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金融危機」以及 「土耳其危機」告訴我們……

土耳其過去15年GDP連年高速增長,曾被認為是地區新興崛起大國,在2008年次貸危機後,大放水,房地產成為經濟支柱,房價高企泡沫化,債務問題嚴重。在遭遇美國貿易戰後,本國貨幣暴跌經濟出現危機,重蹈了二十年前“東亞金融危機”的覆轍。我們總想從危機中學到教訓,避免悲劇重演。但是真理總是寡淡如水,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發展實體經濟,不能過度負債……

8月10日,美國宣佈對對土耳其鋼鐵和鋁產品關稅翻倍,這直接導致當日土耳其里拉暴跌17%,今年土耳其貨幣累計暴跌了約45%。土耳其是全球第八大鋼鐵生產國,也是美國進口鋼鐵第六大來源國。

二十年前東南亞各國經濟騰飛,但產業孱弱、炒樓炒股、外債高企,最終資產價格泡沫被國際炒家戳破,即“亞洲金融危機”。“東亞金融危機” 本質上,還是東南亞各國自身經濟出了問題:

1、依賴出口、產業水平低;

2、過度炒作房地產;

3、外債過高,而外匯儲備不足。

二十年後,還是不斷有一些國家重蹈覆轍。最近就有這樣一個國家:過去15年GDP連年高速增長,曾被認為是地區新興崛起大國,在2008年次貸危機後,大放水,房地產成為經濟支柱,房價高企泡沫化,債務問題嚴重。在遭遇美國貿易戰後,本國貨幣暴跌經濟出現危機。你肯定已經猜到了,沒錯,我說的就是…….土耳其。

我們總想從危機中學到教訓,避免悲劇重演,但是真理總是寡淡如水,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發展實體經濟,不能過度負債……

亞洲金融危機的背景、原因

20世紀80年代,東南亞四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承接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實現了經濟起飛。比如,日本實行“廢舊建新產業重構”政策,向東南亞轉移了紡織、摩托車、消費電子產品和一些重化工業,同時由於日本企業資金充裕,對東南亞四國的投資快速上升。

到90年代,東南亞各國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其中尤以泰國速度最快,卻沒有配套充分的監管機制。而90年代全球短期資本流動加速,每天全球金融市場成交量達數萬億美元,對經濟基礎薄弱,金融監管制度不健全的發展中國家形成壓力。

在高利率和超穩定的匯率的吸引下,境外資本不斷湧入東南亞各國。90年代初,全球新興市場淨資金一年流入總額不超過500億美元,但到1996年卻增加至2450億美元,其中東亞國家和地區佔5成。

90年代早期,美聯儲開始提高美國利率對抗通貨膨脹,而之前東南亞一直以較高的短期利率吸引熱錢,美元走強使得熱錢迴流。而且當時東南亞國家實行固定匯率,貨幣錨定美元,走強的美元使得它們的出口失去國際競爭力,衝擊了東南亞國家出口增長,令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出現鉅額赤字。雪上加霜的是日元貶值了,日本減少了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而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直接投資約佔東南亞地區吸引外資總額的1/4。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蛋。本質上,還是東南亞各國自身經濟出了問題——

1、依賴出口、產業水平低。

東南亞經濟發展過於依賴出口,且工業發展處於初級階段,以人口密集型產業為主,產業擴張也是低水平,不能實現產品升級。

2、過度炒作房地產。

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熱錢流入和銀行貸款湧向房地產業,導致房地產嚴重過剩,價格的膨脹催生了泡沫。而資源配置的失衡導致基礎設施、勞動力的教育水平沒有跟上,形成經濟持續增長的瓶頸。

據統計,亞洲危機爆發前,東南亞各國銀行都向房地產業過度貸款。1996年,東南亞四國房地產業貸款佔比都超過20%。結果導致各國房地產嚴重供過於求。泰國房屋空置率達20 %,全國閒置房屋80萬套;菲律賓房產空置率15%,約有50萬套空房;來西亞也出現大量的房地產積壓。銀行貸款到期無法收回,壞帳激增。

“東亞金融危機”以及 “土耳其危機”告訴我們……

3、外債過高,而外匯儲備不足。

東南亞國家的外匯儲備普遍不足,而它們的外債則相對較高,由於外債和外匯儲備差距很大,這些國家中央銀行的干預能力有限,使國際投機者有機可乘。

以亞洲金融危機中首當其衝的泰國為例。

由於泰銖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1996年之前大量國外資金流入泰國,在政府的政策導向下流向房地產業,1996年底泰國外債總額達930億美元,其中約有30%流向房地產業。由於泰銖利率長期高於美元利率,泰國公司傾向於借入美元,而且多是短期貸款。1996年年底,泰國需要在未來一年內償還的短期外債高達477億美元,而同期國家外匯儲備只有372億美元,資不抵債。

1996年美元升值帶動泰銖升值,同時日元發生了貶值,泰國出口受到重創,造成經濟下滑。泰國的出口增長率由1995年的22.5%猛降至0.1%,經常項目逆差達到GDP的8.0%。同時房地產業出現大量過剩,金融機構壞帳劇增,泡沫經濟已瀕臨破滅邊緣。

泡沫使經濟產生不穩定性,常常以金融危機告終。

即使沒有國際炒家推波助瀾,東南亞各國在經濟外部失衡、資產價格泡沫背景下,只要遊資外逃,有限的外匯儲備下也會導致固定匯率機制崩塌,造成貨幣貶值,引發金融危機。

而國際炒家嗅到了機會,順勢戳破了這個泡沫,索羅斯的粉絲也將其狙擊行為比喻為啄木鳥清理有蟲的經濟樹木。而從國際大鱷狙擊香港失敗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因為香港經濟的基本面要強得多。

自1985年香港樓市就進入一個長週期上升階段,而股市也在1995年低位回升,連漲兩年。而此時香港內部經濟產業也面臨結構失衡、空心化的問題,所以經濟中也產生了一定泡沫成分。當受到國際炒家狙擊時,樓市立即應聲下跌,到1998年底,香港住宅樓價從1997年2季度高峰平均下跌55%左右。

但是香港的經濟基本面要健康一些,1997年香港實際GDP增速達到 5.1%,財政盈餘佔GDP的比重為6.3%;而且市場經濟制度更加完善,金融制度穩健;銀行資本充足率高,平均資本充足比率約18%,問題貸款比率約3.7%,香港對銀行的審慎監察標準差不多是全球最高。實行的聯繫匯率制度一直穩健運行,成為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石,

更重要的是,香港奉行審慎的理財政策,政府編制精簡,沒有外債。擁有1170億美元外匯儲備,當時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

亞洲金融危機對當下及未來的啟示

二十年前東南亞各國經濟騰飛,但產業孱弱、炒樓炒股、外債高企,最終資產價格泡沫被國際炒家戳破。

二十年後,還是不斷有一些國家重蹈覆轍。最近就有這樣一個國家:過去15年GDP連年高速增長,曾被認為是地區新興崛起大國,在2008年次貸危機後,大放水,房地產成為經濟支柱,房價高企泡沫化,債務問題嚴重。在遭遇美國貿易戰後,本國貨幣暴跌經濟出現危機。你肯定已經猜到了,沒錯,我說的就是…….土耳其。

我們總想從危機中學到教訓,避免悲劇重演,但是真理總是寡淡如水,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發展實體經濟,不能過度負債,可我們卻從不這樣做。所以,我們從不以史為鑑,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我們從不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歡迎各位小哥哥、小姐姐關注本頭條號!您的關注就是心中那一道最亮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