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藍谷登陸A股首日:開盤跌幅達23.59%

北汽蓝谷登陆A股首日:开盘跌幅达23.59%

9月27日,北汽藍谷(600733.sh)復牌交易,北汽新能源正式成為A股“新能源汽車第一股”。

復牌當日,以14.66元/股開盤,隨後大幅下跌12.36%,盤中臨停。10點左右,跌幅擴大至23.59%,再度臨停。截至記者發稿,北汽藍谷每股為11.5元,市值為385.9億,相較開盤價市值縮水60億。

北汽蓝谷登陆A股首日:开盘跌幅达23.59%

目前,北汽藍谷市值低於不久前登陸紐交所的另一家中國純電動汽車生產企業蔚來汽車。截至美東時間9月26日收盤,蔚來汽車市值為76.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9億)。

“面向未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增強其彙集資源的能力,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和現代化的治理能力,促進綜合實力的大幅提升。”9月27日,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北汽藍谷上市儀式上表示。

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以前鋒股份截至2017年10月31日擁有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北汽集團同期持有的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並向北汽集團及其他北汽新能源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剩餘全部北汽新能源股權,並擬向不超過10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20億元的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後,北汽集團作為控股股東,持有上市公司41.26%的股份。

北汽新能源的上市,完成了徐和誼此前對外宣稱的北汽新能源在三季度完成上市的承諾。然而,上市也意味著挑戰的開始,畢竟接下來要迎接的是補貼的退坡以及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作為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整車企業,我們有信心將北汽藍谷打造成資本市場的新藍籌。北汽新能源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全價值鏈核心業務的競爭能力,不斷鞏固北汽新能源的領先地位,加快由製造型企業向科技創新型、製造服務型企業轉變。”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表示。

重組上市

從2009年北汽新能源成立起,通過改制重組和多輪增資擴股,目前北汽新能源註冊資本達到52.98億元。2017年7月,北汽新能源完成B輪111.18億融資,這是迄今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金額最高的單筆融資金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統計,截至今年1月,北汽新能源共融資超163億元。

不過為了進一步擴展業務和規模,拓寬融資的渠道,北汽新能源的上市計劃早早被提上日程。

早在2014年時,北汽新能源正式從北汽股份剝離,北汽新能源從有限公司轉變為股份制公司時,便就有了上市的計劃。2016年,北汽新能源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後,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多次在不同的公開場合強調“北汽新能源一定會單獨上市”。

不過,按照A股IPO的發行條件,企業必須連續三年都盈利且三年盈利綜合要大於3000萬元,同時,企業三年的現金流要大於5000萬元或連續三年的營收大於3億元。然而,北汽新能源從2016年才開始實現盈利,若要滿足IPO條件至少要等到2019年之後。

去年8月,北汽新能源宣佈取得111億的B輪融資時,北汽新能源加快了上市的步伐。最終,北汽新能源決定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上市。

2017年12月27日,SST前鋒(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北京市國資委已經核准,將首創集團下屬的北京首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首創資管”)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權,無償劃轉至北汽集團。自此,北汽新能源上市之路正式開啟。

今年4月27日,SST前鋒發佈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審核通過”,北汽新能源上市進入資產交割階段。

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及相關高層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北汽新能源將在三季度完成上市。

7月31日,SST前鋒發佈公告稱,公司已完成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之置出資產交付及置入資產過戶手續。根據前鋒股份在今年6月發佈的公告,前鋒股份擬置出資產評估值為1.87億元,北汽新能源置入的股權估值為288.5億元。

截至2018年7月27日,SST前鋒已收到北汽新能源全部35家股東用於認購新增註冊資本的出資,變更後的註冊資本為9.59億元。8月23日,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新增股份登記辦理完畢,新增股份7.61億股,登記後股份總數9.59億股。

8月27日,公司完成名稱變更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名稱由“北京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領取了名稱變更後的《營業執照》。8月31日,證券簡稱由“SST前鋒”變更為“S藍谷”。

9月27日上午,北汽藍谷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在上交所舉行,“S藍谷”正式更名為北汽藍谷。意味著北汽新能源與前鋒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全部完成,北汽新能源正式登陸A股市場。

多重挑戰堅持全面新能源化

成功上市之後,北汽新能源還將面臨多重考驗。在新能源車行業,補貼退坡的影響已經顯現。

2017年,北汽新能源銷量為10.32萬輛,同比增長98%,是國內首家純電動汽車年銷量突破10萬輛的企業(國際上僅兩家,另一家為特斯拉)。北汽新能源也已經連續五年位列中國純電動市場銷量第一。不過,在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影響下,新能源市場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今年6月實行的補貼新政,令北汽新能源也不得不面對主力車型銷量滑坡的窘境。新的補貼政策減少了對低續航低能量密度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續航低於150公里的補貼取消,這嚴重影響了北汽新能源面向低端市場的主力車型EC系列汽車的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補貼退坡也讓北汽新能源承受業績壓力。公開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2015年淨虧損1.84億元,2016年才實現盈利,淨利潤為1.1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為114.56億元,淨利潤為3599.66萬元。若扣除補貼,實際上北汽新能源並未靠本身業務實現盈利。未來隨著補貼退出能否持續實現盈利,還有待觀察。

對北汽集團而言,北汽新能源上市是北汽集團全面新能源戰略的重要一環。今年7月,徐和誼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每家車企都要走自己的路,北汽集團的路就是全面新能源化。在北京地區,北汽集團將於7月31日之前停止生產所有自主品牌的傳統燃油車型,到2025年,北汽集團將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

為了向外界彰顯北汽全面向新能源轉型的決心,他甚至放下狠話:“全面新能源化就是我們的創新之路,燃油車不玩了,北汽沒戲,或者有戲也不大。”

此外,北汽新能源的ACCFOX也將成為北汽集團唯一的高端品牌,承擔幫助北汽實現品牌向上的重任。“ARCFOX品牌是全新平臺、正向開發的智能電動汽車,瞄準世界最高技術水平,在潛心開發兩年多後即將投入市場。”鄭剛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