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明确提到王熙凤不识字,但夜抄大观园中为何又认识潘又安写给司棋的书信呢?

晖1682312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女中豪杰。关于她的争议一直不断。一方面她做事雷厉风行,行事果断,智计百出,被形容一万个男人及不上。但同时,她又是个狠毒,刻薄,善妒的女人,她的悲剧一生并不值得同情,关于她的内容有非常多可说的。今天聊聊王熙凤识字问题。

王熙凤识不识字书中有交代,王熙凤一直是识字的,只是不会写,或者是写不好。而她识字确实也有限,不可能到出口成章的地步,估计也就小学水平。

王熙凤出场就被称为泼皮破落户,从小当男孩子养,顽皮捣蛋学了个足,却全然没学文化。王熙凤管家之初,身边一直有一个小厮彩明给她念账本(关于彩明是小厮还是丫头,我认为是小厮),记录账目。

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掷下。

彩明是凤姐儿的秘书一般,出门做事账目登记,阅读都是彩明一手包办。这时候的凤姐识字不多,自然更不会写。有时候彩明不在,她需要记录就会临时抓壮丁,贾宝玉就曾经被她抓住没头没尾记了一通乱账。

关于凤姐儿没文化,众姐妹也都有笑话,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宝钗说宝钗不识字是以她们的学问比较的。就好像很多高学历的人说小学毕业是文盲一般。王熙凤自己从没说过自己不识字,只说自己不会湿啊干的,她说探春: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王熙凤说探春比自己会知书识字,更能证明她自己是识字的。

凤姐的文化水平看戏单,账本都不成问题。尤其随着越来越管家,很多账本过目,更学了不少字。抄检大观园司棋和潘又安的书信,王熙凤就能捧着读的顺畅: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一个颇字表明王熙凤识字很多,虽不知道之乎者也,但应付日常是足够了。放在现在,读下来本文绝不成问题!

王熙凤作为四大家族王家的女儿,显然在教育女儿这方面,王家最落了后。贾史薛三家女儿都出类拔萃,偏偏王家女儿差一分,王熙凤显然也算一个另类!但也绝不可能是文盲。第三回回末就说王夫人和凤姐儿在一处拆看薛姨妈的来信,显然都识字。之所以给人一种王熙凤不识字,只因王熙凤不会作诗,需要别人帮忙记账,别人说她不识字(读书少)。其实识字和会写,写得好是两码事。识字和通文章更是天差之别。显然,王熙凤只是识字而已!你觉得呢?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对于王熙凤识不识字这个问题,小说中写得本来就不甚清楚。不认字的证据主要有,书中第二十八回中,王熙凤喊住贾宝玉,让他替自己记一笔流水账,什么大红妆缎、蟒缎、金项圈之类的,但写和认是一回事,写得好不好又是一回事,她让宝玉来代写,并不说明她不认得字,有时是会认不会写,就像我们看繁体字,有时全认得,但真都能写对吗?而且,会写和写得美观又是一回事,尤其古代,写一些蝇头小楷,要做到字迹工整清楚,也是很难的。所以,这件事不能做为王熙凤完全不认字的证据。

当然,王熙凤经常自称是粗人,不怎么认字,这可能是和其他红楼女子比较而言,和林黛玉、薛宝钗,甚至李纨等能文擅诗的人比起来,当然要算没文化不认字的一类了。

在书中第十一回,也就是见熙凤贾瑞起淫心那一章里,凤姐儿就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假如凤姐真是大字不识,这戏单又如何识得?就像我们出国,看到韩文、法文的菜单,都是一头雾水,哪里还知道点什么?

