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打服日本的明朝海軍將領,被韓國黑成渣,子孫至今擡不起頭

常言道,冤家宜結不宜解,如果要票選一個“世仇”國家,那恐怕非鄰國日本莫屬。從唐朝白江口之戰開始,這個領土面積並不算大的國家就成了侵略的急先鋒。

這位打服日本的明朝海軍將領,被韓國黑成渣,子孫至今抬不起頭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統一日本,野心也隨之膨脹,他制定了先征服朝鮮,再直搗大明國,遷都北京城的蛇吞象計劃。不過明朝顯然不是一個彈丸國家所能撼動的,就在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之際,明朝也果斷出兵禦敵於國門之外。

於是中韓日三國就爆發了著名的萬曆援朝戰爭,韓國那邊的叫法是壬辰倭亂。當時朝鮮國王在給萬曆皇帝的上書中曾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朝鮮是大明的孝子,而日本則是賊子。

但這個賊子卻有一大特點:誰比他強他就服誰。這其中就包括一位明朝的海軍將領——陳璘。通常認為,明朝抗倭大軍的主力是陸軍,畢竟中朝接壤,不需要渡海,多數人熟悉的明軍將領也就是李如松、麻貴等幾位,而這個統領海軍的陳璘名氣似乎還不如朝鮮將領李舜臣。

但實際上,鄧子龍和李舜臣都是陳璘的部下,受陳璘指揮的。那麼這個陳璘究竟是誰呢?這個陳璘是個典型的李雲龍式的人物,泥腿子出身,沒學過什麼兵法,但打起仗來不僅深通謀略,而且勇猛異常,一聽說有仗打就精神抖擻。

這位打服日本的明朝海軍將領,被韓國黑成渣,子孫至今抬不起頭

18歲就從軍的陳璘,常年在廣東沿海抗擊巨盜、倭寇,實戰經驗豐富。正是看中了他這一點,萬曆皇帝將他升任御倭總兵官,統帥1萬餘人的明朝水師殺向朝鮮。

當時朝鮮陸軍基本損失殆盡,僅存的一支能戰力量是李舜臣統帥的水師。這位被韓國稱作民族英雄的人物,其實是個抗命的刺頭,畢竟手中握著兵權,但在陳璘面前,李舜臣卻變現的極為恭順。

這倒不是因為陳璘是他的上司,而是因為陳璘這個人是靠實力說話的,幾場海戰下來,打的倭寇見到陳璘的戰船就跑,這種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海軍將領,自然讓李舜臣折服。陳璘也被當時的李朝國王當做英雄。

這位打服日本的明朝海軍將領,被韓國黑成渣,子孫至今抬不起頭

萬曆二十六年,豐臣秀吉病死,日本名將島津義弘率領日海軍全部精銳共計1000艘戰船欲做最後一搏,卻不料掉入了陳璘的伏擊圈,最終倭寇損失戰船七八百艘,兩萬餘人被斬殺。

而明朝聯軍這一方也很慘烈,以鄧子龍、李舜臣雙雙戰死的代價取得了露梁海戰的全面勝利。後來到了明朝滅亡之際,陳璘的孫子陳泳素因為不願做清朝臣民,就舉家遷居朝鮮,至今已有後裔2000多人。

這位打服日本的明朝海軍將領,被韓國黑成渣,子孫至今抬不起頭

但這些子孫後代在韓的日子並不好過。隨著近代朝鮮被日本吞併,陳氏家族的命運也陡然逆轉。

特別是日佔朝鮮時期,韓國小說家李光洙的暢銷小說《李舜臣》流行,小說裡對陳璘大肆醜化,甚至連李舜臣的壯烈殉國,都變成了陳璘蓄意暗害,這被歪曲的形象,也就長期流傳!

甚至二戰以後,在今天的韓國,醜化陳璘的風潮非但沒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特別是中國人越發喜聞樂見的韓劇裡,陳璘的形象,被他們塑造的一個比一個醜惡。

這位打服日本的明朝海軍將領,被韓國黑成渣,子孫至今抬不起頭

尤其是韓劇古裝大片《不滅的李舜臣》裡,陳璘更被扣上了勾結倭寇的汙名,以至於韓國陳氏後人都曾感嘆“不少陳氏子孫的年輕人因為祖上的不名譽而含辱生活,有的人甚至不好意思稱自己是廣東陳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