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國圖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高清版本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國圖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高清版本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清劉王璦纂修,十四卷。劉王璦,廣西武緣(今武鳴)人,官碭山知縣。

碭志創於隆慶,萬曆、崇禎凡三修。乾隆初雖經郭浩四纂,但綱目不分,事文簡錯。劉王璦仿《後漢書》分綱列目,詳加考訂,定為十志,取其義相附麗者別為小類。書成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約十五萬字。實分輿地、河渠、建置、學校、賦役、職官、選舉、祠祀、人物、藝文十志,含沿革、疆域、形勢、山川、褒崇、位次、舞譜等七十七目。圖載河溝、縣城、輿地、河道、減水河、洪溝河、利民河、順堤河等十三圖。為碭山縣現存古代體例最完備,內容最豐富的志書。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國圖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高清版本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

乾隆三十二年劉王璦纂修縣誌,較乾隆初郭浩四纂縣誌,補物產、兵衛、褒崇、位次、樂章、舞譜等目。沿革、星野、列傳與郭志有異;疆域、形勝、山川、古蹟、黃河、堤防等詳於郭志。

該志重輿地,特重河渠一門。河渠志載黃河(附堤閘) 故道、今黃河、河流經流、變遷、河工築堤等,是頗為可貴的歷史自然地理和水利資料。藝文載制誥、記、序、傳、揭、書、贊、頌、祝文、詩、賦等共二百餘篇首,對研究碭山縣歷史、文物、古蹟等頗有價值。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國圖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高清版本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

本志常見版本有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本、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誌叢書》本,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地方誌集成》本,碭山縣誌辦公室點簡今譯本。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國圖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高清版本

乾隆三十二年版《碭山縣誌》

目錄

舊序

凡例

姓氏

目錄

卷一 輿地志

沿革

疆域

形勢

星野

祥異

山川

古蹟

風俗

水土

物產

卷二 河渠志

黃河故道

今黃河

河溝

河營官職

卷三 建置志

公署

城池

堤防

兵衛

里社

坊表

橋樑

鋪遞

卷四 學校志

學宮

褒崇

位次

儀節

祭品

樂章

舞譜

禮器考

樂器考

舞器考

書籍

學田

書院

卷五 賦役志

戶口

田賦

起運

存留

雜稅

蠲賑

卷六 職官志上

官制

縣令

縣丞

主薄

典史

教諭

訓導

把總

卷七 職官志下

名宦

卷八 選舉志

薦闢

進士

貢生

應例

武科

武功

封蔭

卷九 祠祀志

壇廟

寺觀

陵墓

卷十 人物誌上

列傳

卷十一 人物誌中

孝友

忠節

儒林

文苑

藝術

流寓

仙釋

卷十二 人物誌下

烈女(義烈 完節 貞孝)

國朝節孝

卷十三 藝文志上

制誥

祝文

卷十四 藝文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