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脫貧致富,這裡有這樣的「主心骨」!

「深一度」脱贫致富,这里有这样的“主心骨”!

「深一度」脱贫致富,这里有这样的“主心骨”!

本報記者 宋振峰

武勝驛鎮,這座古絲綢之路上的要驛重鎮,一段時期以來,卻陷入了沉寂,成了永登縣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全縣100個貧困村,武勝驛鎮就佔了五分之一多。

如何讓這座古鎮告別貧窮、重現繁華?今年以來,武勝驛鎮將脫貧攻堅與黨的建設高度融合,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落地生效,促進貧困村和貧困戶精準脫貧,使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主心骨”作用更加明顯。

開展“六查三核”,推動黨建脫貧深度融合

15年前,武勝驛鎮金嘴村便通自來水了。今年春天,鎮裡重新核查,仍有6家貧困戶沒吃上自來水。有的當年怕花錢,管道沒通到院裡;有的住的地勢高,自來水壓不上去。

“再有四五天,院裡的自來水管道就修好了,我和老伴再不用折騰了!每回,我倆得花40多分鐘,推個架子車到1公里外的機井處拉水。”8月29日,65歲的貧困戶楊發福對記者說。

楊發福能吃上安全水,得益於武勝驛鎮一個名叫“六查三核”的工作方法。即查吃、查穿、查水、查房、查醫、查學,核收入賬、核時間賬、核穩定賬。

今年以來,鎮黨委在細化落實省委“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中,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深入開展大走訪大排查活動,對困難群眾的吃飯、飲水、穿衣、住房等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摸底,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

重新再摸排一下貧困戶就醫情況!武勝驛村駐村幫扶幹部張小雨發現,全村還有11戶貧困戶沒辦上患慢性病的相關證明,導致每年享受不了相關門診的補償。

針對這一現象,這兩天,鎮里正忙著準備組織這些貧困戶和其他村同樣情況的貧困戶,統一到蘭州體檢,然後按程序辦相關證明。

武勝驛鎮黨委發現,這些貧困戶之所以沒辦上證明,大多因為不瞭解政策。必須解決群眾政策知曉率不高的問題,讓群眾明明白白享受國家扶貧政策!鎮裡推動脫貧攻堅和黨建工作深度融合,結合“六查三核”,提升幫扶幹部服務群眾能力。

「深一度」脱贫致富,这里有这样的“主心骨”!

武勝驛鎮領導班子正在制定幫扶計劃。

今年夏天,我省開始出臺分級診療政策。張小雨最近正挨家挨戶對貧困戶宣傳,再不能直接到縣城乃至省、市的醫院去看了,得先到鎮醫院辦轉院手續,要不將來費用報銷不了。

“六查三核”,不僅提升了政策落實能力,而且提升了幫扶幹部的群眾工作能力。通過算清貧困戶每一筆收入、核實每一筆支出,查看他們是否有穩定的增收渠道,武勝驛鎮深入實施“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對於預計穩定脫貧的貧困戶,通過加大產業扶持、提高就業收入來保障脫貧;對於收入不穩定的貧困戶,通過提供公益性崗位及護林員崗位來保障脫貧;對於需要社會保障的貧困戶,通過落實兜底政策來保障脫貧。

組建三支隊伍,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又把“惠農一卡通”丟了!頭晚喝醉酒的武勝驛鎮大利村貧困戶李生軍第二天醒來後,傻眼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退耕還林補助……各項政策補助資金,林林總總一年下來,給他的這張銀行卡上打了3000多元呢。

補辦卡,得到42公里外的鎮政府所在地,一想起來,他就頭大。4年前,李生軍就丟過一回“惠農一卡通”。早晨7時他坐上班車,先到縣城,再倒一趟車,10時許才到鎮裡。結果鎮信用社辦事人員說,村裡得開個遺失證明。等他悻悻然回到村裡時,天都黑了。第二天,李生軍開上證明跑到信用社,對方又說得蓋鎮財政所章子。蓋章、填表……手續辦完後得知,5天后取卡。

這回,當他硬著頭皮走進村委會時,沒想到得到的是驚喜!村幹部幫他代辦了。上次,他整整花了3天工夫才補辦上的卡,這次只用了一天。因為得本人領取,卡辦好後,他才跑了趟鎮裡。

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有效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來,武勝驛鎮強化黨員的宗旨意識,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和群眾最迫切的需要有機結合,劃分黨小組,組建了服務、發展、文明三支先鋒隊伍,引導黨員開展入農戶、帶產業、爭模範等服務活動,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溫暖百姓惠及民生,抓實脫貧攻堅。

「深一度」脱贫致富,这里有这样的“主心骨”!

