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爲什麼我們還要關注它?近日,國內多地相繼發生「非洲豬瘟」感染個例。幸運的是,「非洲豬瘟」並不是「人畜共患病」。它的病毒(ASFV)主要通過豬蝨、蜱蟲傳播,只會感染各種豬類,並不會直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但這就代表了這場疫情與我們無關嗎?並不是,恰恰相反,這場「非洲

「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為什麼我們還要關注它?近日,國內多地相繼發生「非洲豬瘟」感染個例。幸運的是,「非洲豬瘟」並不是「人畜共患病」。它的病毒(ASFV)主要通過豬蝨、蜱蟲傳播,只會感染各種豬類,並不會直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但這就代表了這場疫情與我們無關嗎?並不是,恰恰相反,這場「非洲豬瘟防控大戰」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最早關於「非洲豬瘟」的報道是在1921年的肯尼亞。隨後一百年間,非洲各國、歐洲地區、南美地區相繼爆發疫情。最近十年,俄羅斯已經撲殺了百萬頭生豬,卻依然未能有效控制疫情。雖然ASFV只在家豬與野豬體內寄生,但引發的急性病傳播速度快、發病率與死亡率極高,並且各品種、各年齡的豬都易受到感染。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了感染源,周圍幾乎所有的養殖豬都會感染,難逃一死。這對養殖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目前人類還沒找到有效對抗「非洲豬瘟」的手段,只能通過撲殺無害化、隔離等方式,來限制病毒的傳播。但國內豬養殖方式多樣、且規模不一,很難實現來源調查、及時隔離,一旦疫區蔓延,我國的肉豬市場將必定受到極大影響,豬肉價格飆升甚至斷貨都是很有可能的。除了可能「吃不起肉」,作為消費者還需要擔心感染豬肉可能帶來的其他風險:儘管ASFV對人無害,但它卻會降低豬的免疫能力,增加其他病菌感染的可能性。食用這類豬肉是十分不安全的。而且,我們也不能排除將來病毒發生變異,直接危害人類健康的可能性。另外,ASFV的存活能力強,暴露在自然環境中也能存活數天到數週。當然了,我們也不用過於恐慌:因為只要把豬肉加熱到60℃,十分鐘便能消滅ASFV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