所以,她能读潘又安写给司棋的信,是毫不稀罕的,毕竟潘又安不是潘安,写不出骈四骊六,妃红俪白的章句。何况书中又补叙道:“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开贴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所以读一下这封家常情书,还是能胜任的。

王熙凤文化功底差,只是小时候没有系统地读过书罢了,因为日常接触的都是文化人,要不然也不会联句时,能说出一句“一夜北风紧”这样的,要是一直是刘姥姥的环境,恐怕要说:“雪盖大棉被”,那众位姑娘就续不下去了--而且她也不是愚钝之人,所以很可能就掌握了不少的基本文化知识和常用字。比如像戏单上的字,可能拆开来,她未必全都认得清楚,但戏单看多了,也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就像一些野路子的电子电脑网络人员,基本理论其实一窍不通,但却能靠一些土办法有效地解决些问题。

话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也是文化水平高低不定,第三回时大字不识,傻傻地站在城门口看张榜通缉自己的布告,可到了后来,他随宋江一起到五台山参禅,就将智真长老写给他的偈语“读了数遍”。后来在杭州坐化前,更是不但能读能写,而且已经可以自己进行“创作”了,他讨了纸笔,写了一篇水平相当高的颂子,颂子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颂子的水平,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应该是相当出彩的,可谓彻底抛掉了文盲的帽子。所以说,这人是会变化的,王熙凤就不兴学习一下,多认几个字了吗?


江湖夜雨


第七十四回中描写抄检大观园,到了迎春房内,在司旗箱子里抄出了潘又安写给她的信,且看原文:

因司棋是王善保的外孙女儿,凤姐倒要看看王家的可藏私不藏,遂留神看他搜检。先从别人箱子搜起,皆无别物。及到了司棋箱子中搜了一回,王善保家的说:"也没有什么东西。"才要盖箱时,周瑞家的道:"且住,这是什么?"说着,便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帐目, 也颇识得几个字了。便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上面写道:"上月你来家后, 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 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凤姐看罢,不怒而反乐。

这帖子上写的画都是小白文,并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文言,王熙凤能够识得并念出来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她不是文盲啊。书里说她不识字,是相对于能够吟诗作赋写得一手好字的文化水平高的人而言的,这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在林黛玉初进贾府时,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即使是官宦人家,女儿不识字的也是有的。但是很显然王熙凤也是颇识得几个字的,她当家理事,虽然有人帮记账,自己也要看账本的,可知王熙凤并不是文盲,很可能只是没有正经请过先生系统的教授学习而已。她这么聪明,看的念的字多了,慢慢也就认识不少。

在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里,王熙凤给大家起头:

凤姐儿想了半日, 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众人都笑道:"越是粗话越好,你说了只管干正事去罢。"凤姐儿笑道::"我想下雪必刮北风。 昨夜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可使得?"

许是经常和这帮有文化的姐妹厮混,没有文化的凤姐儿也露了一手,“一夜北风紧”正是会作诗的起法,给人留了多少地步,众人都赞好。

而且潘又安的帖子写的也就是大白话,没有什么特别生僻的字眼,所以王熙凤认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爱好解读《红楼梦》,喜欢的条友请关注花生悦读)


花生悦读


薛宝钗常常拿王熙凤不识字说事,因此人们认为王熙凤不识字。

王熙凤也自称不认字。她对平儿说“他(探春)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

事实上,王熙凤是认识字的,平时管家看账本,颇识得几个字。她能看账本,看戏单,读一封信还是可以的。

我们看看《红楼梦》里的那些识字的小姐。

贾母说迎探惜三春不过认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实则三春各有千秋。迎春擅长棋艺;探春擅长书法;惜春擅长绘画。而且都会写诗。

黛玉,当宝玉问黛玉读什么书的时候,黛玉说认得几个字。实际上黛玉的才华出类拔萃。

妙玉,林之孝家的说她识字,实际上妙玉,才华馥比仙。

李纨,她的父亲不令她读书识字,可是李纨也是一个诗翁。

王熙凤不识字,不是说她真的不认识字,只是和大观园的姐妹相比,她不会吟诗作赋,写的字拿不出手而已。我们现在看古代人的字,除了膜拜无话可讲,拿到现代社会,个个都是书法家啊。

王熙凤不是能耐得住性子读书写字的人,因此她的文化水平不高。


润杨的红楼笔记


这个其实不是问题,

书中交代的明明白白。是王熙凤当家理财,天天看账目,看的多了,其实就是学习字的时间多,复习的频率大,慢慢记下来了。这也算是不学之学。

红楼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

迎春处司棋箱子里:“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于凤姐。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

