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埋葬了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國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

北洋水師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艦隊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採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鑑》排名,前八名分別為: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國)。後由於種種原因逐漸落後日本。

誰埋葬了北洋水師?

清海軍旗

說起北洋水師,就不得不說中日甲午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艦隊實力排名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偏居一隅的小國日本完全碾壓。鉅額軍餉堆砌起來的一流的海軍不經一戰,原因何在?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

誰埋葬了北洋水師?

隨著滿族中央政權的衰弱,漢族官僚李鴻章等人紛紛崛起。清政府沒落的專制體制,由此而產生的腐敗政治,進而在軍隊中形成了不良風氣:置民族國家利益於不顧,曲意奉承,追逐個人利益。久而久之,國家民族和軍隊的事情就蛻變成為個人獲取利益的幌子。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興局廠、練新軍,轟轟烈烈,在相當一部分清朝權貴們看來,北洋水師就是李鴻章個人的資本。李鴻章兵權日益增大,禦敵不足,挾重有餘,不可不防。因此,朝臣們為了削弱李鴻章,不惜削弱北洋海軍。限制北洋海軍就是限制李鴻章,打擊北洋海軍就是打擊李鴻章。本來是為國殺敵、保衛國土的北洋水軍硬生生的被政客們當成了個人利益、政治角逐的工具。這樣的北洋水軍如何去打仗?

誰埋葬了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成軍時,聘用的高級顧問琅威理十分敬業,北洋海軍的紀律和訓練都是很好的,但琅威理的管理觸犯到管帶們的尊嚴和利益,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最終,管帶們在1890年以“爭旗事件”趕走了琅威理。琅威理走後,北洋水師紀律越來越差。據軍官們甲午戰爭後披露:平時練習,多為應付,把靶都調到炮首的方向,命中率自然很高,但沒有什麼意義。按《北洋水師章程》規定,除提督之外,其餘的官兵都要住在船上,但將士都無視這一規定,大部分都上岸居住。一名叫何天爵的美國外交官在目睹了北洋水師的現狀後,感慨地說道:大清國用一天的錢就可以買一天海軍所需要的東西,但是大清國不能在任何市場上,購買到有素質的軍官和有紀律的士兵。

到底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恐怕真的不能簡單地歸結到某一個原因或某一個人的身上。大家覺得是誰埋葬了北洋水師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