武勝驛鎮成為無公害冷涼型高原夏菜種植基地之一

組建黨員便民利民服務先鋒隊,讓群眾不跑冤枉路。鎮裡依託村級為民服務站點、特別黨小組,建立了以包村幹部、扶貧專幹、“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社長為主體的便民利民服務先鋒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各級幫扶幹部走遍聯繫戶,駐村工作隊走遍建檔立卡貧困戶,包村幹部走遍所有特殊戶,切實做到問題有人管、困難有人幫,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見服務員。

組建黨員幫民富民發展先鋒隊,讓群眾不花冤枉錢。鎮裡建立了以致富帶頭人、種養大戶、農業技術專幹、合作社負責人為主體的幫民富民發展先鋒隊,深入村組農戶、田間地頭,幫助解決和指導群眾在高原夏菜種植、牛羊養殖、農技科技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使黨員服務與群眾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遇到土專家。

組建黨員安民樂民文明先鋒隊,讓群眾不幹冤枉事。鎮裡建立了鄉村能人、鄉賢等為主體的安民樂民文明先鋒隊,開展農村五星級文明戶評選暨道德信貸工程等實踐活動,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高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定期走訪空巢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和糾紛對象,解決困難問題,調處矛盾糾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碰到調解員。

推廣“五合一”模式,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武勝驛鎮,是典型的半乾旱半溼潤二陰貧困山區。近幾年,當地變劣勢為優勢,巧打高原夏菜、牛羊養殖等特色牌,花大力氣抓產業扶貧,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深一度」脱贫致富,这里有这样的“主心骨”!

武勝驛鎮種植的高原夏菜一片生機

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許多村子村民住房破舊,院落的牆大多為土坯牆,村容村貌髒亂差。

改窮貌、換新顏。今年以來,武勝驛鎮黨委順應群眾所思所盼所需,積極開展“危房改造、土牆翻建,大門維修、庭院硬化、旱廁改造”的“五合一”改造工程,大力推動到戶改造和整村提升。

“五合一”改造,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如何用較少的錢幹更大的事?武勝驛鎮黨委充分尊重村民自己的改造願望,不大包大攬,不包辦代替,從設計到施工都由村民自己做主。鎮裡只是免費發放沙子、水泥和磚等建築材料,既保證質量又節約了成本。

走進五端村,彷彿走進了一個大工地,許多農戶都忙著拾掇自家的房屋、庭院。66歲的貧困戶梁平芳也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終於將5間土坯房拆了。

那幾間土坯房,還是她46年前從外鄉嫁過來時的洞房。今年3月,一場大雨後,半邊塌掉了,乾脆住不成人。老伴4年前去世了,唯一的兒子也去世多年了,只剩下她拉扯著一個剛成年的孫子。家裡既沒錢又沒人,咋蓋新房?

像她這樣的貧困戶,蓋40平方米的房子,除了享受4萬元的補助外,鎮裡還給她送來了價值6600元的沙子、水泥和磚。

梁平芳有了幹勁。她喊來了孃家六七位親戚,村裡每天還有兩三個人來幫忙。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3間混凝土澆築的房屋現已封頂。

“五合一”改造工程中免費提供到戶的建築原材料,像一個槓桿一樣,撬動了像梁平芳這樣的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他們告別等靠要,自己投入勞力,或以工換工,或互相幫助,住上了盼望已久、寬敞明亮的新房,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不僅如此,在“五合一”改造實施過程中,各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的作用。村“兩委”班子上門服務,送料到家,從廣泛宣傳“五合一”改造工程的相關政策,到動員推翻土牆、丈量根基、改造土坯房;從負責沙子、水泥、磚等建築材料的免費發放,到制定《幫扶物資監督管理辦法》《村級物資發放登記表》等制度,完善村規民約創新管理模式。廣大幹部的辛勤汗水和真心幫扶換來了群眾的美譽,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領導力明顯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