可以想象一下儿童绘本,大人给孩子读字,孩子只看画,但聪明孩子熟悉内容之后,往往会一对一的猜出每个字,接下来就认得那些字了。

以王熙凤的聪明,天天看字看账目,先混个眼熟,时间长了,想不认识都难。



临风举


王熙凤不是不识字,而是识字不多,王家教女不重文采重计谋,但是帐本上的字总是要认得的,否则会被人哄骗。在王夫人问及二房帐目时,她可以祥细解说无误,如果真是只听了彩明念了一遍就记得这么清楚,那就是神仙了,解释在书上己经说明了,"凤姐用彩明,因为自身识字不多",但帐本还是可以看明白的。至于宝钗说:二嫂子嘴厉害,幸亏她不识字,那是和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才女比,就基本是文盲。

但王熙凤在写字方面有些困难,书上两次提到她求贾宝玉、林黛玉写字,第一次写的是"大红妆缎、蟒缎、金项圈"说明她可以看懂,却不会写。但是凭她的智商和长时间管帐、社交活动,识字和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她可以点戏,点过"还魂"、"弹词"、"刘二当衣",这里的还、刘、当还有贴子上的几个字在繁体字中还是很难写的。

在搜查大观园司棋的箱子时,发现了潘又安写给司棋的情书,这两个人自身文化水平都不高,写的东西就比较简单。而王熙凤当家管事,每每开贴理帐,己经颇识得几个字,就亲自把这封情书念了一遍。这时凤姐的文字水平己高过潘又安等人了。


旁观者岚


王熙凤不会写字,一次让宝玉替她写单子,说明王熙凤未读过书。但是抄园子时王熙凤见了潘又安写给司棋的信,竟然认识并给司棋姥姥读了下来。文中说王熙凤自理家管帐,时常看帐目也认识了一些字。但潘又安写给司棋的信并不一定是帐上的常见字,也有生僻字。说明王熙凤私下里也研读过字,学着认识。只见帐目不见得记住。用现代的话说,王熙凤一个相当有能力的女人被得到重用,私下里会思考,怎么做好这件事。不足之处会努力弥补,王熙凤业余时间会充电。各路人拿来的帐单不认识这么好强的人岂会落人口实。王熙凤背后是用功去识字的,自学,并认了拼音的。一些字已熟读并认识,只是不会写。以帐目看完流水似的过后不去研读熟识不会记一封信的字,并熟下来。王熙凤作为女强人事事是要强的。


圃香


对啊,这也是我想到过的问题之一,也是《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很多很多的迷惑点之一。

我想也许可以这么理解。我们所熟悉的汉字,我想哪怕是一个从未读过书的文盲,只要他在中国出生、长大,一直在这个汉字文化圈内生活,就会多少认识几个字,有的人,如果比较聪明、脑子灵活记忆力好,就会无师自通地认识不少个汉字,甚至可能会读得懂一点报纸、广告之类的大众媒体文字。

大概王熙凤就是这个水平,她没正式读过书,但她聪明、脑子灵,想来那个司棋的男友,名字叫潘又安的(这个名字是不是会令人发笑?),以他的身份看,文化水平也不会太高,所以他写的书信也会相当文字普通、内容浅显,那么,也就和王熙凤的水平差不多,王熙凤能看得懂他写的信也就很自然了。

这几个人,司棋、潘又安、王熙凤,都只是普通文字水平,懂得几个字,能读,可能也能写一点,但也可以说,如果和那个时代的真正读书人相比,他们又差不多属于文盲。

暂时我也就这么理解。


TeaC



诚信对人对事


谁说王熙凤不识字,看懂《红楼梦》就是找到“ 真事隐,假语存”里的真事是什么。知道王熙凤的原型就会理解作者的用意了。王熙凤是满人,满语是她的本语,她写满语文章水平还挺高呢。《红楼梦》里说她识字不多是指的汉语。汉语是满人的第二语言,这和现代国人都会点英语一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