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在柳城縣白陽廣場、鳥仔嶺市場,

有一輛“車”總是能賺足回頭率。

它不是寶馬,更不是超跑,

準確說是張輪椅,

是一輛濃縮了滿滿愛意的“手工木車”。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推車的是位頭髮花白的老大爺,他姓張,車上的阿婆姓韋,都76歲了,他們20歲結婚,到現在已經有56年了。前幾年阿婆中風了,後來又不小心摔斷了腿,年紀大了很難恢復,只能坐輪椅了。輪椅是殘聯發的,張大爺手工裝修了一番。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細看這輛木車,輪椅下,大爺加了個架子,上面放著一個挺大的塑料箱子,裝些水杯、雨傘之類的隨身物品。輪椅背上、扶手上,大爺就打了個簡易的木架,木架的把手油潤光滑,想必是扶得多,都包上漿了。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更特別的是這雨棚,多數人用的是類似塑料布的東西,薄薄一層,足夠遮風擋雨就好,而這輛車,卻用了厚實的木塊拼接而成。

木板上格外釘了一層廣告海報的油畫布,兩旁也卷著油畫布,下雨了把油畫布一放,阿婆在中間真是風雨無憂。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大爺說,廣告油畫布是撿來的,木板也是從別人扔的舊傢俱拆下來拼的,厚木板隔熱,在太陽下走,她能涼快些。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不禁讓人感嘆,這些撿來的東西,卻裝飾出一個最安穩的“家”。讓人想起三毛,雖然老大爺沒有三毛的才情,但是因為對生活的愛,對家庭的愛,讓他一樣擁有著把生活的廢品變成藝術品的浪漫。

不僅如此,大爺在輪椅車的右側釘了個格子,上面半固定著一個小風扇,風扇呼呼地轉著,阿婆露出僅剩的幾顆牙根,吹著風愜意地笑著。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這樣被愛包圍的細節比比皆是。大爺又指著嵌在木架子上的一個摩托車後視鏡,說:“這個,撿來的,裝在這裡,路上推著她聊天時,她能看到我。”還演示了一番。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這輛粗糙的木車裡滲透著奢侈感——畢竟現在精美的流水線產品易得,費時費事的手工作品難求。

“我沒有什麼職業我的職業就是照顧好她"

要問張大爺最滿意阿婆哪一點,他笑著說她也沒有哪點比別人強,但是都很好啊。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他說阿婆一生辛苦,育有5兒2女,大爺的兄弟都外出謀生了,老父母是他們養老送終的,當時家裡只有一畝田,人多了就難以維生。

他們便到縣城做小生意,積攢了一些錢,又大多給孩子們做創業基金了,現在孩子們個個生活都好過了,他們也不用再辛苦了。

阿婆喜歡看風景,喜歡看人跳舞,他每天早上替她梳洗乾淨,就用車推她出來到郊外山腳下看風景,累了,就推她回到廣場看人跳舞。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他們在一起做過最開心的事:一起做工吧,種田養豬,賣得錢來養孩子最開心!

他們共同的氣場,是走過相親相愛的時光才能溫養出的默契。年輕時遇到相愛,年老時遇到相守,多麼彌足珍貴。無論何時何地幹什麼,有你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幸福融化的味道。

這輛“車”,這種愛,感動了無數柳城人!

兩個76歲的老人,相依相偎大半生,未來不迎,當下不負,既往不戀。就像他們那輛推車,粗糙中自有精細,不值錢卻又奢侈。縱然每個今天都會迅速褪色成為明天不可記起的過去,也是好的。

文字: 喬敏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