“僕射”總行吧?

王導還是沒吭聲。

王敦急了:那就殺掉算了!

王導還是沒吭聲!

這位伯仁兄就被幹掉了。

後來,王導在皇宮看到了伯仁兄給皇帝的信,才恍然大悟並說出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自責的話。

為時已晚。

王導就是一個小心眼的偽君子。

周顗玩了一把高冷,辦事也很高冷,結果把自己“辦死了”。他沒玩對地方和對象。

求情遇上高冷,是高冷的不應該,但是面冷但是心是熱的。

王導疑心生暗鬼,是最偽善的報復。面是善的,心是冷的,甚至是相當陰暗的。

所以,與人交往,一定要看看對方的心地是否和你在一個層面上,你有多幹淨,就只能和像你一樣乾淨的人開玩笑,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步武堂


應該說的是周顗(yǐ)和王導的恩怨故事。

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理解成一句話:“別人在背後拼命的幫你,你卻在背後恨不得他早點死”。

他們是同朝為官。

我先說下這句話的表述的大致意思: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故事梗概大致這樣:王導所在的王氏家族不得勢的時候,其中有王敦舉兵,劉隗勸元帝將王氏一族滿門抄斬,司空王導入朝請罪,恰好遇見正要進宮的周顗,王導叫住周顗說:“伯仁,我們家這幾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連看都沒看他一下,徑自去了。周顗入宮後向元帝進言,備言王導之忠君愛國,決不可錯殺忠良。元帝採納了他的建議。

(大家注意這裡周顗極力保王導,王導一點點都不知情,因為周顗表面若無其事)

後來,王氏一族重又得志。王敦問王導:“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沒吱聲。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依舊不答。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還是不說話。

(大家注意這裡,王導因疑心當初,所以對周顗三緘其口,間接導致周顗被害)。

周顗被害後,過了很久。

王導瀏覽以前的宮中奏摺,看到了周顗營救自己的摺子,其中言辭懇切,殷勤備至。王導拿著這封奏摺,痛哭流涕,悲不自勝。回來之後他對他的兒子們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故事結束,回到現實中來。

我認為,我們現代國人,很難達到那樣的素質了。大部分國人心懷好意,卻冷酷無情。

我們的社會寧願發展慢一點,也要讓人民過的好一點。(社會發展慢,和人民過的好,兩者無任何牽連)。社會發展慢一些,人民財富才能不斷積累起來,人民精神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我們才有時間停下來,思索自己的內在世界。

現代的我們,聽到這樣的真人真事,都像聽童話故事一樣,成年人對此也大多嗤之以鼻了。

無論我們聽過多少醍醐灌頂的故事,無論我們聽過多少催人淚下的故事,都不足以改變我們對社會的理解了。這可能就是悲哀了。

希望,國人慢慢好起來,重新讓國家實現內在的強大(素質成為世界第一)。



姬姬蟲蟲


春秋時期,重耳當上國君,請恩人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應,重耳找到他藏匿地點,放火逼他出來,不從,結果找到時介子推抱著大樹被燒死。重耳本意想請他做官,結果燒死了,於是感慨到“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