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日軍使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新型炸藥,威力堪比TNT,清軍是否因此戰敗?

第六天711


(一)

清朝光緒十八年八月四日,即公元1893年。上海《申報》刊登了一則消息:

日本海軍技師下瀨雅允,數年來研究炸藥,孜孜不倦,至此歲得全法,奉當道驗過,堪備軍中之用。其藥取攜既極安穩,炸力又大,較從前所制實加數倍,故而後一等艦及三等艦均用之。

當時清朝當局並不知道下瀨火藥的研製成功意味著什麼,這則報道也沒有引起清朝人的注意。那麼下瀨火藥意味著什麼呢?

北洋水師的官兵

1771年,德國人在偶然中發明了“苦味酸”這一黃色顏料的物質。後來,人們又發現“苦味酸”具有強烈的爆炸特性。1885年,法國人制造了以“苦味酸”為主原料的炮彈,但是"苦味酸"容易與金屬製作的炮彈殼體發生化學反應而爆炸,因此此種殺傷性強的技術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1893年,日本火藥技師下瀨雅允在炮彈內壁塗滿漆料,又在內壁與“苦味酸”之間注入石蠟,使“苦味酸”與金屬彈體完全隔絕,突破了技術瓶頸,成功製造了真正意義上可以用於實戰的“苦味酸”炮彈。為此,日本將之命名為“下瀨爆藥”。

裝填了下瀨火藥的炮彈

下瀨爆藥爆破速度快達7800米每秒,雖然鋼板穿透力不強,但是它在強烈的化學反應下能產生3000度以上的高溫衝擊波,且能迅速分解3000片彈片,對敵艦人員殺傷力極強。同時,爆炸引起的火災不但難以撲滅,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日本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對其實行了嚴格的保密措施。由於剛剛研製成功,“下瀨爆藥”還有諸如引信等技術問題遏待完善,所以在甲午海戰中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

北洋水師被下瀨火藥擊中的來遠號

甲午海戰中,日軍依靠艦隊機動性強+速射炮的優勢命中了清艦754發炮彈!如果全都使用“下瀨爆藥”,清軍傷亡會更大。對此,之後的日俄戰爭倒是證明了這點。1904年,日俄對馬海戰,日本憑藉“下瀨爆藥”的先進技術,幾乎毀滅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但是由於“下瀨爆藥'本身不可根除的化學不穩定性,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又被穩定性良好的TNT炸藥所取代。

(二)

北洋水師選拔水兵要求很嚴格,要求所有水兵身家要清白,能寫出自己的名字。進入水師後還要經過一年的學習,達到精通船藝、天文數學才算畢業,並且艦隊中的所有人都要熟練應用英文口令。當初進行選拔考試,北洋水師考試分數最高的是代數,225分;天文、駕駛,200分;幾何、力學,125分;氣候、測量、儀器用法,100分;

(三)

甲午海戰宣戰前夕,日本海軍偷襲並擊沉了清軍僱傭的英國商船”高升號“,並導致了船上運載的1116名清軍中871人殉國。另外,死亡的還有5名英國人。為此,日本駐英公使青木周藏向英國最大的通訊社——路透社賄賂了600英鎊,以求取得日本在輿論上的有利地位。隨後,為了進一步取得英國名流學者的支持,日本人又花費了1000英鎊賄賂了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韋斯特萊克、牛津大學胡蘭德等人為日本在《泰晤士報》上做了如下辯護:


日本是知道高升號在運送士兵,所以才擊沉了它,中日兩國雖然還未正式宣戰,但是此事為中日的軍事衝突,中國僱傭中立國船隻從事軍事活動,理應對其負責。

黃海海戰後,清朝北洋水師的慘敗已是舉世皆知。於是,落井下石的英國輿論又做了如下評斷:

高升號由於為清軍運送士兵,屬於軍事行為,即使懸掛了英國旗,也不能視為代表英國,所以一切損失由清國賠償,日本無罪。

對此,當時正在中國東北旅行的英國著名遊記作家伊絲貝拉在日記中如此記載:

日清戰爭,日本成功運用了近代宣傳媒體作為輔助戰爭的武器,在歐美國家之間巧妙進行政治公關,讓全世界相信日本對清國的戰爭,是拯救朝鮮于水深火熱、為朝鮮爭取獨立解放的文明戰爭。日本的媒體公關混淆了視聽,使日軍成為發動正義戰爭的一方。而清國孤陋寡聞、忍氣吞聲,全然不知應該運用媒體的作用揭露日本的謊言。當清國的臣民遭受到旅順虐殺事件這樣的厄運後,清國民間媒體圍微弱的呼聲沒有與西方各國的譴責形成共鳴,使悲慘事件不了了之。

(四)

甲午戰爭後期,日本登陸臺灣作戰。臺灣軍民不甘心束手,在劉永福的率領下奮起反抗,並擊斃了中日戰史上有史以來最高級別的一名官員——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即倒幕戰爭中的前任天皇。

(五)

