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突圍,敢問路在何方?

過去繁榮的假象矇蔽了我們雙眼,讓我們以為假裝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

2014年的時候我就對自己從一整年的所有客戶做過一次測算,當時公司公佈的融資成本是年化18%,我那一年手裡一共四個逾期客戶,總計逾期本金是20萬(其中一個20萬的客戶第5期炸掉了)左右,個人年放款210萬(正常還款客戶190萬),當時的費率是2.28分月息,210萬的融資成本是31500元,190萬正常利息收入是43320元,每月給公司貢獻11820元,我自己工資加上公司給繳納的社保一個月大概7000元左右,剩下的每月4820元的收入一年下來根本連逾期的窟窿都補不上。

信貸突圍,敢問路在何方?

即便大家都在說等額本息利潤比較高,我看公司從我身上也是很難取得利潤,回頭看看身邊的那些同事們,情況也都跟我差不多。我當時就一直在思考信貸公司到底是如何來盈利的,為什麼怎麼算起來都不掙錢的行業現在那麼多人都削尖了腦袋要擠進來,都爭著在賠錢嗎?

但是很快這個想法就消失了,中國就是這樣,只有看到一個行當掙錢的時候,大家才都會搶著進來分一杯羹,不管自個會不會算,都是肯定在掙錢的,那麼多金融大佬難不成賬算得比我還差勁麼,再後來索性就不想了。

信貸突圍,敢問路在何方?

後來一直到自己升職到營業部經理,每月查看公司財務報表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當初計算的是對的,大部分公司一年之內是很難盈利的,還有很多公司一直都在虧損,然後一直到關門。

外表光鮮的信貸公司到底都在經歷著什麼,又是什麼在支撐著信貸行業一路奔跑向前?

後來我終於想明白,如今的信貸其實就類似旁氏騙局的變種,尤其是近幾年各個信貸公司逾期居高不下,想要盈利確實很難,有些公司不過是一路奔跑,不是他們不想停,而是不能停,一旦停止放款,逾期率就會真實的浮現出來,到時候不但拉不來融資,對付不了投資人的錢,甚至有可能因為合規的問題鋃鐺入獄,所以很多公司就不得不一路奔跑,不斷融資來解決眼前的困境,不斷用眼下的放款去降低整體逾期率。

信貸突圍,敢問路在何方?

但是泡沫總有破裂的一天,今年藉著合規的深入,正是擠掉泡沫的好時候,很多公司融資都成了問題,新款放不出來,真實的逾期率自然浮出水面,當投資人看到真實的逾期率之後,誰又敢繼續投資呢。

泡沫破裂之後,信貸行業會建立真正的商業體系。

不再追求放款,而去追求風控,不再計較眼前的利益,轉而去考慮長遠的發展,這才是信貸行業未來真正的出路,當每個月的真實的利潤報表顯示盈利的時候才能恢復投資者的信心,融資難變成融資易的同時意味著融資成本的下降,久經劫難的信貸公司才會有更多的利潤空間,還有可能降息以形成出借人、信貸公司、借款人的三方共贏。

信貸突圍,敢問路在何方?

​但是講道理容易,實踐起來會很難,千頭萬緒不知如何去下手,但磨難會是最好的老師,人總是會在生死存亡之際爆發出最強大的力量,相信公司也不例外。

希望那些有職業操守的信貸人不要因為一時的不滿而離開,希望風控能手們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困境而轉行,大浪淘沙才能淘出黃金,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結束,轉變思路繼續戰鬥,相信未來會給每一個堅守者一個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