北洋水師主力艦鎮遠艦用的305毫米主炮炮彈,現存於日本三笠公園。

甲午之戰結束後,日軍俘獲清朝九艘軍艦,其中就包括重傷的鎮遠艦。1895年2月,日軍圍攻清朝海軍基地威海衛,在劉公島附近,鎮遠艦艦長劉步蟾自殺殉國,並派人引爆鎮遠艦彈藥庫欲使之自沉,後經日軍緊急搶修後修復。之後,鎮遠艦成為日本第一大艦,並在修復後停靠在日本各港口作為展覽品,後編入日軍聯合艦隊,並保留了艦名。

鎮遠艦彩圖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鎮遠艦作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一份子隨軍出戰,與曾甲午海戰中鏖戰的死敵“嚴島”、“橋力”同編於一個作戰小組。雖然鎮遠艦在甲午戰爭中算是狠角色,但相比俄軍相對先進的戰艦,鎮遠艦不論在噸位以及火力上都不可與之同日而語。雖然如此,鎮遠艦還是參加了日俄黃海海戰、旅順戰役、日本海海戰,並在對馬海戰中擊沉了俄軍兩艘戰列艦。1908年4月,鎮遠艦被日本海軍從艦隊中除籍;11月24日,鎮遠艦被日本新式戰列艦作為試射靶艦。

1912年4月6日,鎮遠艦被出售,並在日本橫濱被解體。拆卸下來的艦體中,305毫米主炮炮彈存在日本三笠公園做展覽;艦首副錨收藏於日本岡山吉備津神社;部分建材被日本用來建造一艘名為“元山丸”的小船。


大福讀史


北洋水師戰敗的原因是一個綜合性話題,炸藥技術的差異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就炸藥技術來講,北洋水師與日軍是有差距的,日軍究竟有沒有使用下獺火藥目前說法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日軍炮彈的可靠性比北洋水師高。


關於北洋水師的炮彈未爆炸的說法一直都有,其實北洋水師的主力炮彈是以沙子為主要填充物的實心炮彈,只有少量裝填黃色炸藥的炮彈,在真正裝填炸藥的炮彈打完後,就只能發射實心炮彈了。


而日軍大量配備威力強大的爆破彈,無論下獺火藥是否投入使用,其炮彈威力是絕對比北洋水師厲害很多的。


其實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清朝統治者內部的制度問題,沒有意識到海軍的重要性,不重視海軍建設,任意削減海軍軍費,導致先進炮彈和速射炮的配備不夠,火力嚴重不足,而且軍費短缺不僅影響艦炮火力發揮,還影響軍艦的動力系統等設備的更新與整個北洋水師艦艇更新換代的計劃,導致北洋水師在各個方面全面落後於日本聯合艦隊。

再加上北洋水師內部貪生怕死的將領臨陣脫逃等組織管理因素,諸多綜合原因導致了北洋水師的最終戰敗。


業餘自媒體選手


甲午戰爭中日本的優勢是很大的,不僅僅是火藥方面,當然日本發明的火藥確實厲害,威力大堪比燃燒彈,一旦中彈將會引發大火,而北洋海軍裝備的開花彈較少,主要是實心彈,打到敵艦的水線附近才會致命,所以即使北洋水師訓練有素,炮打的準,但在大東溝海戰中,雖然日本艦隊多艘軍艦中彈多枚,竟然沒有一艘沉沒,而且當時中國工業落後,沒有能力維修軍艦,可以說打傷一艘基本等於沉沒,無法再戰了,反觀日本維修能力很強,在大東溝海戰中受傷的軍艦很快修復,馬上就投入圍攻威海衛的戰鬥中去了,此消彼長北洋水師其實已經天力再戰,再加上防守威海衛軍港的陸軍很不給力,一觸即潰,北洋水師的覆滅是遲早的事,一國海軍的強弱不僅僅在於有幾艘先進的軍艦,重要的是有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做後盾。


浩蕩揚子江




硯田劍影


據專家估算。吉野號用的炮彈正好能打穿北洋軍艦(鎮遠定遠兩艘旗艦除外。)

黃海海戰,北洋沉了四艘。但日軍也損失慘重,日軍撤出戰鬥。黃海海戰雙方平手。但大清沒有能力修復軍艦。只能保存實力,威懾日軍。但日軍敢進行諾曼底登陸。攻佔山東半島,包圍北洋水師。山東巡撫見死不救。大清見死不救。


達o芬奇密碼


日清戰爭,日俄戰爭,日本能贏不僅是因為裝備先進,他們還贏在統治階級的勵精圖治和戰術思想的先進以及對西方工業文明的虛心學習和較徹底的改革,極端尚武的國民精神和為天皇不惜玉碎的昭和式愛國精神。相比之下,沙俄和大清都是一盤散沙,皇帝和沙皇的地位不斷遭到質疑,腐敗的官僚,漸漸和人民對立,普遍都有一種有家無國的現象,階級矛盾激化,改革也半推半就,就這樣的即使國土人力資源比日本大了幾十倍,還是打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